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栋梁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阴道炎患者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试验组阴道炎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显著提高,复发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阿孜古丽·阿力木江;陈美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7年3月院收治的4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21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4.76%)显著低于开腹组7例(33.33%),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负担,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王金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将其充当实验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儿童,将其充当参照组,对两组受检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进行检测,后记录各项结果.结果:经检测后可知,实验组患儿的IgA、IgG水平较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受检儿童的IgM和Hs-CRP,实验组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结论:手足口病的指标判定可以依据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其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作者:马松涛;杨昌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治疗措施以及预后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球内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例患者为合并化脓性眼内炎.在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完成后,还需要对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措施.对所有患者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眼压控制效果较好;所有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患者视网膜均在位;有1例患者1眼球发生眼球萎缩,其余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在对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措施,针对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加强抗感染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莹琳;帅显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5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护理,探究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前后手术效率及医院护患满意度、感染控制情况、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效率及医院护患满意度、感染控制情况、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风险情况,值得将其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祥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阴道助产掌对减少母婴损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2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号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低位产钳助产,研究组采用助产掌助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能有效减少分娩后的母婴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妇产科推广.
作者:黄妙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腔种植术技术的提升,对口腔种植需求的病人逐年增加.口腔种植手术器械作为手术的必备工具,对其有效的维护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口腔种植手术器械的无菌化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正确的灭菌、消毒与维护既能使种植手术顺利完成,保障医患的安全的同时,也能防止交叉感染.口腔种植器械种类多,主要由不锈钢或钛制成,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不同的种植系统有不同的工具盒,不能混用.器械表面可因物理、化学因素等导致损坏,内部较易因维护不当而堵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于海兰;张璐;田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呈现为95.65%、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经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实际住院天数.
作者:陈定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门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训练时,采用针对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起,将我院门诊护士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培训前,对200例门诊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两个月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培训,对比开展急救培训前后200名门诊护士的合格率以及急救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培训后,所有护士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并且优秀率有明显增高.培训前考试合格人数为121(60.47%)人,培训后考试合格人数为184(91.86%)人;开展急救培训前后考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应用于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丰富门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改善医院门诊的急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培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四君子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对于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肝癌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肝功能损伤率(33.3%)低于对照组(50.0%),且术后一周肝功能损伤率(10.0%)也低于对照组(33.3%),并且研究组术后3天以及7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肝癌术后患者采用四君子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可以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速度以及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利于肝癌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留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电话随访在出院产妇母乳喂养促进中的作用.方法:抽取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12月出院产妇140例,对这140例产妇于出院后3天、1周、三周、42天进行电话随访,指导、鼓励母乳喂养.结果:抽取的出院产妇中,除合并肝炎等传染病经血液DNA检测证实有病毒复制不能母乳喂养4例、严重乳头凹陷经校正婴儿仍不能有效含接3例外(使用工具吸出乳汁喂养),133例出院产妇均能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结论:电话随访可帮助产妇建立信心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电话随访同时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融入了爱婴医院母乳喂养促进的再干预措施,可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李海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研究采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水样中大肠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加标样品差异不明显,检测100件水样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酶底物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与多管发酵法无明显差异,多管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数量多于酶底物法.结论:酶底物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检测方法比较简便,等待时间短,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水样是否收到大肠菌群污染,可以作为快速检测水样的方法.
作者:王士花;彭国芳;安世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截止2017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保守治疗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中药保守治疗,研究组在中药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血β-HCG的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降低幅度较大,较对照组优势明显,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由显著提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辅以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β-HCG的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于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当做研究的对象,并将其等分为两组,50例实验组与50例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独的奇霉素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和止咳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是96.0%,显然比对照组的76.0%要高,且二者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1.680,P<0.05).实验组患者的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和止咳时间都比对照组要短,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极大缓解病人的各种不适,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于单独的奇霉素治疗更加显著.
作者:潘智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治疗中应用兰索拉唑和抗生素结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和抗生素结合用于酒精性消化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够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鲁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诊断为外伤性脑脓肿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包括脑脓肿的形成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标准以及鉴别.结果:经过治疗后,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可以清楚诊断患者的病变症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许海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部2015年-2017年之间收治100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并发症原因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其中,13例穿刺点皮肤过敏,3例导管脱出,5例血栓形成,3例穿刺点渗血,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9例导管阻塞,23例静脉炎,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静脉炎的发生例数明显较高(P<0.05).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并发症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PICC置管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郭艳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1d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分钟通气量(MV)、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切口开胸手术,手术效果较佳,术后MV、FEV1水平较高,安全性高.
作者:张永健;金小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缩性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5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3±1.5)d,未出现并发症,产妇均康复出院,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7±1.0)d,出现了4例并发症,其中1例切除子宫,3例产妇需要输血,两组产妇相关研究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均分法给予分组,常规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中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营养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马亚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