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杰;彭解英;张娟
目的 通过检测IL-19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IL-19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初诊肺结核患者34例和正常对照50例,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9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IL-19的水平. 结果 IL-19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血清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 IL-19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发病.
作者:黄雅茂;王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PARF)的治疗水平. 方法 48例PARF患者入院后,急行膀胱镜检查,根据病情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本组单管置入16例,双管置入8例.对严重肾积水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或造瘘术置管引流. 结果 48例PARF患者经治疗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24 h尿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ARF患者急诊膀胱镜及造瘘术处理可提高和改善肾功能,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张勇;李促进;贺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使用高渗盐复合常规液体与单纯使用常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高渗盐(7.5%NaCl)加入组,每组60例.向设定的目标进行容量复苏.比较两组CVP、MBP、HR、SPO2、HCT、pH值、血乳酸、碱超. 结果高渗盐加入组对比常规液体组,达标时间较短(P<0.01)、复苏液的使用量较少(P<0.01)、血乳酸及碱超得到更好的改善(P<0.01)、MODS发生率降低(P<0.05)、病死率降低(P<0.05). 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高渗盐能迅速改善循环,缩短缺血缺氧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昊;陈立明;吕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MRSA的抗菌活性及两种药物对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 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推荐的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122株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平板稀释法测定二者对MRSA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PC). 结果万古霉素对122株MRSA的MICrang为0.5~4.0μg/ml,MIC50为1.0μg/ml,MIC90为2.0μg/ml,MPC90为22.4μg/ml,选择指数为11.2;利奈唑胺对122株MRSA的MICrang为1.0~4.0μg/ml,MIC50和MIC90均为2.0μg/ml,MPC90为5.6μg/ml;选择指数为2.8. 结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MRSA的抗菌活性均较好,作用于MRSA均不容易筛选出耐药突变株;利奈唑胺限制MRSA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能力强于万古霉素,较万古霉素更不容易筛选出耐药突变株.
作者:胡晖;唐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涟源市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 结果洗手后,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洗手前.洗手前:单因素分析表明,职业和性别对医务人员洗手前的手卫生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年龄、单位类别、常用洗手和消毒方式、手部卫生培训及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可显著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单位类别、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及手部卫生培训与洗手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显著相关.洗手后,各相关因素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手部卫生行为是医务人员与周边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影响手卫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督导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高艾兵;刘新亮;梁享生;周宏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176例和无任何症状的健康体检妇女188例进行对照研究,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阳性率. 结果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单纯Uu感染阳性率20.46%,与健康体检组21.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单纯Mh感染阳性率11.36%,与健康体检组9.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44.32%,与健康体检组11.70%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合计阳性率(Uu、Mh、Uu+Mh混合感染)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76.14%,与健康体检组42.02%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原体感染合计阳性率与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呈正相关(r=0.87,P<0.05).结论 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妇女,与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相关.
作者:杜天竹;黄晓慧;徐娟;吴正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长沙市女性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并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三个社区,以参加调查的1168名20~8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个人史、月经史、生育史及日常活动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和测量骨密度.分析受试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结果 (1)长沙市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7.0%,且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年限的延长,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2)初潮年龄晚、生产次数多的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高;(3)体重指数高和经常运动的女性不易发生骨质疏松. 结论长沙市社区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考虑采取相应综合措施进行防制.
作者:李辉;刘唯;黄碧;胡容;谭艳飞;彭小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因肺炎住院治疗的521例患儿,于住院当天采集合格痰液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521例中分离到阳性标本206例,阳性率为39.5%,革兰阳性菌51株(24.7%),革兰阴性菌155株(75.3%),其中前三位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42株(20.3%),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33株(16.0%),大肠埃希菌25株(12.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好,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白假丝酵母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未发现耐药性. 结论本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感染率较高,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作者:沈晖;刘兴;谭鑫;胡金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水平,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用K-B法测定耐药性. 结果 2007-2009年收集的62株副溶血性弧菌中,在46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中完全分型45株,共分出8个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45.7%(21/46);在8株食品污染物分离株中完全分型8株,共分出4个血清型,以O1:K48为主,占50.0%(4/8);在8株门诊病人分离株中完全分型8株,共分出4个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50.0%(4/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有极高的耐药率,均在50.00%以上;对氧哌嗪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71%、33.87%、20.97%和9.68%;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等9种抗生素完全敏感. 结论重点要防治O3:K46型及耐6种抗生素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作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谭海芳;丁丽娜;林凤;区良钰;朱颖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珠海市艾滋病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改进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效果. 方法参照国际疾病监测系统评估方法,依据国家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艾滋病流行情况,通过查阅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及本地区艾滋病监测和防治工作资料及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监测工作有保障,监测网络较健全,系统特征相关指标良好,能较好地反映艾滋病流行趋势,掌握人群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信息. 结论珠海市艾滋病监测系统运转较良好,建议调整高危人群监测,加强监测资料分析,强化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大力推广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作者:黄利群;朱克京;姚刚;段彩玲;谭爱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8年珠海地区流行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重链区HA1基因特征. 方法按照时间不同选取7株2008年珠海市分离到的H1N1亚型流感毒株,选取的毒株进行血凝素HA1片段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 结果 H1N1亚型流感毒株为珠海市2008年的优势株,与该年WHO推荐疫苗株比较有多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造成抗原性发生一定的变化. 结论 2008年根据WHO疫苗推荐株生产的疫苗对该年珠海市H1N1亚型流感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导致2008年珠海市H1N1亚型的流行强度增加.
