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探讨分析

田静

关键词:护理干预,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治疗的患者共9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止血方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止血方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即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B-Lynch缝合+子宫下段纱布填塞,给予观察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剂量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给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相比子宫下段纱布填塞,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与术后出血量,还能减少术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应用剂量,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罗付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散注意力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可以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输入近机体的血液循环中,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分散注意力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和研究意义,以期为提高静脉输液的治疗做出参考.

    作者:韦海清;滕海英;曾媛;欧海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绵阳地区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与他汀疗效的关联分析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他汀类药物调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法测244例冠心病患者的基因型,在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前及0.5 a后的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发现6种基因型,分别为E2/E2,E2/E3,E3/E3,E2/E4,E3/E4和E4/E4.与E3/E4+E4/E4基因型相比,E2/E2+E2/E3及E3/E3+E2/E4型的血脂TC,LDLC,HDLC在他汀治疗前后变化显著,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o 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降脂疗效相关(P<0.05),疗效按E2/E2+E2/E3,E3/E3+E2/E4,E3/E4+E4/E4顺序递减.

    作者:饶友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宝婷;邱立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营养支持和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患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营养支持和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患中的具体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4例,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增加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8.03±1.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34±1.61)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可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明显提升,有利于患者康复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护.

    作者:蒋良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联用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目的:观察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59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成效为96.3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成效为85.62%,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的治疗方式,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不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区域管理结合专项小组在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区域组长管理下实行专科小组制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开始,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区域组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将科室13名护理人员成立了三个专业小组,分别是硬式内镜专业组、普通器械组、五官器械组.结果:专项小组设立并实施后,质量控制、临床科室满意度、教学、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实施项目管理之前.结论:多种模式结合管理,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翁昌芳;张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药物引起过敏症状导致老年人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方法:从我院2014-2016年中患者挑选100例,随机挑选老年患者由过敏反应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60例(实验组),参考组40例青年患者.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少尿性引起的过敏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得例数、血液的透析例数、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例数、死亡离都高(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在由于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老年患者居多,而且他们的恢复能力也相对差一些.

    作者:邓慧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海昆肾喜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1例,均予合理降糖治疗外,海昆肾喜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0.44g,每日3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g,每日3次口服,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有效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排泄率,使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

    作者:谷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的救治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的救治方法及措施.方法:选择220例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新生儿出生状况,并对患病新生儿采取产儿科医生共同救治、重症监护、后期救治措施等治疗.结果:危重孕产妇分娩足月儿168例,早产儿52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120±725)g,新生儿出生窒息发生率52.73%,死亡8例,死亡率为3.6%,患病新生儿共计172例,占新生儿比重78.18%,其中患病非常危重36例,死亡8例均为非常危重组新生儿.其余患儿均通过治疗病情得以好转.各组病例、死亡率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琴;余世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阿奇霉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例数合计为7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各36例,对比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速度.结果: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治疗后,其咳嗽、啰音、喘憋的改善天数较短,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使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再联合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段葱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86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86)与观察组(n=86),对照组用常规抗骨增生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经三个月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5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3.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状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探析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研究对象:选取44例在本院检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为实验组,同时再选取同一时期44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肌标志物水平检测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观察其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且急性心肌梗死的RDW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肌酸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后,其RDW、心肌肌钙蛋白明显升高,显示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莺燕;李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 显著高于对照组68.0%,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析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29).参照组确诊后未实施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激素变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的各项血清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理想,与参照组产妇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45%,参照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7.2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血清指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王虹;张人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的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择我院妇科门诊的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标本进行培养行药敏试验,分析U u-M h阳性检出情况以及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性.结果:在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中共检出总Uu(+)147例,纯Uu(+)108例,Uu-Mh(+)76例,Mh4例.对检出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发现Mh阳性与Uu阳性、纯Uu(+)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纯Uu(+)与Uu-M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通过对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标本行检查和药敏试验发现,对混合支原体感染者需要多种药物联用.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理论现代化途径的探索

    中医理论指导思想和中医理论主体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医理论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的探索新途径,依靠新的途径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理论现代化途径探索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吕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给予ICU患者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的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另外36例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支持效果.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后进食率及体重不变或增加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支持后的血清总蛋白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增强其胃肠的适应性,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2016年01月-2017年06月诊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7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 ,分析各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的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的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且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均可发挥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可作为该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玲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的意义观察

    目的:分析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5-2017.5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溃疡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和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的溃疡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出血消失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加上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实用性.

    作者:董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