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咸冬梅

关键词:PDCA循环法, 放射科护理,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探析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使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12月我院放射科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观察对象,共42例,同时抽取2015年1月至6月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观察对象,共42例,并进行护理满意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具有显著作用,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同时让护理满意程度提高.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靖江市初中学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现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靖江市初中学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现况与分析,为当地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靖江市10所中学,随机抽取200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尝试吸烟、正在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完整有效的资料1977份,靖江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22.22%,正在吸烟率为8.83%;男生的吸烟率14.61%高于女生的1.92%,学生在家、室内、室外及公共交通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比例为33.24%:51.65%:59.94%:45.40%.结论:初中学生控烟工作重点在于减少二手烟暴露、媒体烟草广告及烟草相关促销,深入强化传播烟草危害相关知识.

    作者:陆子健;刘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中医中药辩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资料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将这10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辫证论治治疗,对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西医对症的治疗方法.然后根据两组患者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数据,终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治疗的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51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中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智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患者应用的桩体的材质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60)和纤维桩组(n=70).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核进行修复,纤维桩组采用预成或可塑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进行桩核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纤维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治愈率为6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治愈率为36.67%,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统计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纤维桩组达到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桩核修复,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更高,应作为首选材料之一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干预前,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实验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维;马建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眼睑黄色瘤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眼睑黄色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眼睑皮肤病变疾病,其存在生长缓慢的特征,发展到后期阶段,会导致患者的外观受到直接的影响,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很多优秀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针对眼睑黄色瘤的治疗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探讨.对于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

    作者:廖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20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探究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的难点与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给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实施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采取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手段后患者的修复结果.结果:选取的100例老年患者在实施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后,其中81例老年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结果,其余19例则获得相对较差的修复结果.结论: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过程存在一定难度,治疗后定期来院复查,才能获得良好的修复结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年人口腔问题.

    作者:史翠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情志护理提高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癌痛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中医组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均值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提高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情况.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分析针刺与养阴润目汤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刺与养阴润目汤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干眼症患者,均肝肾阴虚型,随机平分成两组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为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针刺与养阴润目汤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以及中医症候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BUT、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试验等情况中均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9.44%),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差异明显,表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与养阴润目汤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其疗效显著优于人工泪液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王曼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感染科经患者同意,随意抽取80例,确诊的临床感染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来护理治疗期间的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则在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不同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并发症、作息时间合理性、遵医嘱饮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明显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息时间合理的人数和遵医嘱饮食的人数比对照组的明显要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医院对其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好,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保证和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减少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移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分析

    探讨应用穿刺后即刻连接液体输入的方法对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进行防范的价值.方法:选择采用三向瓣膜式行PICC治疗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静脉穿刺后应用生理盐水20ml行脉冲式封管干预(对照组,n=50)与穿刺成功后,即刻同液体输入连接,并密切观察滴数并适时调整(观察组,n=50)置管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仅1例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对照组7例,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PICC置管时,采取快速输入液体,对滴速及患者局部有无异常情况进行细致观察的方式,即便无现代影像学仪器辅助,也可防范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发挥理想的置管成效.

    作者:胡容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98例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治疗效果;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苏日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3例阿尔茨海默病在心理科住院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23例阿尔茨海默病在心理科住院的护理手段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科2010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23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研究,视为观察组,采用心理科的心理护理;选取2009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例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许家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外孕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针对宫外孕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截止2017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较护理之前改善明显,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9%,远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效果显著,指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超声与CT诊断对于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36例患者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超声诊断以及CT扫描,从而对于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急性阑尾炎患儿中,CT检查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检查效果,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阑尾炎中CT检查效果与超声检查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不满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进行诊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于超声检查方法进行选取,必要时再进行CT检查,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判断阑尾炎的类型,还能够减少小儿对于电离辐射的接触.

    作者:张会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阴道灌洗治疗阴道炎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灌洗治疗阴道炎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阴道灌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76例,依据入院单双号进行划分.实施基础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38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100%)较比参照组(84.2%)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实施灌洗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卯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目的: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疼痛缓解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积极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卞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1,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和治疗组(n=51,予以序贯疗法治疗),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杜关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