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结合盐酸坦索罗辛及宁泌泰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罗常亮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盐酸坦索罗辛, 宁泌泰,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运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宁泌泰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33%,常规组是84.67%,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33%,常规组是11.33%,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前列腺炎运用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诊疗中的影响效果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观察鼻出血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护理后、在治疗过程中效果的评价.

    作者:武登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7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肛肠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肛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9%,对照组为73.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在围手术期内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作者:李仁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诊抢救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胸痛、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应用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抢救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杰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型标本(标本的选择是在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为抗体筛选阳性之中进行提取的),使用谱细胞对血型标本进行鉴定;对于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血型标本,制备出具有不规则的抗原阴性之中的反定性红细胞,并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定出血型.结果:在不规则抗体的鉴定而引发的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使用反定性细胞可以将不规则抗体的干扰予以排除,并且使用IgG类不规则抗体会引起血型正反不一样.

    作者:黄同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阿奇霉素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马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目的:针对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探索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对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所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当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挑选110例作为实验对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都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B两个治疗小组,每组55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为A组,另一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对实验对象术后都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是2~3-年,A组的术后优良率是87.27%.B组术后优良率是63.63%.两个治疗小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月和5月,发现A组的Harris评分前3个月的比前6个月要低,B组也与A组相同.并且A组的评分在3月和6月都要比B组的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A组实验对象的手术时间要短于B组.A组术后引流量和出血量也要多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7.27%,较B组的83.63%而言,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讨论:针对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各有利弊,要依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轻病痛,降低并发症.

    作者: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谈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尝试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诊断为外伤性脑脓肿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包括脑脓肿的形成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标准以及鉴别.结果:经过治疗后,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可以清楚诊断患者的病变症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许海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进行对比得到应用效果.结论: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各有不同,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其它问题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护理组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度为8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让患者的情绪得以缓解可以使患者从容对待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明波;莫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良好的血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并不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随透析周期容量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很难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进行评估.因此应重视不同时间点血压测量在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评估中的重要性,做好血压监测工作,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治疗,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护理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认识,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蓝永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析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使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12月我院放射科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观察对象,共42例,同时抽取2015年1月至6月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观察对象,共42例,并进行护理满意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具有显著作用,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同时让护理满意程度提高.

    作者:咸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58例开展研究,分为两组,A组和B组,B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A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中,A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都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97.73%,B组8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开腹阑尾切除术,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显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2015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自愿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第1天、3天、7天、14天、30天及第60天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3天、7天、14天、30天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时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两者在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在非本专科室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目的:为提高在非本专科室行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三个护理小组(专科护理小组、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未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对同样行床旁血液净化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三个小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三个小组治疗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PH值、HCO3-专科护理小组较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较未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未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专科护理小组和接受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培训的非本专科护理小组.结论:建立专科护理要点沟通单可尽快提高非本专科室护理人员的血液净化技术专科知识,保证了非本专科室行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质量.

    作者:段文瑜;张国芳;唐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清肺化痰方治疗的疗效与分子学研究

    目的:对肺炎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学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痰清肺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疗效及免疫学分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3.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学分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猛;高蕾;张新如;王娟;赵晓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152例进行分组,即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9%),P<0.05.结论:使用双氯芬酸钠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纳涛;邓刚;孙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运用PDCA提高门诊药房药品召回成功率

    目的:为了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及流程,及时召回问题药品,降低患者因服用应召回药品产生的风险.方法:(1)现况调查:抽取1天门诊处方612张,选取1种药名为硝呋太尔片的药品,从612张处方中找出使用该药品的有43张,依据处方上留存的电话联系患者,结果药品召回成功率为53%;(2)运用PDCA方法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设定目标,对影响药品召回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等.结果:该PDCA项目从2015年12月开始到2016年4月结束,5个月后门诊药房药品召回成功率从改善前的53%上升到改善后85%.结论:虽未达到设定目标值,但运用PDCA能明显提高门诊药房药品召回成功率.

    作者:周慧民;周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应用疏肝解毒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时间定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将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中医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患者接受疏肝解毒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中医组取得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血清理化检查指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转阴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增亮;苏怡琴;邹继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行血管内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09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给予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d口服,研究组患者给予沙格雷酯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mg/d口服.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与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率、有效率与临床不良反应水平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水平升高,内皮素、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下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提高、血管再狭窄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与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调血清炎性反应,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治血栓形成,显著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明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烫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中早期整形修复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究、分析烫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中早期整形修复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就诊的76名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8名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实验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立刻采取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的实验患者在发生烫伤的8天之后再采取整形修复治疗,治疗之后再根据实验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评价指标包含二次手术率和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有效率、功能恢复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要低,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却是能够有效地加强烫伤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二次手术发生的可能性,临床应用的价值较高.

    作者:李平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SAS)、抑郁程度评分(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