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华;赵明顺;陈爱宝
目的 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和常见菌耐药表型,为临床正确诊疗、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各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为感染性肺炎患儿,无菌取痰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VITEK2compact鉴定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酶检测和耐药表型分析.结果 4230份标本获需氧菌1697株,阳性率40.1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32株,占72.59%,革兰阳性球菌429株,占25.27%,其它菌种36株,占2.12%.458株产ESBL菌中肺炎克雷伯菌302株、大肠埃希菌94株.同时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呋辛、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有上升的趋势.加强病原菌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长喜;李先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防控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疫情经验,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并根据疫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疫情.结果 43例流感样病例中,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8月4日,8月5日和6日发病数达到高峰,分别为14、17例,7日发病数开始下降.13例确诊病例中,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8月5日,5-7日发病数分别为6例、5例和2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小的14岁,大18岁,教职员工中尚未发现类似流感样病例.13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为15岁1例,16岁10例,18岁2例.主要症状43例流感样病例临床表现普遍较轻,主要症状有咳嗽(25例)、咽痛(18例)、头痛(17例)、流涕、打喷嚏(13例).已检测的21份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3例,季节性甲型流感2例,阴性6例.省疾控中心已复核检测4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结果一致.结论 本次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很可能是该校学生杨某某,由暑假探亲校外感染而传入学校.经过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性行为状况.方法 对云南省德宏州某县2006年1月-2008年6月检测出的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性行为状况等.结果 366名调查对象中汉族占45.9%,少数民族占54.1%,其中傣族占50.5%,景颇族占43.9%.汉族、傣族和景颇族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6.7%、45.0%和54.0%(χ2=12.59,P<0.05),且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趋势χ2=17.64,P<0.001).汉族、傣族和景颇族HIV感染者中过去6个月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7%、1.2%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P<0.05).20人自报过去6个月内有1个以上的非固定性伴,其中12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未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有待提高,危险性行为的发生仍然存在,应制定适合少数民族HIV感染者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高感染者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降低危险性行为,预防艾滋病传播.
作者:王丽艳;单多;葛增;王璐;张丽芬;段松;康永然;杨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部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81例胸部外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常见,伴有颅脑损伤和腹部闭合伤.结果 全组治愈569例,治愈率97.4%,死亡12例,死亡原因包括伤及心脏及大血管2例,胸腹联合伤2例,ARDS2例,胸外伤合并重度颅脑损伤6例,死亡率2.6%.结论 创伤所致胸外伤病情危急,具体分析致伤原因及根据临床体征检查,迅速作出诊断和快速救治是关键,合并颅脑损伤、腹部脏器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失血性休克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曹建雄;梁瑛;郑晓辉;王克刚;廖权;罗汉宏;刘一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测定同一血清样本中血清总蛋白的含量,研究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检测血清总蛋白含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813家医院,以全部血清总蛋白的测定结果剔除离群值后得出的均值作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靶值,根据靶值计算出各个检测部门检测结果的偏倚,剔除样本量较小(小于25)的检测部门,然后用SPSS14.0软件对不同检测条件下检测结果的偏倚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对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的检测仪器检测同一血清样本总蛋白含量的结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1,P=0.300).不同的检测试剂和不同的校准物检测同一血清样本总蛋白含量的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1,P<0.01;F=5.592,P<0.01).结论 血清总蛋白测定主要与试剂和校准物有关.
作者:阎政礼;姜晓东;童金英;尹喜华;王治国;吕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胸痛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者共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多支病变组58例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55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身高、腰围(WC)、臀围、血清APN、ET-1、hs-CRP、血脂,计算血脂异常发生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利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UAP组多支病变及单支病变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SAP和对照组(P<0.01),但hs-CRP、ET-1高于SAP和对照组.其中多支病变组APN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而hs-CRP、ET-1高于单支病变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N水平与血压(SHP、DBP)、WC、BMI、WHR、hs-CRP、ET-1、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APN是Gensini积分强的危险因素(OR=25.36,95%CI:9.87~56.23,P=0.000).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低脂联素是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伟;徐建玲;崔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工业废液处置工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期为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工程的选址、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均符合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1]的要求,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氯化氢、氟化氢、硫酸等毒物各检测点浓度均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的规定.结论 该工业废液处置工程,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作者:王坤;周学勤;刘英魁;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关于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的研究,各学者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完全一样.为科学合理地建立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分配方法和各种评价方法在综合评价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文;杨土保;张喆;蔡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TPPA、ELISA、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越性及不足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适合输血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的方法,避免输血相关传染病,保护患者和医院利益.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153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5例正常血清标本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TRUST试验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72.0%;ELISA试验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6.0%,TPPA试验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100%,TRUST与ELISA和TP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PA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的确证实验;抗TP ELISA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接近于TPPA法,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TRUS7、法特异性差,但可作为抗TP ELISA法的补充.
作者:刘青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298例早产儿的并发症及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1)主要并发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96例(32.2%),肺炎85例(28.5%),颅内出血76例(25.5%),低血糖72例(24.2%),喂养不耐受71例(23.8%),硬肿症59例(19.8%),呼吸暂停41例(13.8%).(2)临床转归: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低血糖、喂养不耐受的治愈率为100%,硬肿症的治愈率98.3%,肺炎的好转率95.3%,颅内出血的好转率93.4%.结论 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并发症,加强护理,采取综合措施,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死亡率及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有力措施.
