黄天丽
目的:本着指导和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改进意见.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由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制度建立、组织建设、医务人员感知培训、院感防控措施落实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结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是临床医疗日常工作的隐患,急需制定并落实相关管理标准,进行人员培训、设施改善等措施.
作者:王薇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脑血栓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展开诊治的治疗结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脑血栓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开展治疗,观察组选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通过两组患者填写的神经功能检查量表的评定分值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42%,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检查量表的评定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展开诊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12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工作,每组60例.结果:观察组为95.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0%的总有效率,两组具备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征、病情恢复与精神状况上观察组都比对照组好,存在统计学意义护
作者:徐华;孙晓杰;于文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ICU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各45例,并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CU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将规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值得研究.
作者:陈晓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进行对比得到应用效果.结论: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各有不同,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其它问题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护理组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度为8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让患者的情绪得以缓解可以使患者从容对待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明波;莫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交通事故法制头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伤残评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地区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集的180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头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类型、主要并发症以及伤残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为常见的头部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其主要并发症有脑积水以及癫痫等,伤残等级又以四级为普遍,此外对于所有伤者的鉴定时间长需要控制在3~6月以内.结论:对于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头部外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鉴定时限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
作者:刘海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眼科患者应用前馈控制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眼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组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后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跌倒及眼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视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眼科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罗美丽;李国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有1例患着出现腹腔脓肿,对照组2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出血、3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腔脓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感染率2.22%(1/45)低于对照组24.4%(11/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日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玲;张庆庆;魏东燕;李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资料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将这10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辫证论治治疗,对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西医对症的治疗方法.然后根据两组患者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数据,终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非颌面头颈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插管;对照组120例,采用普通直接喉镜插管.比较两组口唇、牙齿以及咽喉部组织损伤程度、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声门暴露Ⅰ级86例、Ⅱ级33例,良好率为9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例、33例及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为(31.54±19.25)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7±25.3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观察组在进行插管时机术后共出现9例组织损伤,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27例,发生率为22.5%,组别比较,X2=10.588,P=0.001.结论:与普通直接喉镜相比较,Clarus可视喉镜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的缩短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提升插管成功率、减少组织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丽;郭安梅;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架在TileB型骨折中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68例,36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32例采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架治疗,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在术后下地时间方面微创内固定组要明显短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4、12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架在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手术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闫立强;李林峰;周朝波;赵桂林;唐立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探析慢阻肺疾病加重期患者在通过糖皮质激素和特步他林联合治疗之后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提取在2015年到2017年入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分析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只用特布他林,而给予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则是在使用过特布他林的基础上,再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分别通过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改善以及生存质量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入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基本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疗效为95%,而对照组的治疗疗效则为70%.两组经过初步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疗效效果明显,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孟祥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钼靶数字化摄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4月49例我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比较性分析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高频超声、钼靶数字化摄片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分别是81.63%(40/49)、77.55%(38/49)和91.84%(45/49).高频超声和钼靶数字化摄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吻合系数к=-0.128.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声及乳腺钼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帮聪;曹跃勇;胡亮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收集2012年06月-2015年0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予以4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分为持续泵入组、间断输注组,检测每位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并计算患者体重增长率.结果:经4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生化指标及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持续泵入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间断输注组.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预后,持续泵入效果优于间断输注.
作者:张芝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104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用常规降压、抗凝和胰岛素治疗,联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结果:联用药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用药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尿蛋白,值得推广.
作者:徐有伟;蔡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8例,按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中各6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水肿消退所需时间显著的短于常规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丽娜;许静;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浅析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的选取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就诊的老年病患者100例作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再将这100名老年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的50名患者组都实行我们这次所研究的人性化服务模式,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全都采用我们一般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后就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一个对比.结果:就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本院的护理部质控检查中,对照组的50名老年病患者各项质控达标率为70%,而实验组定的50名老年病患者各项质控达标率达到90%,这两组之间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一方面,就患者满意度来说,对照组患者满意评分为(73.2±6.7)分,实验组患者满意评分为(95.2±5.3)分,这之间的数据差异同样也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这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投诉率相较于实验组也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病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这些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服务模式,这样既可提升质控达标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还能够降低各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我们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肖才娟;杨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针头回血、静脉炎等事件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效果优异,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游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肾炎肾病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手段,联合组为46例,予以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素氮、肝酐等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肝酐指标变化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优于参照组,同时治疗24小时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要优于治疗前,且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与中医治疗手段相结合,对改善患者病情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促进患者尿蛋白等临床指标向良性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