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唐婷婷

关键词: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60例病患中的100例,观察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有10名病患了出现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人员、护理环境、患儿自身及家属、医疗器械等都是导致不良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了患儿顺利康复,必须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存在风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融合术护理中胸腰骶支具的应用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护理中胸腰骶支具的应用方式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本院实施脊柱融合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胸腰骶支具外固定,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高,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2.63%,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4.21%,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3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护理中实施全面的胸腰骶支具干预,有助于早期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降低患者不良问题发生率,且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王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实验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维;马建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讨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莫特罗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配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莫特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与家属的焦躁不安情绪,提高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艺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中国自然分娩产妇产程结局干预效果meta分析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中国自然分娩产妇产程结局干预效果meta分析.方法:对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应用软件进行重复筛查,并应用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章,累计1135名干预人群,1095名对照人群;meta分析显示,循证护理可缩短第一产程2.30小时,第二产程0.40小时,第三产程0.04小时;循证护理后新生儿窒息风险是进行护理新生儿的0.36倍.结论:循证护理缩短了中国自然分娩产妇产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立敏;王金莲;刘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析医院检验科试剂使用和管理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临床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后续发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检验处理工作,保证其合理性.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工作有很多,以试剂管理作为基础,在落实阶段要按照具体实施要求进行,保证其合理性,为了避免出现管理不当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合适管理方式.

    作者:尹兴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80例膝骨关节炎病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施以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20次之后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分别为82.5%和100.00%.且两组患者的病症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性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病症以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膝骨关节炎病症患者施以针灸配合康复性训练,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且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金晓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及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显然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97、16.08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显然低于对照组(X2=6.230,P<0.05).结论:临床中对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良好控制术后并发症,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蕊;雷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结合盐酸坦索罗辛及宁泌泰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运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宁泌泰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33%,常规组是84.67%,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33%,常规组是11.33%,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前列腺炎运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罗常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与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中可能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并探索手术室中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完成手术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自2016年7月起至2017年7月实施风险防范意识更强的手术室护理,选取其中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潜在的手术室护理风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究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演技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胃溃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复发率.结果:经调查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胃溃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胃溃疡患者疾病复发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彭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内外治疗异位妊娠保守的疗效与分析

    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中药内外治疗的保守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众多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差异性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中药内外治疗,而后由医护人员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区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特殊组均优于一般组,P<0.05).其中,两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特殊组)和70.59%(一般组).结论:与单一性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中医药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内外治疗,可显著优化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推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胃癌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50例实验组与50例对照组,给予实验组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给予对照组以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血量范围,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与肛门排便等时间上均比对照组要少,实验组患者中仅有3例出现了NR状况,显然比对照组的15例少很多,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极大优化患者的疾病状况,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快速走向康复.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呈现为95.65%、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经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实际住院天数.

    作者:陈定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能降低去痂时的疼痛,减少穿刺点的渗血,减轻皮肤的瘙痒.

    作者:张慧晶;张金霞;丁晓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30例换成给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患者Barthel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能力,值得临床推崇.

    作者:曹加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60例急诊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危机管理,并对2组患者在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通过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庆;张海玲;魏东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补肾益肺健脾膏方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益肺健脾膏方与离子导入联合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AECOPD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研究组使用补肾益肺健脾膏方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87%(46/49)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PaO2(73.09±8.24)、PH(7.54±0.11)mmHg较高,PaCO2(45.72±5.01)mmHg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70.02±5.74)ml、与FEV1/FVC(62.27±5.4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肺健脾膏方与离子导入联合应用治疗效果佳,AE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动脉血气优化,值得推广.

    作者:罗明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清肺化痰方治疗的疗效与分子学研究

    目的:对肺炎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学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痰清肺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疗效及免疫学分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3.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学分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猛;高蕾;张新如;王娟;赵晓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第三代头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组1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更为有效地使治疗组患者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及超敏C反应蛋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8%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头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孙韬;靳力;王德序;王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