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80例采取饮食疗法的防治效果浅析

顾建法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 饮食疗法, 防治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采取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社区的80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防治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进行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饮食疗法.观察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指标.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疗法在社区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实施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24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114例、观察组包括126例.对照组接受雌激素补充治疗,观察组接受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进行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变化、血清性激素变化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FIN、FBS改善更加显著(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浆性激素T、LH、FSH、LH/FSH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应用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使卵巢功能、胰岛素抵抗、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保文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对其报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来源为我院妇产科,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回顾分析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贫血类型进行确定,对比不同贫血类型患者主要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与同期在医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孕妇作进行比较.结果:9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中,共有小细胞性贫血患者63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24例,其他类型贫血患者3例.其中,小细胞性贫血组和正常孕妇组的RBC高于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的MCV、MCHC显著高于正常孕妇高于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患患者的Hb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大细胞性贫血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CH显著高于小细胞性贫血组,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的RDW高于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高于正常孕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不同妊娠期都有可能发生贫血,做好孕妇的产前血常规检验检查,能够保证贫血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治疗,保证母婴健康,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成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对门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训练时,采用针对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起,将我院门诊护士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培训前,对200例门诊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两个月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培训,对比开展急救培训前后200名门诊护士的合格率以及急救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培训后,所有护士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并且优秀率有明显增高.培训前考试合格人数为121(60.47%)人,培训后考试合格人数为184(91.86%)人;开展急救培训前后考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应用于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丰富门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改善医院门诊的急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培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抢救车综合管理模式的实施改进与效果

    目的:为确保抢救车的质量,使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完好率达100%,使抢救工作及时顺利进行.方法:对抢救车的管理采取定量定位、规范药品物品清单、有效期预警管理、绘制平面图、封条式管理等综合模式对抢救车进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抢救车的合格率,保证车内物品、药品质量,提高工作效力,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简丛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以来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作为这次的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10mg/d);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大剂量(2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胡飞龙;路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35例鼻耳部乳头状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鼻耳部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耳部乳头状瘤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微波治疗,另选择同期35例鼻耳部乳头状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一年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后,研究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86%,对照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鼻耳部乳头状瘤患者采取微波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有利于创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屠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奥曲肽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奥曲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抑酸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与输血量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有着确切的效果,止血时间短,输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第一天给予75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每天给予2000mg/m2卡培他滨.结果:经过治疗后,2例患者进展,5例进展,部分缓解为20例,完全缓解为23例.可得,近期缓解率为86.0%.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0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例患者发生脱发,发生率为70.0%,2例患者出现过敏,发生率为4.0%,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为13例,发生率为26.0%.未进行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为(70.20±10.40)显著低于治疗后评分为(87.90±10.2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为理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具有临床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赵振庆;王荣强;赵银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与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肱骨踝上骨折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延期手术治疗方法.将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急诊治疗与延期手术治疗方法在对于闭合复位转化为开放手术方面不存在显著地差异,并且并发症情况也不存在显著地差异,不满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治疗差异不明显,因此在术前准备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应尽早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马建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两种不同注射途径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析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实施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两种不同注射途径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2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逆行注射)与B组(顺行注射).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X线透视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逆行与顺行注射的效果接近,临床治疗中需依照患者个体化差异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仲明;祝进;郭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电图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综合检查,有12例左室肥厚患者、9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心电图检查,有6例左室肥厚患者、5例左房增大患者、1例左室增大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有11例左室肥厚患者、8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和综合检查结果相较而言,用心电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50.00%、55.56%、50.00%,用超声心动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91.67%、88.89%、100.00%.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关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型标本(标本的选择是在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为抗体筛选阳性之中进行提取的),使用谱细胞对血型标本进行鉴定;对于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血型标本,制备出具有不规则的抗原阴性之中的反定性红细胞,并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定出血型.结果:在不规则抗体的鉴定而引发的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使用反定性细胞可以将不规则抗体的干扰予以排除,并且使用IgG类不规则抗体会引起血型正反不一样.

    作者:黄同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汁性肝硬化1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导致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1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根据年龄随机分为两组,即肝硬化组和肝细胞正常组,两组患者均为5例,对两组患儿的胆总管囊肿情况以及胆汁性肝硬化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的囊肿大小明显的比肝细胞正常组的要高,肝脏的病理程度也损伤更为严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导致胆汁性肝硬化的患儿,患儿的年龄越小,囊肿出现得就越早,导致肝硬化的机率就越大.因此,在早期采取手术治疗是极为重要的,可以促进患儿的预后.

    作者:余雄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60例急诊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危机管理,并对2组患者在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通过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庆;张海玲;魏东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比较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区别,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甲状腺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对比病灶数量、形态、边界清晰度、晕环、钙化、均匀程度等,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进行CT平扫和强化,各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CT诊断能较好的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栋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治疗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自然绝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服用尼可地尔的观察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心电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治疗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颜利求;曹绪芬;郭楠;曹艳超;廉铮;王云飞;杨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进行对比得到应用效果.结论: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各有不同,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其它问题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护理组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度为8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让患者的情绪得以缓解可以使患者从容对待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明波;莫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阿奇霉素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马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感染科经患者同意,随意抽取80例,确诊的临床感染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来护理治疗期间的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则在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不同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并发症、作息时间合理性、遵医嘱饮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明显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息时间合理的人数和遵医嘱饮食的人数比对照组的明显要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P<0.05).结论: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医院对其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好,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保证和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眼睑黄色瘤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眼睑黄色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眼睑皮肤病变疾病,其存在生长缓慢的特征,发展到后期阶段,会导致患者的外观受到直接的影响,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很多优秀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针对眼睑黄色瘤的治疗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探讨.对于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

    作者:廖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