作者:欧阳兰芳;黄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疾病康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方法 对深圳市社区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并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前后的肇事肇祸等级进行评估,从而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医院社区一体化式管理.结果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由管理前的65.4%上升到75.0%.重性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率由管理前17.92%下降到5.83%.结论 重性精神疾病康复管理模式是可行和可持续的,能有效控制精神疾病病情,降低肇事肇祸率.
作者:王凯;李丽红;宋平;赵蓉;谢延;廖万威;宋飞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职卫生学校教师护理职业安全知识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电话访问和问卷法对17所医卫类中职学校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教师护理职业安全知识认知和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学校没有开展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结果 22.2%的教师不了解护理职业安全知识,93.6%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发生过锐器损伤.结论 中职卫生学校应加强教师护理职业安全知识认知,开设护理职业安全教育课,培养护生护理职业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预防感染,保障护士身体健康.
作者:陈炼红;任森;张银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分析了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现状和特点,从疫情监测与报告、核实暴发、疫源地调查、病因与趋势分析、控制措施等环节,对该类疾病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要点进行梳理,突出了现场处置的时效性和协同性;提出建立多部门、高效协作的监测网络,在现有疫情网络监测基础上,进一步涵盖宿主和媒介生物种群及其疾病传播强度等疾病生态学指标,对于该类疫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防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长军;张锦海;顾海涛;王平;鲁娟东;吕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从后医学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的内涵,认为食源性疾病就是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既包括与摄食有关的急性中毒、传染性疾病,又包括因饮食方式不当和不科学导致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在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的社会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措施.
作者:郭时印;孙振球;黄忆明;李明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中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指标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随机对我院门诊及住院妊娠各期及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数据相关性.结果 PT在妊娠早期、中期至晚期进行性缩短(P<0.01),且持续到临产;APTT早期至中期明显缩短(P<0.01),维持晚期妊娠到临产,临产时进一步缩短显著(P<0.05);FIB早期到中期升高显著(P<0.01),维持晚期妊娠到临产,临产时急剧升高(P<0.01);TT妊娠期直到临产无多大变化(P>0.05).结论 随着妊娠期的延长,出现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这一妊娠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
作者:王秀明;李志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比例辅助机械通气(PAV)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AV或NIPPV通气模式治疗COPD患者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不同通气模式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及呼吸力学变化,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气道峰压(PIP)和吸气/呼吸周期时间比(Ti/Ttot),并计算平均吸气流速(VT/Ti).结果 与NIPPV通气相比,PAV通气时COPD患者的PIP、VT和VT/Ti明显降低(P<0.05),MV和Ti/Ttotal明显增加(P<0.05).PAV组连续3 d夜间通气时间大于3h者为65%(26/40),而NIPPV组仅为20%(8/40),显示PAV组夜间连续通气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与NIPPV通气模式相比,PAV通气模式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峰压,吸气/呼吸周期时间比明显增加,通气依存性好.
作者:赵瑞芬;殷少龙;赵春军;杨美华;唐尚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480例顺产及剖腹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图表进行实施.观察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产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结肿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结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四地区正常青少年肺功能正常值及探讨不同生活环境、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777名健康青少年(男性418人、女性359人)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不同地域青少年肺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取能反映肺功能的四个指标(FVC、FEV1、PEF、MMEF75/25)做多元逐步线性回归以检测地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大部分肺功能指标男性大于女性,男性肺功能以绍兴地区强,女性肺功能以舟山地区肺功能强,杭州地区男、女性肺功能均弱;男性肺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至26岁时仍有增长趋势,女性肺功能在16岁左右达到峰值,其后变化呈波动趋势;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FVC、FEV1、PEF、MMEF75/25与身高、年龄、体重均正相关,但身高对肺功能的影响持续存在,而体重和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浙江省杭州、绍兴、诸暨、舟山四地区正常青少年肺功能正常值及其回归方程,肺功能生理预计值存在地域差别,多数肺功能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地域、身高、年龄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李仲铭;李静华;李泓;徐成丽;祖淑玉;朱广瑾;赵云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白藜芦醇是虎杖的活性成分之一,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多种复杂的作用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细胞色素P450是体内具有多种代谢底物的混合功能氧化酶,其作用底物多数是环境中常见的前致癌物和前毒物,细胞色素P450催化前致癌物和前毒物形成终致癌物,是癌症等多种疾病在机体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乙醇是诱导其活性增加、进而引发酒精性肝病的因素之一,探索细胞色素P450致病机制、寻找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药物研究对于防治肿瘤和酒精性肝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哲;让蔚清;胡怡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探讨利用VNTR(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技术对吉林省29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初步选取13个分型效果较好的VNTR基因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BioNumerics(Version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吉林省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多态性.结果 共对294株结核分枝杆菌的13个VNTR位点进行了检测,根据这些菌株的指纹多态性特征,主要分成13个型,其中占据主要的前三型分别为Ⅰ型,占81.6%(240/294),二型占2.1%(6/294),三型占1.7%(5/294),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实验菌株除Ⅰ型以外,其他菌株基本呈散在分布.结论 分析表明吉林省结核分枝杆菌以Ⅰ型菌株为主,应加强型菌株流行的监控及研究.
作者:王艳华;杨修军;王博;郭建华;王春生;刘志广;辛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