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护理干预的现状研究

马丽;陈桂武;王红;兰燕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患者, 护理干预, MRSA, 医院内感染, 住院时间, 经济负担, 多重耐药, 病人, 致死率, 致病菌, 原发病, 全球性, 发病率, 痛苦, 时延
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引起全球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目前医院正面临着MRSA的感染日益严重和多重耐药的挑战.由于MRSA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一方面MRSA感染给原发病的护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MRSA感染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同时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脑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脑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73例缺血惟脑血管病行全脑DSA检查的诊断情况及安全性,观察其脑动脉血管颅内、外血管有无狭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 结果 73例中发现66例有血管狭窄(90.4%),7例正常(9.6%),颅内段狭窄占35.6%,颅外段狭窄占54.8%;所有受调查者末发生明显的并发症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结论全脑DSA可以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熊峰;罗霄鹏;包正军;杨清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儿童患腹泻及其治疗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地区8省42个项目县儿童患腹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运用多水平模型对该地区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调查地区2岁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9.3%.腹泻两周治疗率为84.7%,治疗地点以村个体医生(31.6%)和乡卫生院(24.8%)为主.多元分析发现母亲接受产前检查,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配备高压消毒锅和口服补液盐可以促进儿童患腹泻两周治疗率的提高.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将残差分解到各个层次上,使结果更加精确.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比较,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比较保守. 结论母亲提高妇幼保健意识,乡村卫生服务系统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可以促进母亲及儿童对医疗服务的利用.

    作者:沈洁;安琳;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其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的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及原因. 结果分析患儿348例,术后48 h以内有97例出现各型心律失常(27.9%);手术前心胸比值≥0.6、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术后血氧分压≤60 mmHg、酸中毒、低心排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患儿年龄、VSD直径、手术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修复手术后的常见早期并发症,心功能差、体外循环和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低心排是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罗元芝;胡南;杨哲;刘勇;张晓桂;朱通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6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分析报告

    目的 分析2006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顶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方法按照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法,收集2005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 日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200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患.湖南省2006年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体现了医疗管理、服务可及性、流动人口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结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健康保健资源,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县级急救中心提高其综合救治能力,医疗保健环节加强横向沟通、纵向管理,足有效降低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必要措施.

    作者:张江霖;刘建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解放军某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根据该部医院住院病例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描述该次暴发的一般情况,研究发病经过,分析暴发原因,对相关指标进行频数比较以及多元线性同归分析. 结果军人与非军人各发病日期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军人患者的临床表现要重于非军人患者,两类患者接触史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淀粉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接种疫苗的比率很低;以血清淀粉酶数据分级作为应变量,进行一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自变量对模型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这是一起由地方病例传人部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引起此次流行的原因之一是人群免疫水平较低;用血清淀粉酶作为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的指示指标是不合适的,而且也没有早期发现患者以阻断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潘朝阳;杨国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邵阳市2008年0~4岁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邵阳市0~4岁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决策部门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方法将2008年所监测的全市0~4岁儿童死亡原因进行统汁分析. 结果0~4岁儿童死亡率为12.14‰,死亡原因前五位依次为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体重、肺炎. 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与儿童系统管理,加强基层培训,提高产科及儿科医生技术水平,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宣传,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是降低0~4岁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汉族人群ARCA1基因R219K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分析其与血脂及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中国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132名冠心病患者和157名对照者ABCA1基因R219K位点的多态性,并通过直接测序验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l(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血糖的水平.分析不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特点以及与血脂、CHD的相关性. 结果 ABCA1基斟R219K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位点存在RR、RK、KK三种基因型,发生频率分别为RR(35.3%)、RK(43.6%)、KK(21.1%);冠心病组KK基因型频率(17.4%)低于对照组(24.2%),KK基因型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RR型(P<0.05);R219K各基因型中KK基因型的冠脉病变程度低于RR、RK基因型(P<0.05). 结论汉族人群中存在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ABCA1基因R219K变异KK型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可能是冠心病患者的低危遗传标记;R219K各基因型中KK基因型的冠脉病变程度低于RR、RK基因型.

    作者:史文元;赵战芝;肖东梅;唐朝克;徐桂珍;杨永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DNA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前瞻性队列研究肝癌高发区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e系统及HBV D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2004年对广西隆安县2 544例30~55岁HBsAg携带者,进行四年的随访,监测PLC的发生.采集系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eAg、HBeAb,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血清HBV DNA.选其中发生肝癌的68例患者与68例非肝癌HBsAg携带者作对照,组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分析两组间各HBV标志物的阳性率. 结果血清HBeAg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76%、13.23%.HBeAb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41%、86.77%.两阳性率在PL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均<1,P>0.05);血清HBV DNA阳性率在PLC组(76.47%)明显高于对照组(51.47%)(OR=3.06,P=0.02). 结论血清HBV DNA阳性与肝癌的发生密切关联,可作为HBsAg携带者肝癌发生的风险指标.

    作者:陈钦艳;董柏;杨进业;黄坚;方孔雄;王学燕;方钟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的砷

    目的 建立一种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头发中砷的办法. 方法头发用硝酸、硫酸、高氯酸等混合酸消解,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及硼氢化钾,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结果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 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于发砷的测定.

