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
目的:观察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外科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 A S疼痛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和22.5%,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胸外科手术后壁切口感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龙海;周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止血方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即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B-Lynch缝合+子宫下段纱布填塞,给予观察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剂量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给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相比子宫下段纱布填塞,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与术后出血量,还能减少术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应用剂量,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罗付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功能恢复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两组分别包含2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实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一般组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损伤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总效率.结果:实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一般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总效率均高于一般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手术相对比,关节镜手术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在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寒战、牵拉痛的预防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10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舒芬太尼组各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麻醉,而在舒芬太尼组中则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措施后,与对照组比较,舒芬太尼组患者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麻醉的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不仅可降低寒战的发生率,而且使牵拉痛的发生率也降低,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王春生;沈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前后肺功能、血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EV1为(1.67±0.43)L显著高于对照组为(1.29±0.30)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经过治疗后,氧分压为(70.09±6.33)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氧分压为(66.33±4.76)mm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58.33±4.33)mmHg显著高于实验组为(50.30±2.67)mm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21例有效,16例显效.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8例,12例患者显效,有效患者为1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 与79.4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相关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魏清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行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为94.29%,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12月,纳入57例乳腺疾病患者,均予以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对比,评价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98.41% 、87.30%,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的87.30% 、75.00%,(P<0.05),诊断特异性为100.00%,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疾病准确性、敏感性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应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米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麻醉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应倾向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干预.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资料来源于富宁县医院(曾在医院工作) ,自2007 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超常量左旋咪唑口服治疗21例胆道蛔虫症 ,疼痛一般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缓解或消失.其余21例采用其他驱虫剂治疗无效 ,改用超常量左旋咪唑直接驱虫法治疗 ,也能达到立即驱虫止痛的满意效果.
作者:芶开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化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愈发被人们所重视.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方可确保基础卫生医疗得以有效保障,并以此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良性、稳定发展.本文就通过对目前公共卫生管理当中所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情况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现展开具体探究.
作者:魏清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梗塞治疗过程中应用降纤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急性期脑梗塞患者82例,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接受降纤酶治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APT 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高切变率、血浆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期脑梗塞治疗过程中应用降纤酶能够有效提高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可推广.
作者:舒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肝脾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造影增强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的80.00%,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雷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拆线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伤口拆线时间比实验组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4.44%,实验组是93.33%,对照组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运用在门诊手术室中,效果显著,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崔长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的救治方法及措施.方法:选择220例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新生儿出生状况,并对患病新生儿采取产儿科医生共同救治、重症监护、后期救治措施等治疗.结果:危重孕产妇分娩足月儿168例,早产儿52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120±725)g,新生儿出生窒息发生率52.73%,死亡8例,死亡率为3.6%,患病新生儿共计172例,占新生儿比重78.18%,其中患病非常危重36例,死亡8例均为非常危重组新生儿.其余患儿均通过治疗病情得以好转.各组病例、死亡率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琴;余世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择选我院88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应用护理标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促进血透室正常工作的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金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的低自然分娩率现象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尝试找到降低高龄产妇分娩风险的方向.方法:从沁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接收到的高龄产妇和非高龄产妇中,随机抽取30例高龄产妇以及30例非高龄产妇.再在30例高龄产妇中,使用随机数表将其再随机分为2组.结果: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非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给予了加强的助产护理的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高于仅给予常规的助产护理的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分娩风险大,医者及家人共同的关心可降低其风险并提高其自然分娩率.
作者:李俊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与联合组(臭氧+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联合应用臭氧、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镇痛有效率为90%.护理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应用.
作者:程超英;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的患者中选取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血清炎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1L-6/1L-8/1L-10/IN F-a水平,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同时保证无菌操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较对照组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优于其他单独用药,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金桥;杨春妍;许丽明;刘永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为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外周循环缺血缺氧.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