作者:林毅雄;张丽荣;魏泉德;张静涛;李红霞;周兰兰;郑予柯;方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40名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15名肾血管性高血压(RVHT)患者均测量血浆肾素活性(PRA).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的胰岛素(IRI)、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20 min IRI(IR1120)和IRI总和(ΣIRI)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HOMA-R. 结果 RVHT患者的PRA比EFIT患者高(P<0.05).EHT患者循环PRA与IRI120和ΣIRI呈独立正相关,而RVHT患者循环PRA与IR1120和ΣIRI无相关关系.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循环RAS对胰岛素敏感性起调节作用.
作者:刘翠中;吴意;邹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诊断,探讨治疗措施. 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钙拮抗剂、护脑、开颅手术、气管切开、腰穿等治疗,半年后采用GOS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机理较复杂,早期诊断及采用扩血管、手术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康忠炽;曾志青;肖霄;熊卫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通过围手术期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洋;张其健;杨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找出不足,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制定教学改革计划、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的 .
作者:王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全面了解汝城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卫生消毒监测管理,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79-200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执行,对2005-2009年全县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共监测医疗机构339家,检测样品2 803份,合格2 389份,总合格率为85.23%.2005-2009年全县各年度消毒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7.58%、88.19%、88.46%、80.19%、89.56%,呈逐年升高趋势(P<0.005).不同项目监测结果显示:空气的合格率高,为100%,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合格率低分别为37.50%、58.55%. 结论汝城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总体合格率不高,特别是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的合格率很低,应该加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朱晓英;谭红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用药依从性与其家庭因素的关系. 方法自设问卷对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专科380例哮喘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和随访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为38.95%,家庭因素中经济条件较好、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较高、对疾病重视、与医生合作良好的家庭用药依从性较好,哮喘息儿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病情好转而擅自停药以及医务人员用药指导不到位造成的. 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可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从而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袁望香;汤清波;王彩姣;唐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使用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乳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用美国pulpdent的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管辖区每年进行两次含氟泡沫预防龋病的儿童的第一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采用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研究. 结果随访3年,发现实验组患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封闭后三年龋降低率达86.72%. 结论窝沟封闭对预防乳磨牙窝沟龋是有效的,在预防儿童龋齿方面,应重视氟化物及窝沟封闭剂的联合应用,应积极开展乳磨牙窝沟封闭的口腔健康教育.
作者:申玲;安立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随州市某医院院内感染的基本情况,发现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该医院所有的出院病例,分季度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每季度对该院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一次现况调查(包括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敏菌培情况),同时对医院各科室消毒状况进行监测. 结果 2008年该医院发生院内感染621例,平均感染率为5.4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院内感染病例的标本送检率为33.17%,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为52.35%,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药敏培养显示头孢菌的耐药率低为62.8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81.84%,其中单用药物使用率为54.12%;消毒监测的平均合格率为85.53%. 结论定期开展医院内感染现况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原菌的监测等等,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金晓舟;谭莉;聂绍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庐山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各年龄组平均30人,共210人份,使用ELISA方法进行流脑A群和C群抗体的检测. 结果各年龄组的A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42.85%;各年龄组C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35.71%,3~岁组抗体阳性率高,在75%以上;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高于C群. 结论该区仍有部分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对A群和C群流脑尚不具有免疫力,存在局部暴发流脑A群和C群的可能;有必要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推广A+C流脑疫苗的接种.
作者:李强;户华雄;徐硕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