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茜
目的 了解该地区莱姆病传播媒介蜱地理分布及其病原菌携带情况与人群、动物莱姆病感染率. 方法应用BSK、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DFA)进行病原体培养、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进行人群、动物lgG抗体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分离到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鉴定.应用rrf(23s)间隔区扩增的限制型内切酶,对培养出的流行菌株进行致病性基因分型. 结果媒介蜱带菌率为39.22%(551/1405)、人群平均感染率为6.99%(70/1 002)、四种动物感染率为27.15%(177/652).基因分型至少存在2种基因型B.garinii和B.afzelii. 结论延边、吉林地区存在莱姆病疫原地,人群、动物感染率较高.
作者:王春生;万康林;杨修军;张国芳;刘福才;施德文;董成;王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蛇毒小分子多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变化的影响. 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五步蛇毒中提取一种小分子多肽,制造大鼠MCAO模型,静脉注射蛇毒小分子多肽后,观察TNF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五步蛇毒中提取到一种小分子多肽,分子量约为7200.此种小分子多肽能改善大鼠因缺血所致神经行为功能缺失,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增强;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TNF含量显著升高,蛇毒小分子多肽处理组大鼠大脑皮质TNF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但仍较假手术组升高. 结论蛇毒小分子多肽可能通过抑制TNF的表达,降低脑组织中TNF含量,减轻脑损伤程度,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作者:孔质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营养门诊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的作用. 方法 85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在营养门诊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观察饮食治疗后血糖指标和妊娠结局. 结果饮食治疗一周后,餐后2 h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5,P<0.01);至分娩前,单纯饮食治疗73例(86%)、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12例(14%),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71、10.314,P<0.01),无酮症、妊娠期高血压征、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巨大儿发生. 结论营养门诊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葛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8年南县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资料. 方法收集南县2008年内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2008年南县居民死亡率为5.81‰,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32‰),第二位是恶性肿瘤(1.52‰),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0.44‰),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0,36‰)与消化系统疾病(0.23‰).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均以肺癌为高. 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南县居民重要的死因.建议开展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建立医院门诊病例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李湘;连友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户盐碘含量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每年以县为单位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来抽样,按照地域因素分层,采用横断面分析和队列研究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结果湖南省居民户食盐碘含量呈历年降低趋势.邻省交界县(市、区)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县(市、区)食盐碘含量低于其他内陆县(市、区). 结论碘盐生产企业的加碘浓度下降是造成居民户盐碘含量下降的直接原因,邻省交界地区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存在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
作者:唐阳;王仁禹;郭先驰;李正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方法人血清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加入正十七酸内标,经硫酸/甲醇甲酯化,正己烷萃取浓缩,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 结果 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1.1 μg/ml,20、100、300 μg/ml三个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7%~98.1%之间,RSD 1.9%~4.1%之间.结论 本法适掰于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测定.
作者:邹晓春;徐小作;李行方;李红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辅酶Q10片对小鼠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从小鼠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水平、肝糖原含量和血乳酸变化四方面观察辅酶Q10片对小鼠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影响. 结果辅酶Q10片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小鼠肝糖原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水平及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结论 辅酶Q10片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辅酶Q10参与氧化磷酸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金铭;蒋东升;徐颖;刘长青;呼亚伟;张俊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地区8省42个项目县儿童患腹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运用多水平模型对该地区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调查地区2岁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9.3%.腹泻两周治疗率为84.7%,治疗地点以村个体医生(31.6%)和乡卫生院(24.8%)为主.多元分析发现母亲接受产前检查,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配备高压消毒锅和口服补液盐可以促进儿童患腹泻两周治疗率的提高.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将残差分解到各个层次上,使结果更加精确.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比较,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比较保守. 结论母亲提高妇幼保健意识,乡村卫生服务系统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可以促进母亲及儿童对医疗服务的利用.
作者:沈洁;安琳;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的需要,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通过半结构访谈方法深入了解授课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反馈,并分析了该方法实施时的注意事项.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流行病学的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疾病控制实践相联系.
