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涛;代坤
目的:探究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IUA)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12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划分为参照组、实验组 ,各62例 ,参照组给予常规的防治措施 ,实验组给予临床综合防治措施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3% (3/62)明显低于参照组14.52% (9/62) ,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实验组的月经复潮的天数(26.84 ± 0.45)d明显短于参照组(37.98 ± 0.62)d(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天数(2.93 ± 0.34)d明显短于参照组(7.24 ± 0.24)d(P<0.05).结论:从术前、术中等各个阶段综合防治宫腔粘连 ,效果确切 ,可明显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福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7月接收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参照患者本身的症状进行分期手术组20例和1期手术治疗组25例.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及费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实行1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还节省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时间.
作者:段澎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T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42乳腺导管内孤立/多发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X线、超声检查及 AURORA 乳腺专用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 ,评价其病灶的形态学(包括病灶大小、形状、部位、边缘、多形性及与导管的关系)、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及其他相关的特征 ,并与X线、超声检查相对照.结果:42例病人孤立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 ,多发导管乳头状瘤15例.MRI共检出38个病灶 ,其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MRI为阴性 ,2例双侧多发导管乳头状瘤MRI检出双侧病灶.其MRI形态学表现多见是沿导管分布多发小结节样或环形强化(42.5% ) ,其次为乳晕后区孤立或多发结节样强化(20.6% )及乳晕后方导管样、线状、分支样强化(11.3% ) ,伴或不伴导管扩张 ,MRI增强信号 -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4例)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 M R I征象(9.5% ) ,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结论:乳腺专用 M R I检查对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定位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珊珊;李伶娟;阮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特点的研究以及各个特性之间的关联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体现 ,为肺栓塞的治疗寻找对策.方法:对20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了解到 ,肺栓塞的患者年龄多为40岁到60岁这个范围内 ,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分别是心血管疾病以及静脉血管疾病.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 ,一旦有呼吸系统方面的情况出现时就要注意肺栓塞形成的可能 ,要根据当时的状况来做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作者:吴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离子敷料在脊柱结核术后不愈合伤口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脊柱结核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4例.常规消毒清洁伤口 ,观察组伤口用银离子敷料换药 ,对照组伤口用10% 高渗盐水纱布换药 ,观察两组伤口细菌培养、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后细菌培养检出率明显降低 ;伤口愈合天数缩短 ;两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离子敷料治疗脊柱结核术后不愈合伤口 ,能有效控制和杀灭结核细菌 ,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陈琳;张双;吴文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3 -2014年绝经后来院进行取环术的110例妇女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其中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 ,5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情况及取环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软化率为94.5% 高于对照组的76.4%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为96.36% 高于对照组的78.18% ,研究组取环顺利率为85.45% 高于对照组的52.73% ,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对绝经后进行取环术的妇女患者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 ,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了患者取环术中的疼痛程度 ,而且还可以提升取环顺利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尹荣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2015年6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128例150个椎体 ,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其中125例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 ,3例疼痛明显减轻 ,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术后X线片提示伤椎内骨水泥填充部位满意 ,无椎管内占位及渗漏.随访观察疼痛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 ,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熊福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99例 ,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7例)和综合护理组(52例) ,观察并比较以上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 ,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6.2% ;同时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白天功能以及总分等 PSQI评定结果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组间差异经t检验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汤李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痔疮手术前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9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患者45例 ,观察组采用优质痔疮手术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痔疮手术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痔疮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进行优质手术护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效果显著.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8名 ,再随机将这48名患者分成两组 ,每组24人 ,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7.5% ,死亡人数为 1 人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 ,死亡人数为2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 ,死亡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众多 ,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给予对应治疗 ,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在关节镜辅助下基于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其中经 Schatzker 分型 ,Ⅰ 型、Ⅱ 型、Ⅲ 型、Ⅳ 型患者分别为17例、14例、9例和6例 ,术中观察三维螺旋CT重建、分型、拍片、手术过程与方法 ,术后护理等 ,分析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给予46例患者5 -30个月的随访调查 ,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满意度.经lysholm评分统计发现 ,其中17例Ⅰ型患者优良率达到100% (17/17)、14例Ⅱ型患者优良率达到100% (14/14 )、9例Ⅲ型患者中1例基本可以 ,优良率达到88.9% (8/9 )、6例Ⅳ型患者中1例基本可以 ,1例较差 ,优良率达到66.7%(4/6).46例患者总优良率达到93.5% (43/46).此外 ,在随访过程中 ,无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外翻等畸形状况发生 ,经预后几个月恢复 ,患者状况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病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得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了解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 ,参考关于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资料 ,并做综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较低 ,约为十万分之一 ,针对不同的药物而言 ,其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存在着差异 ,其中主要的致病药物有血液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菌药物等.致病机制主要包括血小板破坏逐渐增加 ,同时生成减少并增加消耗 ,多见于免疫介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 ,要求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作者:黄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01 日至2015年7月01日期间148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组孕妇74例.对照组孕妇使用常规护理服务 ,观察组孕妇则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孕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59.46% ,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 ,对照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孕妇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0.54% ,而观察组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59% ,观察组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可以有效的减轻治疗孕妇的痛苦 ,降低孕妇的焦虑程度 ,使孕妇积极的配合治疗 ,有效的提高痊愈的信心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护理方法 ,具有非常显著的使用效果.
作者:陈淑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胆道手术 T 管引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每组各患者45例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分析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胆道手术 T 管引流护理 ,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儿科肺炎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 ,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干预组进行优质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疾病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经对比 P<0.05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中 ,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有效改善患儿疾病的症状 ,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杨彩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药物性肾损害患者25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25例患者中 ,药物性肾损害发生原因分别为:抗生素类7例、非甾体类消炎药6例、造影剂类4例、免疫抑制剂2例、利尿剂和抗肿瘤类及中草药各2例 ;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和血液透析治疗后 ,有22例痊愈、3例好转.结论: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 ,掌握不同药物性肾损害临床特征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 ,是药物性肾损害诊断和对症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聂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病患66例 ,依照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与青年组 ,每组均为33例.与此同时 ,选取同期收治的未患尿毒症病患33例 ,将其作为对照组.对3组病例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老年组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速度要明显低于青年组与对照组 ,且其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值与中青年病患及未患尿毒症病患相比明显较低 ,在经透析治疗后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杨立军;李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心源性水肿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 ( P<0.05 ).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 ( P<0.05 ).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源性水肿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概率 ,改善护理质量与护患关系 ,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殷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近年来 ,有关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 ,提醒人们使用中药时应多关注中药的不良反应 ,简单的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雷伟龙;祝欣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间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名/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目标管理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目标管理法进行分组护理 ,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