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香
目的:分析探讨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以及常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美观性、修复的总有效率,以及牙齿功能的恢复方面,具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采取口腔种植修复的成功率较高,出现修复不良事件的人数少,与对照组的数据做以比较,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对于牙列缺损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在治疗后的牙齿美观,并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利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治疗组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发生率为29.17%,各项指标表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患者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能迅速止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腰腿痛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5~2016年间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腰腿痛丸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腰腿痛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秋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主要原因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方案,为往后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脊液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于神经外科实行手术后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186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收集和整理脑脊液标本,探讨术后患者病原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380例患者实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受到脑脊液病原菌感染的达到186例,感染率为48.95%,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8.06%,P<0.05.结论:脑脊液原病菌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易感染的隐球菌,而年龄大于见60岁和脑室外引流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和脑脊液外漏等是临床常见的引发感染主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曾奋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实验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排气时间为(26.20±2.32)h,实验组排气恢复时间为(8.50±1.32)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21±2.12)与(18.43±2.44)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09±0.98)天显著长于实验组为(3.87±0.54)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 与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腹腔镜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更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李明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并进行临床有效性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且有下肢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刀触激术,并对比患者疼痛度和临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则为77.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下肢功能的改善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除此之外,在VAS的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为(1.87±0.84)分,对照组则为(3.88±0.97)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有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用,能够加强对神经的触激,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是否采取肠内营养方案护理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误吸,发生率率差异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当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方法:对我国医院药师工作的内涵以及各种变化进行分析,同时探究药师在患者合理用药当中的作用,对当前临床药学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应对当前临床药学发展当中机遇与挑战.结果:从我国当前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来看,药师的工作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延伸,已经从简单的药房调剂以及制剂配置,扩大到了全程的药学服务,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结论:在当前临床药学的发展当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药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还存在重医轻药的问题,药师在医疗保险当中的作用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强化临床药学的管理工作,提升药师的素质,为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子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现象.方法: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医疗设备管理当中的信息化与系统化措施.结果:在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当中采取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结论:信息化与系统化措施,能够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方成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伤口感染的产生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与愈合情况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降低伤口感染率,优化伤口愈合情况,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郭宏玮;闫作丽;周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麻醉镇痛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行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3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经硬膜外置管给予患者吗啡2mg+氟哌利多1mg+浓度25% 的罗比卡因5ml的麻醉液实施镇痛,观察组采用麻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96.5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采用麻醉镇痛泵对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双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在我院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泌尿科进行诊断治疗过的60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的一组300人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病人只需要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另外一组300人则为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人在跟对照组一样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还对患者额外增加了安全防范等措施,观察组的照料措施优于对照组,在对两组的观察结果上分析引起护理风险的因素,并且探讨如何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结果:对600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在进行基础护理时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发现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主要有坠床、跌倒、虚脱、烫伤、高血压、压疮以及高血糖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出对照组护理风险为36.8%,观察组风险护理风险为82.3%,观察组对护理的控制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引发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因素有很多,面对这些严峻的风险,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进行风险防范.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临床治疗情况的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比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3%,对照组则为85.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随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眼压以及中央前房深度情况恢复较好.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为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术后能够有效控制眼压,长久保持良好视力及视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彦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择取我院妇产科前置胎盘行剖宫术术后出血患者共72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院,通过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宫腔填纱法,研究组则行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两个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方案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君;赵宇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肝素结合蛋白、血浆白蛋白与血乳酸水平对于小儿脓毒症诊断与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小儿脓毒症患者12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80例,严重脓毒症组40例.取同期普通细菌性感染非脓毒症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白蛋白(ALb),血气分析检测血乳酸(Lac)水平.比较3组患儿血清PCT、CRP、HBP、ALb、Lac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CT与CRP、HBP、ALb、Lac参数间相关性.严重脓毒症组患儿依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27例)与病死组(13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CT、CRP、HBP、ALb、Lac对于小儿脓毒症预后判断价值.结果: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CRP、HBP、Lac水平逐渐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CRP、HBP、Lac参数间呈直线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水平间呈直线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血Lac对于脓毒症患儿预后判断价值较高,诊断效能(AUC=0.896;0.784,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显著升高,血清生物学标志物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水平监测有助于患儿病情预后判断.
作者:郝寒冰;刘崇娟;刘岩;田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关于焦化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环境质量的调查研究,评价常见的导致员工罹患职业病的因素.方法: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对某焦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进行检测,研究各项危害因素的合格率.结果:经检测危害因素不合格率高的是粉尘,之后是噪声、毒物因素.不合格率分别为:50.00% 、35.90% 、21.85%.结论:焦化企业在车间进行产品的生产时,员工会接触到大量的苯等具有毒性的物质,且生产时机械设备造成的噪音较大,工作现场的粉尘较多,员工罹患职业病的概率非常高,需要企业及时对工作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和改善,准备避免有毒物质吸入的防护器具,定期带员工体检,以此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生产卫生条件,降低员工的职业病发病率.
作者:屠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舒适护理.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袁乐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健康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站中在半年内接纳的2156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在这2156位献血者中,有743位为血头献血,1413位为无偿献血,对所有献血者进行健康咨询和相关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淘汰率为28.7%,血头献血的淘汰率为35.3%;如果根据献血次数来看的话,首次献血的淘汰率为34.2%,再次或多次献血的淘汰率为21.5%.结论: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不但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确保受血者的安全,提升了血液的质量.
作者:陈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在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寒战、牵拉痛的预防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10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舒芬太尼组各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麻醉,而在舒芬太尼组中则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措施后,与对照组比较,舒芬太尼组患者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麻醉的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不仅可降低寒战的发生率,而且使牵拉痛的发生率也降低,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王春生;沈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