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公卫医师资格考试看公卫医师教育培养

凌玉;梁远;射绪云;黄霞

关键词:公卫, 医师资格考试, 教育, 培养
摘要:目的 探索完善公卫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策略与措施.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广西考区公卫类医师资格考试考生人数、学历、单位分布、合格率及实践技能考试得分和医学综合笔试掌握率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公卫类考生人数偏低,仅占年度考生总人数的1%;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综合笔试合格率随学历及单位级别增高而增高,中专学历考生合格率低,为70.69% 、29.14%,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率高,为95.58%、79.68%,乡镇级单位考生合格率低,为76.76%、36.43%,自治区级单位考生合格率高,为100% 、84.73%;现阶段公卫类考生以大专学历和在乡镇级机构工作为主;考生在体格检查、X线片判读、现场检测技能、卫生处理等技能考试项目得分率普遍较低,平均在50%以下;在生化、生理、免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毒理学等学科笔试掌握率普遍较低,平均在40%以下.结论 大学应加大对公卫专业特别是高学历公卫医师的培养,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更符合.建议国家制订政策加强基层公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改革医师资格考试通过模式,使医师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方式更加科学客观,并促进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湘南地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统计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基本情况,并探讨研究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女人生理期变化、性行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1 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流产、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后用软件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结果 各年龄段宫颈HPV的阳性感染率均较高,17岁组感染率低(20.0%),50岁组高(38.2%).是否绝经、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和饮酒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专一的性伴侣、采用避孕套避孕和不饮酒能降低HPV感染几率.

    作者: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邓淑珍;张璇;江杨华;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425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425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结果,评估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作为染色体异常独立测试的安全性并分析漏诊染色体异常的类别.方法 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金标准,比较了2011年3-7月425例患者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结果.结果 在425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共发现22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6例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率为5.2%(22/425),非整倍体率为72.7%(16/22).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共发现15例染色体异常,漏诊一例嵌合体.针对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75%和100%,针对全部染色体时,荧光原位杂交的敏感性降到了68.2%而特异性仍为100%.荧光原位杂交漏诊的7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3例染色体易位,3例染色体到位,1例嵌合体.结论 本研究不支持荧光原位杂交作为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独立测试.

    作者:姚妍怡;宋婕萍;徐淑琴;王波;郭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畸形子宫与人工流产术43例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畸形子宫的类型,人工流产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本院43例畸形子宫并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例,通过B超探查畸形子宫类型,并计算人工流产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畸形子宫妊娠发生率为0.196%,人工流产一次性成功率达88.4%,人工流产术的并发症发生率34.7%,畸形子宫的误诊率为20.3%.结论 畸形子宫由于特殊的解剖,往往造成误诊.临床工作者应对畸形子宫合并人工流产术加以足够重视,术前认真诊断,术中针对各种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及安全.

    作者: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鼠IL-10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构建

    目的 构建小鼠IL-10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 PCR扩增小鼠IL-10启动子序列,将其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酶切鉴定及测序比对.结果 重组体双酶切电泳后出现大小约4 800 bp与682 bp的两个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小鼠IL-10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中的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IL-10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IL10,为进一步研究IL-10奠定了基础.

    作者:欧阳华伟;谭军;李高峰;罗成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白蛋白的变化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54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日本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段血清Alb水平.结果 研究组重型与轻型患者入院后第1、3、7、14 d血清Al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重型患者入院第7、14 d的血清Alb水平较轻型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死亡组37例,存活组17例.死亡组入院后第1d血清Alb水平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院后3、7、14 d血清Al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的动态观察对评估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丁山;林岚;陈辉;林莹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悬浮床防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败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防治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特大面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悬浮床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干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涂阳率、败血症与死亡情况.结果 将两组的观察项目进行对比与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浮床在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有利于创面愈合,能有效防治败血症,挽救患者生命,是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毛学飞;王良喜;潘晓峰;陈宝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AS和LISREL软件在结构方程模型运算中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SAS和LISREL软件在结构方程模型运算过程中的程序特点和结果差异,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者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AS和LISREL,采用Monte Carlo数据模拟实验对预设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SAS和LISREL对同一参数和统计量的输出结果相同;LISREL输出了更加丰富的拟合指数,并能提供较为直观形象的含有路径系数的路径图;SAS的编程语句直观明了,更易被具有计算机编程基础或者专业统计分析人员所掌握.结论 应用者可按照自身专业背景和对两个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灵活选择两种软件.