    作者:张佳愉;余克平;许支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热点基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癌基因(ras、bcl~2、cerbB-2、β-catenin、C-met)、抑癌基因(PTEN、P53、P16、RB)及DNA错配修复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阐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这些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旭;许淑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病毒感染小鼠为模型,以无环鸟苷为阳性对照,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胸腺指数、脾指数,并无菌进行T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研究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可刺激小鼠免疫细胞的增多,增强免疫细胞清除病毒的功能. 结论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HSV-1和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海霞;陈廷;宋烨;李雷生;倪楠;聂尚丹;张孝侠;邵泽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影响囚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4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接触情况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结果化疗药物暴露组护理人员的脱发、疲乏、月经不调等异常症状发生率、胎儿发育异常率和妊娠自然流产率高于非暴露组(P<0.05),以脱发和疲劳的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异常健康状况发生率与化疗药物的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呈正相关;化疗药物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对化疗约物认知情况及防护措施的采取等是导致脱发和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化疗药物可导致护理人员多种不适症状,并造成护理人员不良生殖结局.

    作者:刘攀桂;邓暑芳;罗森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和ELISA法检测食品中呋喃唑酮

    目的 建立了用于检测食品中呋喃唑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方法HPLC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SPE(Alumina B)净化,Hypemil ODS C18(4.6×250 mm,5 μm)进行分离,紫外榆测器检测呋哺唑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采用ELISA榆测法和酶标渎数仪定量检测. 结果 HPLC法回收率9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吠哺唑酮的低检测限0.2 ng/kg.ELISA法呋喃唑酮含量在50~4 050 ng/kg之间之,精密度CV%为2%~5%,回收率为87.3%~107.5%,标准曲线r=-0.995~-0.999. 结论 HPLC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但是仪器没备投入高;ELISA法特异性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

    作者:汪莉;杨湘霞;霍雪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超声造影肝癌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行超声造影术肝癌患者的护理质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定;评估患者对超声造影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超声造影术中患者依从性与效果. 结果干预组SAS、HAMD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HAMD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超声造影和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超声造影检查成功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好地掌握超声造影检查和疾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在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能配合检查,取得良好的配合效果.

    作者:秦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5-2007年长沙市开福区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开福区妇女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开福区妇幼保健所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9 971人中患病人数6 182人,患病率62%,疾病前三位依次为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阴道炎.②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患病呈上升趋势,妇女病患病率随年龄上升有下降趋势.③农村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于城镇,城镇女职工乳腺疾病患病率高于农村.④城镇企事业女职工普查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妇女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须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增生防治,政府须加大财政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妇女病防治工作,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切实维护广大妇女健康.

    作者:易娟;陈媚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61例脱失原因调查

    目的 分析双峰县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原因,为进一步保证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1日-12月31日采用电话随访和家访对61例脱失患者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脱失主要原因与复吸、贩毒、盗窃及其他刑事案等被强戒、劳教或被公安机关打击,经济困难,自我戒毒,离开居住地,疾病或死亡等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原因有多个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曹絮英;戴凯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铜川市1994-2003年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铜川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的卫生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大肠菌群纸片法,按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抽检的5 061份餐饮具样品总合格率为71.67%,合格率低的为碗、盘、汤盆. 结论应加强餐饮业餐具消毒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餐饮具卫生消毒质量.

    作者:李悦玲;陈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探讨

    目的 了解湖南省省、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方法运用自制的人力资源调查表,对全省各级结防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湖南省市级和县级结防人员数分别为(4.6±1.3)人、(5.6±1.5)人,从工作年限来看,在结防岗位工作2年及以下占21.7%.高学历、高学位和高职称人员比例低,本科以上学历占13.4%,学士以上学历占7.8%,拥有高级职称的占3.4%.拥有公卫或临床执业医师执照的占66.7%.从各项工作岗位来看,人均岗位为1.5个,门诊医生、项目管理、实验室、放射或影像岗位参与的人多.主要岗位中,人均培训大于3次的有规划管理、项目管理和监测培训. 结论湖南省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需加大结防工作的财力投入、稳定和壮大结防人员队伍、增加培训以提高结防人员素质.

    作者:谭振;白丽琼;徐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9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9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48%.产后出血与胎次、胎儿体重、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有密切关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2次人流术及剖宫产史、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产程延长、急产. 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加强孕前孕期保健,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避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的处理和护理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和改善产妇预后,而合理的组织分工是抢救此类病人的关键.

    作者:段建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00名娱乐场所女性性行为特征与性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行为特征与性病流行病学规律. 方法对湖南株洲某县城关地区承认有商业性性行为的所有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 结果共调查、体检300名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主要来自宾馆、洗浴休闲中心、美容美发室、出租屋等处.平均年龄为(22±4.5)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3.7%.首次性交平均年龄为17.5岁,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工作平均年龄为20.2岁. 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文化程度底,服务场所的卫生条件差,性服务频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性病患病率高.应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娱乐场所大力推行安全套的使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阻止性病艾滋病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作者:易巧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