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

康忠炽;曾志青;肖霄;熊卫军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 大面积脑梗死, 早期诊断,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诊断,探讨治疗措施. 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钙拮抗剂、护脑、开颅手术、气管切开、腰穿等治疗,半年后采用GOS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机理较复杂,早期诊断及采用扩血管、手术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唾液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唾液是由舌下及口腔粘膜的小唾液腺分泌的一种体液,与其它体液如血液、尿液等样品一样,内含物质极为丰富,且与血液中的相应成分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唾液样本容易采集,影响因素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有关对唾液的临床应用研究常有报导,其研究范围主要分布在蛋白质酶类、肌酐、尿酸、尿素、基因分析等领域,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近年国内外关于唾液标本的收集及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和小分子尿毒素(UN、Cr、UA)的分析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志芳;夏运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反映了当今医学的发展趋势,而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阶段,在内科临床见习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其进入下一步的临床实习甚至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金萍;彭伟莲;沈守荣;莫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胎牛血清培养MDCK细胞及分离流感病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某品牌国产与进口胎牛血清用于培养MDCK细胞及分离流感病毒的效果. 方法除胎牛血清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同批MDCK细胞,比较贴壁情况和细胞形态.选择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形态良好的细胞,接种流感阳性标本,比较二者的阳性分离率差异及病毒效价. 结果在细胞贴壁情况、形态(X2=22.76,P<0.05)及标本阳性分离率、病毒效价方面(X2=7.52,P<0.05),进口胎牛血清优于国产试剂,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提高流感监测的阳性分离率,提倡使用进口试剂.

    作者:龙歆孜;石文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胰岛素抵抗

    目的 探讨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40名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15名肾血管性高血压(RVHT)患者均测量血浆肾素活性(PRA).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的胰岛素(IRI)、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20 min IRI(IR1120)和IRI总和(ΣIRI)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HOMA-R. 结果 RVHT患者的PRA比EFIT患者高(P<0.05).EHT患者循环PRA与IRI120和ΣIRI呈独立正相关,而RVHT患者循环PRA与IR1120和ΣIRI无相关关系.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循环RAS对胰岛素敏感性起调节作用.

    作者:刘翠中;吴意;邹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尿酸与心功能及血脂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取3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23例,女108例,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酯(TG)、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氧酶(LDH)、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依据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尿酸增高组和正常组. 结果 80例尿酸增高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发生心功能损害的比例为50%(27/54);女性患者26例,发生心功能损害的比例为42.31%(11/26),两组比较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70).然而,在充分考虑性别因素后,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尿酸增高组与尿酸正常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CK(P<0.01)、CK-MB(P<0.05)、LDH(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女性患者则未发现两组之间的心功能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尿酸增高患者尿酸水平与TC(r=-0.291,P<0.05)和TTG(r=-0.367,P<0.01)成负相关,尿酸正常患者其尿酸水平则与TC(r=0.175,P<0.05)成正相关,与,TTG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0.060,P=0.436). 结论高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心功能损害起着重要作用,以男性患者尤为显著,而对血脂的影响则可能起着双向作用.

    作者:易小艳;匡金石;李艾红;胡飞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血管炎综合症,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因其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经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种学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川崎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经过修订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脏彩超检查对不完全KD的诊断起重要作用,但仍缺乏更为敏感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今后仍是儿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DNA、前S1抗原及HBcAg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与前S1蛋白及HBcAg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320例乙肝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前S1抗原、HBcAg,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 HBV-DNA阳性的140例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4.29%,前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在前S1抗原阳性的99例中HBcAg阳性率为18.18%,在前S1抗原的阴性78例中,HBcAg阳性率为7.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cAg阳性患者的HBV-DNA拷贝数大部分在103~10 8IU/ml之间,且HBc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S1阳性率,当HBV-DNA在103~106IU/ml时,前S1的阳性率高于HBcAg的阳性率. 结论前S1抗原、HBcAg与HBV-DNA符合率较高,检测前S1抗原和HBcAg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景云;宋燕;张凤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九江市庐山区210例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九江市庐山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各年龄组平均30人,共210人份,使用ELISA方法进行流脑A群和C群抗体的检测. 结果各年龄组的A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42.85%;各年龄组C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35.71%,3~岁组抗体阳性率高,在75%以上;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高于C群. 结论该区仍有部分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对A群和C群流脑尚不具有免疫力,存在局部暴发流脑A群和C群的可能;有必要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推广A+C流脑疫苗的接种.

    作者:李强;户华雄;徐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400例即将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作者:吴艳云;卜平元;阳萍;张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MPCNL术中改变体位所致循环波动的防治

    目的 探讨在微创经皮肾镜下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中两次改变体位对老年患者(60~78岁)循环的影响及其防治. 方法共4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预防组):术中分步改变体位,改变体位前快速扩容.B组(对照组):从截石位立即改俯卧位一次;改变体位前不进行扩容.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反应及感受;分析在麻醉前后以及截石体位与俯卧体位改变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与基础值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两次体位变动后,A组与B组比较血压、心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出现低血压需用升压药或加用阿托品纠正,病例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MPCNL术中两次体位变动可致血液循环波动;采用分步改变体位前快速扩容可以有效预防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缓解患者不适.

