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目的:探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主要原因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方案,为往后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脊液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于神经外科实行手术后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186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收集和整理脑脊液标本,探讨术后患者病原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380例患者实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受到脑脊液病原菌感染的达到186例,感染率为48.95%,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8.06%,P<0.05.结论:脑脊液原病菌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易感染的隐球菌,而年龄大于见60岁和脑室外引流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和脑脊液外漏等是临床常见的引发感染主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曾奋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注药治疗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某医院接受过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人当中,筛选63人(90耳),注意这些病人除了分泌性中耳炎之外没有其他病情的差异,然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各组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单纯的鼓膜穿刺抽液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通过两组患者的各种频率听阈水平、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1% 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4.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它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相较鼓膜穿刺抽液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疗效更好,因此针对这种患者应该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谭关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是否采取肠内营养方案护理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误吸,发生率率差异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研究对象:选取44例在本院检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为实验组,同时再选取同一时期44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肌标志物水平检测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观察其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且急性心肌梗死的RDW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肌酸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后,其RDW、心肌肌钙蛋白明显升高,显示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莺燕;李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开江县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追溯感染来源及传播方式,为预防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集外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2017年2月6日发病,3月7日诊断为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3月8日凌晨死亡,8日16:00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例.经过积极科学的处置,疫情得到了控制,全县无后续病例报告.结论:此起疫情为我县首起H7N9禽流感疫情,感染途径为家禽暴露.及时发现疫情、加强源头管控、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效途径.
作者:袁小明;卢有见;丁敏;曾令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23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170-200g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芍口服液低剂量组、参芍口服液中剂量组、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饲养,其余组别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制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SD)模型,饲养12周后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大鼠继续给予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ml/d蒸馏水灌胃,参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ml/d,6ml/d,8m1/d灌胃给药,辛伐他汀组给予5mg/kg/d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后处死,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清IL-1β、IL-23的差别.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采用参芍口服液给药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而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可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量.
作者:吴群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慢性活动性EB感染等,且具有进展快、发病急的特点.与此同时,对患者会造成血液系统、肝功能及多器官的损伤,具有预后差,患者死亡率高的弊端,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在新的研究中发现更多疾病均与EB病毒感染相关,因此,做好预防,加强防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善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胸部外伤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03月份-2017年03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90例,全部患者都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根据手术开始的时间分成急诊组、早期组以及晚期组,分别为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组患者引流管的置管时间与早期组、晚期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早期组、晚期组小,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胸部外伤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尤其急诊治疗的引流管置管时间比较短,值得应用.
作者:佘科霖;李飞鸿;姚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龙花汤对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龙花汤,两组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均连续治疗7d为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期间加用龙花汤有利于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获得更优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世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害心理健康.CHD患者极易出现情绪障碍,特别是抑郁,这种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增加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
作者:成守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患沟通要以诚信、尊重、同情和有耐心为根本,注意倾听,掌握患者病情,留意沟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多种方式并举,用心去体会患者的需求,用真诚去感染对方,用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用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在医患交流中化解矛盾.
作者:龙宗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伤口感染的产生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与愈合情况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降低伤口感染率,优化伤口愈合情况,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郭宏玮;闫作丽;周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及QTd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T水平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李宗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性术的前列腺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例)与观察组(n=1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可使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病人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例因小肠大部切除术病人发生肠梗阻期间的心理护理,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四个心理阶段,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过程,予以适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勇于战胜疾病,主动配合医疗护理治疗,缩短了治疗期.结论:经采取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常规治疗和对患者积极有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使良好的情绪和治疗的配合,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加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申梅利;任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分别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以及对照组,以上患者均采用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不同麻醉剂的效果,记录患者的术后发病率.结果:氯胺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三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氯胺酮组的术后发病情况也明显优于其他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以及优化术后发病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金圈;刘森;卜少卿;张凤岩;郑亚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行负压吸引流产,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临床治疗早期妊娠具有很好的疗效,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学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的患者中选取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血清炎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1L-6/1L-8/1L-10/IN F-a水平,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同时保证无菌操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较对照组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优于其他单独用药,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金桥;杨春妍;许丽明;刘永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健康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站中在半年内接纳的2156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在这2156位献血者中,有743位为血头献血,1413位为无偿献血,对所有献血者进行健康咨询和相关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淘汰率为28.7%,血头献血的淘汰率为35.3%;如果根据献血次数来看的话,首次献血的淘汰率为34.2%,再次或多次献血的淘汰率为21.5%.结论: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不但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确保受血者的安全,提升了血液的质量.
作者:陈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MIE咳痰机排痰的护理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68例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在排痰护理中应用MIE咳痰机,对比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排痰效果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排痰效果远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MIE咳痰机应用于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中效果良好,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可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作者:曹庆辉;浮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