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彦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8型E2基因(HPV18-E2)疫苗的免疫效果及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 方法 选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即PBS组、pcDNA3.1(+)空质粒组、pcD-NA3.1(+)/E2组、pcDNA3.1(+)/IL-12组和pcDNA3.1(+)/E2+pcDNA3.1(+)/IL-12组,每组7只.小鼠肌肉注射DNA疫苗,200μg/次.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4次.于0、2、4、6周剪尾取血,第8周摘眼球放血.ELISA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4,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 结果免疫8周pcD-NA3.1(+)/E2及pcDNA3.1(+)/E2+pcDNA3.1(+)/IL-12疫苗组抗体IgG A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DNA3.1(+)/E2及pcDNA3.1(+)/E2+pcDNA3.1(+)/IL-12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DNA3.1(+)/E2+pcDNA3.1(+)/IL-12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与pcDNA3.1(+)/E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cDNA3.1(+)/E2+pcDNA3.1(+)/IL-12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小鼠能够有效的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且免疫效应比pcDNA3.1(+)/E2基因疫苗强.
作者:阳帆;张琴;朱翠明;陈苏芳;陈杰;万艳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IMT、hs-CRP的效果. 方法 将180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人.对干预组入组患者社区干预2年以上,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IMT、hs-CRP、空腹血糖、血脂、肥胖指数(BMI)、HbA1c,进行对比. 结果干预/对照2年后干预组患者IMT值及hs-CRP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对照后HOMA-IR值、TC比较(P均<0.05),干预组FPG与对照组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组数据干预/对照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通过社区的规范化综合性干预和管理可以减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程度.
作者:何红;张雪姣;林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GM(1,1)模型,预测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发病. 方法 利用2003-2008年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人性恶性疟发病数据,引入二阶弱化算子,建立GM(1,1)模型,进行精度及适用性检验,并做2009年发病预测.结果 GM(1,1)模型及其时间响应式分别为dx(1)/dt-0.048898x(1)=243.794282和{(X^)(1)(k)=5245.126717e0.048898(k-1)-4985.78505;k=1,2,…,n (X^)(k)=(X^)(1)(k)-(X^)(1)(k-1);k=1,2,…,n,(△-)=1.20%≈0.01,C=0.039<0.35,p=1>0.95,ε=0.989>0.90,-α=0.048898<0.3;2009年预测值为336. 结论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好;预测2009年我国非恶性疟流行省份输入性恶性疟呈3.07%的增长速度.
作者:夏志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离和鉴定布鲁氏菌,为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无菌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接种血培养瓶增菌,转种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应用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用PCR技术检测布鲁菌属特异基因、布鲁菌各型特异性基因. 结果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布鲁菌,经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布氏菌阳性血清、A因子和M因子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结论该病例为布鲁菌属羊种布鲁氏菌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作者:湛志飞;张红;黄一伟;夏昕;覃迪;陈子君;崔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危波;龙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心身疾病关注心理健康. 方法 采用案例来折射当前青少年心身疾病及心理健康的欠缺. 结果两例病例均是由情绪或精神引起的躯体疾病,如果及时采取心理辅导,可预防严重的后果. 结论青少年的心身疾病和心理健康应引起医学同行和社会的关注.
作者:田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白血病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的身心键康.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暴露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室内空气甲醛的来源,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关于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等方面综述如下,以探讨甲醛污染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饶俊;周纯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骨龄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为骨龄检测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评估中的应用提供了资料.
作者:郭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软胶囊对人体皮肤水份的改善情况. 方法 将自愿受试者按皮肤水份情况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胶原蛋白软胶囊或安慰剂40 d后,再次测试受试者皮肤水份. 结果试食组皮肤水份在试食后明显提高,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胶原蛋白软胶囊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也未观察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胶原蛋白软胶囊具有改善皮肤水份功能作用.
作者:张兆强;胡余明;尹进;陈炜林;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功能各项参数正常值,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 采集成都地区健康4~10岁儿童82例,通过潮气呼吸功能测定,确立成都地区4~10岁儿童肺功能各项参数正常值. 结果 4~10岁儿童到达潮气吸气峰流速时的时间为(0.51±0.16)s,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时间为(0.64±0.34)s;到达潮气吸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为(90.41±29.72)ml,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为(83.86±28.97)ml. 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4~10岁儿童检测肺功能的首选.
