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英;江懋连;柏隆书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检测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30例(研究组),2016年2月~2017年1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人员的HbAlc、FPG、TCH、TG、HDL-C和LDL-C指标情况予以检测,并比较组间实验人员的上述指标数据.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bAlc、FPG、TCH、TG、HDL-C和LDL-C指标数据均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且除去研究组的HDL-C数据较低之外,其余数据都相对更高,P值均小于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和FPG、血脂指标都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HbAlc水平予以良好控制,以便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范宏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和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理类型间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时,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确保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普胸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探讨SIR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手术后的普通患者127例,根据有无SIRS,分为SIRS组(85例),非SIRS组(42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PLT、CRP、血糖、心肌酶及肝肾功等实验室指标.结果:SIRS与CRP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结论 PLT、CRP与SIRS密切相关,SIRS越严重的患者PLT水平越低,CRP水平越高,PLT、CRP可能会成为预测SIRS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对于判断SIRS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强;张庆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阿奇霉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例数合计为7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区组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各36例,对比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速度.结果: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治疗后,其咳嗽、啰音、喘憋的改善天数较短,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使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再联合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段葱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治疗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治疗妊娠糖尿病16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较低(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控制治疗,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估自由体位对提高自然分娩与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69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产妇常规分娩方式、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用于初产妇,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价值加高.
作者:李开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PPH结合悬吊术在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的所有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3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这35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结合悬吊术进行治疗,分析和总结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这3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100%,在术后1-3d内患者的肛门部坠胀感、便意感消失,患者的肛门疼痛显著减轻,在术后1-5d内疼痛消失,在术后2-3周后,患者的水肿消失、创面愈合.结论:采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疼痛消失、水肿消失和创面愈合的时间,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银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以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外侧组和前外侧组,每组44例,分别采用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外侧组优良率为93.18%,明显高于前外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外侧入路比较,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为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外周循环缺血缺氧.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临床上微生态干预对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治疗产生的疗效,为新生儿黄疸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40名足月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于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之后接受基本的黄疸治疗,其中实验组的患儿额外口服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一天1到2次,每次一袋,直至黄疸消退.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患儿经皮测得知胆红素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患儿的皮测胆红素峰值普遍比对照组要低,同时,肉眼可见的黄疸的数量、胎便排出率、黄疸患病时间也均比对照组要少,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除了常规的黄疸治疗之外,服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异常升,加快黄疸的治疗速度.
作者:刘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健康老人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临床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干预前后因子分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需引起家属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早期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病情全面康复.
作者:陈朋月;袁大伟;李岗;徐燕;金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加味真武汤联合西药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病患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加味真武汤联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病患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80.77%(42/52),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患的53.85%(28/52),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4±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1)分,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病患进行加味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患的心功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在2016年1月 ~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随机选取50例病患,对其进行10项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的急诊生化项目的检测,给予收集的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结果:10个项目中,病患的血清和血浆中存在的钙离子(Ca2+)、氯离子(Cl-)、镁离子(Mg2+)、肌酐(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血浆中钠离子(Na+)[(134.9±3.0)mmol/L VS(139.4±3.1)mmol/L]、钾离子(K+)[(3.91±0.37)mmol/L VS(3.62±0.29)mmol/L]、葡萄糖(Glu)[(4.69±1.58)mmol/L VS(5.40±1.39)mmol/L]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讨论:肝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测得10个项目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急诊中,其高效率的分离速度非常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分别在血浆中和血清中存在的K+浓度具有恒定的浓度差,大约是0.2276mmol/L.
作者: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掌侧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均采取掌侧接骨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X线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骨折都已愈合,关节面平整.没有发现腕部出现明显畸形以及肌腱断裂、正中刺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掌侧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固定骨折块,促进愈合,同时相关并发症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依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二维灰阶+CDFI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12月,纳入57例乳腺疾病患者,均予以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灰阶+CDFI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对比,评价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98.41% 、87.30%,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的87.30% 、75.00%,(P<0.05),诊断特异性为100.00%,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疾病准确性、敏感性高于二维灰阶+CDFI超声,应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米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结核(CTBL)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超声科2016年5月-2017年7月接收治疗的浅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抽取61例,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彩超提示52例为浅表性CTBL与病理结果提示55例相比,超声诊断CTBL的准确率高达94.5%,且52例患者中有55.8% 累及双侧、34.6% 累及单侧、9.6% 为融合者.结论:对浅表CTBL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较高,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夏从乐;袁婷;陈琳;孟茹;陈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室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干预组(人性化整体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护理效果与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心率、血压、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入室40min以后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优化护患关系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卢红红;徐蕾;郭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Resosolv溶塑液与T F镍钛锉联合应用于治疗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60颗进行过塑化治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2例30颗)和对照组(18例30颗).对照组使用Resosolv溶塑液与C形先锋锉治疗,观察组使用Resosolv溶塑液与TF镍钛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根管再通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sosolv溶塑液与T F镍钛锉联合应用于治疗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患者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4.56±5.61)分、(39.45±4.59)分,对照组为(41.34±4.46)分、(46.53±4.4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自尊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姑息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敬;胡冬梅;陈学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