    作者:王长义;陈忠伟;秦平;张镏琢;袁重胜;刘盛元;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空腹口服,20 mg/次,早晚各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样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餐前口服,5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检查食管黏膜病变,观察组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紫丹;杨杰;万晓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1-2009年常德市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常德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料、13个县(市、区)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登记资料、相关纸质文书、报表等资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2年启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2004年以县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2001-2009年全市共接诊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23 538例,可疑者年就诊率从2001年的113.7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24.61/10万;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5 758例,其中新涂阳患者21 800)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平均为40.07/10万,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平均为65.63%;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8.8%,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2.0%.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产生明显的社会防治效益.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B病毒VCA-IgA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EB-VCA IgA筛查的3 82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B-VCA IgA;对结果异常者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分析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结果 在3 820例居民中,EB病毒抗体阳性48例(1.26%),确诊为鼻咽癌2例.结论 在鼻咽癌的高发地区,EB-VCA IgA可作为一项常规防癌检查项目,以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潘桂常;黄岩;潘辉林;原伟权;朱玉爱;汤锐明;王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60名九江市男男性行为者HIV/STD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九江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HIV感染及知识行为现状,了解其流行特征,探讨对该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的模式,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RDS)方法,对九江市260名MSM人群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并对自愿参加检测的人员采集血样进行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结果 在近六个月内,93.46%的MSM有男性性伴,只有21.40%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而17.69%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只有8.70%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被调查者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1.92%,而性病艾滋病检查及治疗接受率很低.近一年内只有40人(15.4%)曾主动检测过HIV抗体,梅毒感染率为3.08%,HIV感染率为1.92%.结论 九江市MSM人群中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薄弱,不安全性行为频繁,梅毒、HIV感染率较高,对MSM人群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应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相关服务的及时提供.

    作者:黄文军;肖云;杨曦;李友龙;何峰宁;唐义莲;涂波涌;孔飞勇;桑昌旺;冷小梁;石友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4-2010年厦门市思明区居民死因分析

    居民死因统计资料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为评价厦门市思明区居民健康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遂对思明区居民2004-2010年的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鹭;华菊萍;王清和;吕轶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氨糖胶囊的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目的 观察氨糖胶囊毒性.方法 大耐受量试验(MTD),遗传毒性试验(Ames、骨髓细胞微核及精子畸变试验),30d喂养试验.结果 氨糖胶囊大鼠、小鼠MTD> 10.0 g/kg· bw.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在雌、雄性大鼠高剂量组为4.0 g/kg· bw(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100倍)时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氨糖胶囊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徐冰;张炎;王海玉;张聪恪;李立;陈东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长沙地区0~18岁儿童血清前白蛋白正常参考范围研究

    目的 建立长沙地区0~18岁健康儿童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值范围.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 066例0~18岁健康儿童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 1 066例儿童按新生儿期(0~<1月)、婴儿期(1月~<1岁)、幼儿期(1~<4岁)、学龄前期(4~<7岁)、学龄初期(7~<10岁)、学龄中期(10~< 13岁)、青春期(13~<18岁)分组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依次为中位数115.46 mg/L,参考范围83.50~ 128.00 mg/L;中位数137.37 mg/L,参考范围115.53~151.84mg/L;中位数170.73 mg/L,参考范围136.68~176.54mg/L;中位数180.36 mg/L,参考范围159.72~193.49mg/L;中位数211.84 mg/L,参考范围196.08~227.62mg/L;中位数231.47mg/L,参考范围207.97~254.96mg/L;中位数291.80mg/L,参考范围273.38~310.22mg/L,各年龄组间P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沙地区儿童血清PA浓度明显低于成人,并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儿童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值范围与成人不同,不能随意套用.

    作者:黎赛;莫丽亚;胡彬;周舟;易苏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8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病因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24例,占30%;鼻后滴漏综合征33例,占41.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占7.5%;胃食管反流14例,占17.5%;心因性因素2例,占2.5%,不明原因咳嗽者1例,占1.25%.其中胃食管反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占3.7%;鼻后滴漏症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占10%.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咳嗽常见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依据诊断方法和诊断程序对病因进行确定,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任凯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产科接受剖宫产的孕产妇,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过程中能否安全顺利,心理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红艺;邵志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湘潭市2006-20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湘潭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湘潭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523例,其中尘肺占67.69%、职业中毒占28.68%;尘肺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平均发病工龄18.69年,有逐年缩短的趋势,2010年比2006年提早5.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行业,主要发病为一氧化碳、镉及其化合物、氨、硫化氢中毒,病死率高为急性硫化氢中毒(42.86%).结论 尘肺、职业中毒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化工等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高华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为全面了解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的现状,规范该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饮食安全、居住整洁的生活环境,青岛市卫生局于2011年4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37家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共设置调查项目42项,公共卫生方面28项,医疗服务方面9项,食品安全方面5项.调查中,发现了目前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的分析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的对策.

    作者:刁绍华;杨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PT研制中的条目筛选研究

    目的 初步得出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 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步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30名肺结核患者和19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系数法、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医生重要性评分及病人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11、10、10、8和11个条目,终得出包含12个条目的特异模块,包含症状、副作用和心理等小方面.结论 肺结核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模块按严格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作者:陈留萍;李微;万崇华;张晓磬;许传志;许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湘南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郴州地区11所医院(9所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 584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湘南地区2008-2010年三年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 584株,在药敏结果中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其余抗菌药物中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红卫;张林;熊劲芝;黄强;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