作者:何清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并通过实施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进一步验证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在台州市抽取四所小学,再从每校中抽取二年级各3个班级调查测量,获得的全部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受健康教育.一年后评价其肥胖治疗效果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肥胖儿童的肥胖状况明显好转,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改善. 结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是防治儿童肥胖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福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郴州市内社区的339名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了329名居民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总体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年龄、婚姻状况、在职状况和人均收入是影响社会支持的显著性因素. 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社区医护工作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性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刘志娟;邓暑芳;李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07年深圳市分离自生熟食品及餐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方法 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生化验证,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结果从食品及餐具涂抹拭子中分离的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棒酸表现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西丁7种药物均敏感;对红霉索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11.3%.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11.3%;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中介)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为2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绝大部分为MSSA,除青霉素类外耐药率较低;在红霉素耐药(中介)、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25%,开展D试验检测可给临床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作者:冼慧霞;阳帆;杨洪;张海龙;王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56例子宫肌瘤. 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总有效率达96.43%. 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不仅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佳非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贤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要幼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优越性. 方法 选择年龄2 d~3岁的ASAⅠ~Ⅱ级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102例,随机等分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Ⅱ组),比较2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术中静脉镇痛、镇静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呕吐概率. 结果Ⅰ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后安静;Ⅱ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痛,哭闹. 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适合婴幼儿腹部以下手术,其方法简单可行,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秀莲;万展眉;杨胜男;邹爱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 方法 对2000-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长沙县2000-2008年共报告麻疹293例,其中不到初免月龄和大年龄组病例的比例相对增加,<8月龄病例占0~1岁组病例的50%;≥18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42.66%.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4.86/10万,发病以成人为主,≥18岁病例数占常住人口总病例数的39.92%;而流动人口以小年龄段为主,<10岁病例数占流动人口总病例数的44.44%.散居儿童和学生病例分别占27.30%、32.42%.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26.96%,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累计占73.04%.麻疹发病高峰在3-6月. 结论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长沙县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强化免疫活动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作者:陈定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致腹泻肠道腺病毒F亚属的巢式PCR方法,了解引起肠道致腹泻感染中腺病毒的携带情况. 方法 根据腺病毒F亚属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通用引物扩增靶基因片段,扩增后片段长度为520 bp,另根据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以第一次PCR扩增后的产物为模板,再进行PCR扩增,片段长度为300 bp.通过ABI3130基因检测仪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腺病毒模板做10倍比系列稀释后进行巢式PCR检测,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鉴定. 结果肠道致腹泻肠道感染中通过巢式PCR扩增反应可检出腺病毒F亚属,通过基因序列测定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在敏感性检测中PCR检测肠道腺病毒模板的下限为2.08×10-4μg/ml.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快速、特异、敏感的肠道腺病毒PCR检测方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检测.
作者:张志华;王华洪;兰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未婚先孕人流女性主客观因素、身心健康影响及保健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提高未婚女性的性知识、人流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减少和避免未婚先孕人流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未婚女性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煜;罗家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知高干体检者七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 方法 采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93名高知高干体检者转氨酶、空腹血糖、血脂等七项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年龄增长上升,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随年龄增长下降,但性别间ALT、TG、TC三项指标随年龄变化规律不同,男性尿酸(UA)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35~岁年龄组中处于高水平. 结论高知高干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脂阳性率均高于20%,而35~岁年龄组的男性高知高干人群,多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和阳性率同其他年龄组相比处于高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陈勤;何建丽;徐茜;马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娱乐场所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某娱乐场所135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务层次人员心理状况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心理状况的因素. 结果调查对象SCL-90的总均分和9个因子得分均比国内常模高(P<0.001),不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务层次人员的心理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逐步多元回归发现SCL-90总均分与月收入、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相关. 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低下水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干预的人群为已婚、中高层的管理人员.
作者:何夏婷;范存欣;马绍斌;武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