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孙海青;李海艳;王莉;赵林林;杨静;葛婷婷;许曼;吴路路;吴云;王永

关键词:中医护理, 腹部术后, 胃肠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和外敷神阙穴中医护理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8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出院时间及胃肠胀气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在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在有统计学差异指标间的分布:鸣音恢复时间(t=2.655)>腹胀评分(t=2.611)>首次排气时间(t=2.401)>首次排便时间(t=2.254).结论: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的中医护理有助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恢复.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和外敷神阙穴的中医护理在各指标间差异程度为: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腹胀(3.18±1.06d)、腹痛消失时间(3.16±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文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自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4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72例,对照组71例,观察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于急性胃穿孔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单纯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负面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作者:王小雄;姚健魁;王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孕康口服液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黄体酮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并比较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薛美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经鼻内镜治疗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经过治疗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76%,效果良好,且术后VAS评分以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鼻息肉、病程、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患者依从性是影响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通过提高患者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蒲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联合 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分析

    目的: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糖尿病足),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5例,分别采用前列地尔(对照组)以及前列地尔+α-硫辛酸注射液(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前列地尔+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前列地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国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于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临床治疗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于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临床治疗中的方法与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35例,根据有无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均合并感染,术前予以抗生素等对症处理,待降钙素原降到0.5mmol/L以下再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18例,均未合并感染,完善术前准备,予以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58.75±7.14)min、术中出血量为(80.19±7.3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45±1.07)d,与对照组相比较,t分别为0.584、0.256、0.813,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中,仅发生1例发热、1例肾通道疼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碎石清除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16.67% 、94.44% 相比较,X2为0.005、0.472,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完善常规检测、降钙素原检测,对提升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峰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眼科中的遇到的各种类型白内障病例,分析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吸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其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在我院内部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4例眼科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科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对比三组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 、93.75% 、90.91%.由此可见,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 、9.38% 、以及9.09%..由此可见,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患者的并发生均集中在眼部感染、短暂性高眼压、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积血、以及晶体皮质残留.结论:在治疗眼科白内障过程中,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吸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兰宏政;王军;廖永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加上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需有创通气率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丁井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注射液与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纳入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采取泮托拉唑钠与氯吡格雷片,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48% 较对照组76.19% 高(P<0.05);治疗前患者前列腺素E2水平无差别(P>0.05),治疗3日、5日以及7日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钠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更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前列腺素E2水平,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为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外周循环缺血缺氧.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作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前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后,我院院内感染率从1.15% 下降到0.2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感染类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表层切口感染以及深部切口感染等.结论: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强化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有助于控制院内感染,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针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按照正常护理经验进行护理,第二个小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第一个小组中患者的血糖抑制率相对于第二个小组明显低,而且,第二个小组中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了解高于第一个小组.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深入了解.

    作者:翁昌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4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腹腔镜子宫剔除术;B组经腹子宫剔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胎盘附着前臂2例,后壁3例,B组前臂14例,后壁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妊娠及术后流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例患者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2例,B组8例,没有出现盆腔粘连,轻度有9例,重度有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是安全,对妊娠过程出现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小,差异性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亚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颈部肿块患者的CT影像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颈部肿块患者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颈部肿块患者,对其进行CT诊断,对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下分析,以便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结果:32例颈部肿块患者中,C T检测为甲状腺肿瘤11例,淋巴结转移癌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9例,淋巴瘤6例.在C T增强扫描中,淋巴结转移癌的强化程度与密度均明显高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与淋巴结肿瘤类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肿块患者,通常为淋巴结病变,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在对该病诊断中存在较大的难度,采用CT影像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高COPD患者吸入剂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

    目的:对COPD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是否能够提高吸入剂使用依从性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5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组圈、组织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对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实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具体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品管圈成员的各项活动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评分前后对比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同时,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完善的品管圈活动措施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

    作者:王文毓;张月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多发伤急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急救护理管理流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后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例(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例(83.33%),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将急救护理流程运用在多发伤急救护理管理中,其护理效果显著,还能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蔡小妹;管菜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注药治疗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某医院接受过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人当中,筛选63人(90耳),注意这些病人除了分泌性中耳炎之外没有其他病情的差异,然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各组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单纯的鼓膜穿刺抽液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通过两组患者的各种频率听阈水平、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1% 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4.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它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相较鼓膜穿刺抽液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疗效更好,因此针对这种患者应该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谭关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肾化瘀法在中医脑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法在中医脑病中的运用效果,促进我医院中医脑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中医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瘀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1%,观察组在中医脑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补肾化瘀法在中医脑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中医原理的科学运用,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冯大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麻醉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应倾向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干预.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