    作者:王宝嘉;张晓波;廖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60例,对照组(西酞普兰)6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 d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显效率为90%,与西酞普兰(93.3%)相当(P>0.05);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肝解郁胶囊的TESS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西酞普兰(P<0.01),舒肝解郁胶囊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西酞普兰(P<0.01). 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酞普兰.

    作者:李新纯;唐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邵阳地区3339株不同人群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比较分析

    目的 对邵阳地区不同人群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不同人群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对不同人群进行合理用药. 方法收集邵阳地区2007年8月-2008年12月痰标本3339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按不同年龄段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人群的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 结果呼吸道感染阳性标本共1702例,阳性率50.9%,共分离阳性菌株1829株;未成年组阳性率为26.2%,成人组为45.8%,老年组为72.8%.各组分离的菌株中前三位依次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老年组培养的阳性率及细菌耐药率也较其他两组增高.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前两组.革兰阴性菌产ESBLs检出率为25.6%. 结论邵阳地区呼吸道感染在不同人群微生物分布明显不同,耐药现象在本地区较为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耐药率.

    作者:呙蓉敏;李娜;刘友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08年随州市某医院院内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随州市某医院院内感染的基本情况,发现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该医院所有的出院病例,分季度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每季度对该院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一次现况调查(包括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敏菌培情况),同时对医院各科室消毒状况进行监测. 结果 2008年该医院发生院内感染621例,平均感染率为5.4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院内感染病例的标本送检率为33.17%,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为52.35%,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药敏培养显示头孢菌的耐药率低为62.8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81.84%,其中单用药物使用率为54.12%;消毒监测的平均合格率为85.53%. 结论定期开展医院内感染现况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原菌的监测等等,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金晓舟;谭莉;聂绍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为阐明T2DM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 方法将220例新诊T2DM患者和214例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按BMI≥25 kg/m2或<25 kg/m2分为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并同时采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 结果 1.T2DM组血清内脂素、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01),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瘦素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T2DM组还是健康对照组中,其肥胖亚组中的内脂素、瘦素、FINS、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0.001),而脂联素低于非肥胖亚组(P<0.01~0.001);3.消除BMI因素影响的偏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仅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67~0.443,P<0.05~0.01),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312,P<0.05). 结论内脂素和脂联素参与了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12DM发生过程,而瘦素可能仅与肥胖状况有关,未能以独立因子作用直接参与T2DM的发生.

    作者:邵挥戈;黄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掌握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水平,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用K-B法测定耐药性. 结果 2007-2009年收集的62株副溶血性弧菌中,在46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中完全分型45株,共分出8个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45.7%(21/46);在8株食品污染物分离株中完全分型8株,共分出4个血清型,以O1:K48为主,占50.0%(4/8);在8株门诊病人分离株中完全分型8株,共分出4个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50.0%(4/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有极高的耐药率,均在50.00%以上;对氧哌嗪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71%、33.87%、20.97%和9.68%;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等9种抗生素完全敏感. 结论重点要防治O3:K46型及耐6种抗生素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作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谭海芳;丁丽娜;林凤;区良钰;朱颖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426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分析

    目的 对引起男性不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用北京中科恒业的精液检测系统对1426例不孕不育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及107例正常生育者进行精液常规项目分析及统计. 结果 (1)不育组与正常组结果比较显示两组精液量、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密度、a+b级精子活动率比例、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三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精液白细胞数>1×10 9/L设为阳性组,精液白细胞数≤1×10 9/L设为阴性组,两组间各类精液异常症状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精子密度、a+b级精子活动率比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三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均较正常者低.

    作者:刘继萍;罗树其;黎海艳;宋伟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岳阳市城区2768名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屈光不正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岳阳市学龄前儿童(3~7岁)视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 768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用儿童图形视力箱检测视力,对视力检测异常者进行屈光检测,并排除眼底器质性病变. 结果学龄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儿童屈光异常类型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弱视检出率为2.82%,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 结论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及时矫治屈光异常,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作者:蒋伟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对CHF患者血清脂联素及有关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n failur,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有关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测定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的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前后APN与NT-proBNP、TNF-α、IL-6水平. 结果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APN和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F患者,APN和NT-proBNP水平无变化.

    作者:张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海高职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大一、大二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待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有34.76%的人拒绝了解毒品知识;7.93%的人对毒品抱有好奇心和冒险心,有机会想尝试毒品;8.32%的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 结论在大学阶段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09年深圳市工厂劳务工白喉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利用横断面基线调查,对深圳市1003名工厂劳务工白喉抗体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免疫接种措施,加强对外来劳务工的管理.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喉抗体. 结果工厂外来劳务工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年龄大部分在20~49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1003名外来劳务工白喉抗体的阳性率为38.9%,其中男性为42.996,女性为35.1%.劳务工5年内变换1种工作的白喉抗体阳性率为31.93%,变换7种或7种以上工作的劳务工抗体阳性率为21.43%. 结论深圳市工厂劳务工白喉抗体水平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喉抗体水平逐渐减退;劳务工变换工作越少,白喉抗体的阳性率越高.建议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白百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防止白喉的暴发和流行,同时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的监测,并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作者:邱亚群;马汉武;扈庆华;孙健;卜庆兰;肖锦辉;陈应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