作者:关鹏;尹智华;李雪莲;宋维军;蔡原;周宝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高血压伴MS、单纯高血压、健康人群各5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FFA、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等指标. 结果①MS高血压病组的血清FF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FFA与SI呈负相关(r=-0.785,P<0.05),与BMI、WH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r=0.801、0.856、0.872,P<0.05). 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高血清FFA与胰岛素抵抗片存,并有可能是引起高血压伴MS患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
作者:艾新忠;余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高中学生的血生化水平. 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中山市四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血生化水平检测、分析. 结果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TC和LDL-C的异常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LDL-C水平城区显著高于镇区(P<0.01);女生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男生(P<0.01);男生的贫血率显著低于女生(P<0.05),镇区学生的贫血率显著低于城区学生(P<0.05);血红蛋白(Hb)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LDL-C和T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心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HDL-C呈止相关关系(P<0.05). 结论加强对女生和城区学生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降低贫血的发生以及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
作者:梁建平;郭艳;何伦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根据该部医院住院病例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描述该次暴发的一般情况,研究发病经过,分析暴发原因,对相关指标进行频数比较以及多元线性同归分析. 结果军人与非军人各发病日期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军人患者的临床表现要重于非军人患者,两类患者接触史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淀粉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接种疫苗的比率很低;以血清淀粉酶数据分级作为应变量,进行一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自变量对模型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这是一起由地方病例传人部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引起此次流行的原因之一是人群免疫水平较低;用血清淀粉酶作为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的指示指标是不合适的,而且也没有早期发现患者以阻断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潘朝阳;杨国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同一群体的老年人死因构成、死因顺位以及生前B超、心电图改变. 方法收集某军队干部休养所(干休所)463人中在1992-2009年5月间已经死亡的103例患者的死亡病因与生前的B超、心电图等资料与某市立医院老干科2005-2009年58例死亡病例资料对照比较,进行同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03例死亡病因前四位依次是恶性肿瘤(36.89%)、心血管病(26.21%)、脑血管病(21.36%)、除肺癌外其它呼吸系统病(以下简称其它肺病占8.74%).对照组病例前四位死因顺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其它肺病和脑血管病.如果将本组按时段前(1992-1999年)、后(2000-2009年)分为A、B两组统计,发现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03例生前心电图异常占80.58%;腹部B超异常发现人数多的足肝(62.14%),其次是前列腺、胆囊、肾脏、脾脏,分别占48.96%、45.63%、34.95%和19.42%.按时段统计结果显示肝、脾及前列腺在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本组军队老干部的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共占本组死亡病例的93.20%,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死亡率居首位(占39.47%),消化系统肿瘤居第二位,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地方老干部低.
作者:王璐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癌基因(ras、bcl~2、cerbB-2、β-catenin、C-met)、抑癌基因(PTEN、P53、P16、RB)及DNA错配修复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阐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这些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旭;许淑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岳阳地区解脲脲原体(Uu)的耐药性,更合理选择抗生素. 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检测试剂盒和支原体固体培养堆进行Uu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 结果 Uu阳性率为26.3%,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依次为2.4%、76.3%、30.0%、2.4%、3.4%、11.1%、11.1%、2.4%和13.5%. 结论岳阳地区对于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首选药物是以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为主,开展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建湘;袁正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影响囚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4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接触情况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结果化疗药物暴露组护理人员的脱发、疲乏、月经不调等异常症状发生率、胎儿发育异常率和妊娠自然流产率高于非暴露组(P<0.05),以脱发和疲劳的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异常健康状况发生率与化疗药物的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呈正相关;化疗药物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对化疗约物认知情况及防护措施的采取等是导致脱发和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化疗药物可导致护理人员多种不适症状,并造成护理人员不良生殖结局.
作者:刘攀桂;邓暑芳;罗森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性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6例病例及864例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 结果曾吸烟、曾饮酒、认为毒品令人愉快是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50、3.566、1.189;赞成应教育青少年安全使用药物是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42. 结论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曾吸烟、曾饮酒、认为毒品令人愉快等因素有关.
作者:朱春燕;王家骥;李芳健;周志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腹腔化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84例,根据术后不同化疗途径分为静脉化疗组(IVC)和腹腔化疗组(IPC).两组化疗方案相同:紫彬醇+顺铂.均给予6~8个疗程化疗,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毒副反应、疗效和预后. 结果 IPC组和IVC组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IPC组为48.9%,IVC组为6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间:IPC组24个月,IVC组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中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IPC组为10.7%,IVC组为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化疗并不能提高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但能够延长其复发时间,临床应用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李新春;徐宣枝;周彦杰;王贝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草甘膦. 方法 6.4 mmol/L NaCO3和3.2 mmol/L NaHCO3为淋洗液,1.0 ml/min的流速,阴离子交换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 结果标准曲线在0.05~3.0 μg/ml范围内线件关系r为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14 μg/ml,精密度:六次测定草甘膦含量0.976 μg/ml的自配水样,其含量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38%和0.17%,加标回收率为98.0%~102.5%. 结论该方法省去了水样的预处理和衍生的麻烦,且方法简便、快捷、检测成本低,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水样中草甘膦含量的检测.
作者:宋耀英;李霞;唐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高频超声调查120例乳腺肿块,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120例乳腺肿块中,手术病理征实恶性肿块14例,良件肿块10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2%.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肖耀成;胡玉凤;李海霞;李朝阳;曹迎盈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