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郑泉;吴国芬

关键词: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必要性, 先天缺陷儿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法:选取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并准确计算风险值,确定高风险人群,给予针对性的咨询建议,患者充分知情同意,自愿选择于成都华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300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为19例,所占比例为6.33%,15例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例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3例为NTD高风险者.17例自愿进行产前诊断,2例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1例为唐氏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症,均及时终止妊娠.结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避免严重先天性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与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中可能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并探索手术室中更加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完成手术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自2016年7月起至2017年7月实施风险防范意识更强的手术室护理,选取其中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潜在的手术室护理风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实验组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维;马建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原因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患者的疼痛原因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以方便对比.结果: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原因较多,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的综合恢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疼痛主要是由于自身因素以及手术因素两方面引起,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综合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冯二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以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体外循环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采用心理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无1例出现精神障碍,有2例患者因为体外循环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其他58例患者都安全转回至心外科普通病房.结论: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环境,强化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优化医护关系与临床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在外科术后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白美丽;张圆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检病理特征探析

    目的: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内镜活检,并对两种疾病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20例克罗恩病患者以及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活检,对所有患者的内镜活检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克罗恩病患者腹痛、贫血、发热和肠外症状的发生率比较高,另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腹泻、血便等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主要以回盲部为主;而溃疡性结肠炎则仅累及结肠与直肠,且以左半结肠和全结肠多见.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例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出现黏膜结构紊乱的比例较高(P<0.05),出现局灶间断性炎症的比例较低(P<0.05),隐窝炎,隐窝脓肿及固有膜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生率较高(P<0.05),表面上皮变扁或糜烂、黏液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肉芽肿样小结、假幽门腺化生及裂隙状溃疡改变仅出现在克罗恩病病例.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见,在对克罗恩病患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需要对患者疾病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应该组织患者进行内镜活检,根据内经活检所得结果的病理特征,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聂友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传统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接触的主要是纸质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丢失等,此外还会由于保存不善而导致档案资料损坏等,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医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存着这不少的问题.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应当加强其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进程,改善其存储和应用的模式,进而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秋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及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显然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97、16.08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显然低于对照组(X2=6.230,P<0.05).结论:临床中对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良好控制术后并发症,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蕊;雷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出院回访调查对象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患者出院5~10d进行一访,在10~20d内进行二访,统计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与2015年开展传统电话回访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出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开展传统电话回访的对照组,研究组开展两次回访调查后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患者开展出院后电话回访,可使医院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谢开华;曾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预防和治疗措施进展

    高血压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针对高血压,除了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干预外,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预后效果.

    作者:黄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交通事故所致头部外伤180例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就交通事故法制头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伤残评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地区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集的180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头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类型、主要并发症以及伤残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为常见的头部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其主要并发症有脑积水以及癫痫等,伤残等级又以四级为普遍,此外对于所有伤者的鉴定时间长需要控制在3~6月以内.结论:对于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头部外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鉴定时限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

    作者:刘海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10-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自贡市大安区围产儿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监测2010-2016年自贡市大安区辖区内县级以上共3所产科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以上的死胎、死产和活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2011年全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7.19‰,2016年为11.76‰,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上升.围产儿缺陷的主要类型主要为: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裂、先心病.结论:大力开展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工作,全面落实三级预防措施,能全面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效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苏又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为小儿慢性鼻窦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4月,医院单纯收治214例腺样体肥大对象,其中单纯的腺样体肥大对象105例,按照终是否并发慢性鼻窦炎是分为病例组、对照组.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109例,按照鼻窦炎的是否得到控制情况进行分组.结果:单纯腺样体肥大对象并发慢性鼻窦炎35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5岁、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手术、随访时间≥12个月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慢性鼻窦炎的对象,中7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32例对象未获得控制,反复发作.获得控制的对象与未控制的对象病程≥6个月、真菌感染阳性、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手术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手术对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群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脊柱融合术护理中胸腰骶支具的应用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护理中胸腰骶支具的应用方式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本院实施脊柱融合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胸腰骶支具外固定,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高,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2.63%,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4.21%,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3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护理中实施全面的胸腰骶支具干预,有助于早期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降低患者不良问题发生率,且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王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双源CT心脏CTA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TTE及DSCT扫描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研究两种检查方式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TTE及DSCT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并与手术结果或心导管造影等金标准对比,统计TTE与DSCT及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在对复杂先心病心内及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并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结果:DSCT检查对心内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前者为88.7%,TTE为95.7%,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达到96.5%,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DSCT为95.9%,TTE为75.6%,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6.7%,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P=0.00).结论:DSCT对心内畸形的诊断能力低于TTE,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能力优于TTE检查,两者结合可对先心病患者绝大多数畸形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作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常规术前检查手段.

    作者:王倩;刘家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220名和HBsAg阴性孕妇180名,分别纳入HBsAg阳性组、HBsAg阴性组,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6年8月31日,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对比血清学指标和母婴阻断情况.结果: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同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HBsAg阴性组中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与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比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高(P<0.05).结论:针对HBsAg阴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实施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针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取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姜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84例计划性剖宫产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8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知识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郭心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60例急诊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危机管理,并对2组患者在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通过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庆;张海玲;魏东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信息环境下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行业也逐渐采取网络化管理的方式,通过搭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医院各个部门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医疗相关信息的记录与调用,大大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本文从医院计算机系统建设入手,提出一些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议与策略.

    作者:尤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膜剥脱术对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患者疾病转归的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性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胸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膜剥脱术,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手术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对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伟;狄文荣;樊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很好的矫正;术后佳矫正视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术后患者的屈光度得到很好的改善(P<0.05);手术后出现4例眼高眼压,2例白内障,其它皆恢复正常,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使用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不但安全、可靠,而且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付会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