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

马玲

关键词:神经内科, 肠内营养, 误吸
摘要:目的:研究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是否采取肠内营养方案护理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误吸,发生率率差异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肿块患者的CT影像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颈部肿块患者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颈部肿块患者,对其进行CT诊断,对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下分析,以便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结果:32例颈部肿块患者中,C T检测为甲状腺肿瘤11例,淋巴结转移癌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9例,淋巴瘤6例.在C T增强扫描中,淋巴结转移癌的强化程度与密度均明显高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与淋巴结肿瘤类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肿块患者,通常为淋巴结病变,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在对该病诊断中存在较大的难度,采用CT影像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精神状态的作用探讨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方案影响胃溃疡患者精神状态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名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个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精神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个性组的HAMA和HAMD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讨论:个性化护理方案改善胃溃疡患者的精神状态效果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的防治中起的重要作用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患者和公民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预防肺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染,因此,做好肺结核的防治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下面就来简单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的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任仕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COPD患者吸入剂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

    目的:对COPD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是否能够提高吸入剂使用依从性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5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组圈、组织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对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实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具体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品管圈成员的各项活动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评分前后对比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同时,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完善的品管圈活动措施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

    作者:王文毓;张月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60例突发性耳聋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析60例突发性耳聋的护理体会.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护理,患者恢复听力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金浩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的意义观察

    目的:分析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5-2017.5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溃疡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和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的溃疡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出血消失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加上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实用性.

    作者:董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和外敷神阙穴中医护理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8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出院时间及胃肠胀气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在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在有统计学差异指标间的分布:鸣音恢复时间(t=2.655)>腹胀评分(t=2.611)>首次排气时间(t=2.401)>首次排便时间(t=2.254).结论: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的中医护理有助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恢复.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的中医护理在各指标间差异程度为: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作者:孙海青;李海艳;王莉;赵林林;杨静;葛婷婷;许曼;吴路路;吴云;王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和药理解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和药理解析.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38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双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78.9%,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存在有少量的胃肠道反应,包含有食欲不振、呕吐等,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双倍剂量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兰英;金振亮;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科门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08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35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张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诊的慢性咽炎患者中选取84例,84例患者明确诊断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护理干预结束后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效果满意率和6月内复发率分别为(90.48% 和100%)、(80.95% 和95.24%)和(21.43% 和4.76%),组间差异比较(P均<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慢性咽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文玉;叶忻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生态干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

    目的:为了探讨临床上微生态干预对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治疗产生的疗效,为新生儿黄疸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40名足月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于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之后接受基本的黄疸治疗,其中实验组的患儿额外口服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一天1到2次,每次一袋,直至黄疸消退.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患儿经皮测得知胆红素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患儿的皮测胆红素峰值普遍比对照组要低,同时,肉眼可见的黄疸的数量、胎便排出率、黄疸患病时间也均比对照组要少,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除了常规的黄疸治疗之外,服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异常升,加快黄疸的治疗速度.

    作者:刘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接受诊治的20例重症颅脑损伤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分析诱发颅脑损伤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康复情况.结果:病情恢复良好11例,占55%;病情恢复一般4例,占20%;死亡5例,占25﹪;总有效率为75%.结论:诱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气道堵塞以及误吸,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减少了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使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气理畅通,有利于患者创伤部位的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作者:晁志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当前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饮用水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地下深井水品质良好性,需要水质检测机构注重其科学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基于此,本文就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展开论述.

    作者:侯清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1~2016年某院消化系统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2016年消化系统药品的使用情况,为消化系统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构成比、排名、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参数对2011年-2016年医院消化系统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6年,医院消化系统用药总金额分别是1250.62万元、1736.99万元、2077.95万元、2416.59万元、2784.99万元和2829.14万元,各自占所有药品销售金额比例分别是的9.12% 、9.36% 、9.39% 、9.37% 、9.34% 和9.32%;消化系统药品亚类中,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连续6年销售金额第一;从2012年开始,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包括5个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4个保肝药.5个PPIs和保肝药复方甘草酸苷的DDDs排名始终居于前列.从2011年开始到2016年,前5位所有药品的DDC均呈下降趋势.结论:2011-2016年,我院消化系统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稳定,无异常,而前5位药品DDC出现下降.消化类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其它研究结果相同,PPIs和保肝药品为使用广的消化系统药品.

    作者:汤清;罗小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专项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专项护理和常规护理,每组63例患者.结果:自我管理行为方面,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自主测量血压、遵医嘱用药、坚持运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方面,观察组护理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将专项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老人的自我管理行为,保证睡眠质量,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涂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缓解效果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缓解时间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升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蔡永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产儿暂时性甲壮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患儿存在甲状腺功能衰退,对照组50例患儿不存在甲状腺功能衰退,将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红细胞增多症情况明显高于度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儿呼吸窘迫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不仅会造成早产儿红细胞增多、喂养困难,还会出现排便不规律的可能性.

    作者:闫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老年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在我院就诊的50名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再选取50名体检结果正常健康的50名普通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实验组的50名患者采用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L T-4,优甲乐)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对药量进行调整,在持续治疗四个月之后,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采集.结果:①在进行治疗前实验组的LDL和TC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1,在进行替代治疗之后LDL和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②在进行治疗前实验组的FT4、FT3水平相较对照组相对较低,而TSH水平却明显较高,P<0.01.在进行替代治疗之后FT4、FT3明显升高,TSH明显减低,P<0.01.③ 这50名患者中有36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食欲减退、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在进过替代治疗之后36例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到达88%.④ 治疗前后的MMSE和MoCA量表的差异明显,治疗后平均值有所升高.结论:对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使FT4、FT3、LDL、TSH、TC水平恢复到接近到正常水平,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其他临床症状.

    作者:吕文召;刘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抑郁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害心理健康.CHD患者极易出现情绪障碍,特别是抑郁,这种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增加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

    作者:成守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散注意力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可以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输入近机体的血液循环中,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分散注意力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和研究意义,以期为提高静脉输液的治疗做出参考.

    作者:韦海清;滕海英;曾媛;欧海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