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伟;王阳光;陆峰
1例因涂抹含汞化妆品所致亚急性汞中毒合并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病例,经过驱汞及营养神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职员.因双下肢肌肉抽动、酸痛伴头昏乏力20 d入院.患者于2007年5月5-17日使用某美白精华素42 d,每天晚上搽脸一次;2007年5月20日-6月5日使用该产品做四次美容护理.
作者:赖燕;李莉;陈枫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PTD-Lmp-3的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及鉴定.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43.1a-PTD-Lmp-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2+-NTA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crn blot鉴定目的 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ET43.1a-PTD-Lmp-3,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经IPTG诱导表达的总菌体蛋白在融合蛋白的相应位置PTD-LMP-3约为22 kD,可溶性分析发现融合蛋白主要以上清形式存在,纯化后得到了目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显示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PTD-Lmp-3的重组表达载体,使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败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了纯化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文杰;周跃;李长青;贺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榆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 MPP患儿外周血CD3+、CD4 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 T细胞较埘照组无显著差另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l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F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作者:安黎云;王缚鲲;陈晶;李玮;曾倩;郑运周;王宪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2007年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打工的安化籍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50.2%,其巾男性知晓率为53.2%,女性知晓率为41.4%,男女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结论 今后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吴建安;谌芬;赵亮;赵策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方法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深圳地区304例常见血清学模式与136例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常见与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C型和混合型B+C,以B型和C型为主.常见血清学模式之间和少见血清学模式之间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深圳地区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其次为混合型B+C.
作者:祝玲玲;朱平安;谭萍;侯周华;张松;梁汉章;樊春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同性恋(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男男同性恋中的同伴教育者组织联谊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21~30岁年龄者占65.6%;56.3%的人曾与女性有过性交;26.8%第一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在16~18岁,小13岁.73.4%的调查者在过玄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5.8%有过口交行为,68.8%有过肛交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4%.结论 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者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因此,需加强在该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以阻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张付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儿童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台州市城乡各抽取一所小学,再从中抽取2~3个班级调查测量,获得的全部肥儿童为病例组,与病例相同班级,体重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儿童肥胖发生与父母肥胖及文化程度有关,与儿童饮食习惯及睡眠时间、看电视时间、体育活动有关.结论 父母认知水平、儿童不良生活方式是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儿童肥胖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福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胸腔积液病例资料281份,分三组:结核组135份,恶性肿瘤组88份,其它病因组58份.将三组胸水ADA含量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结核性组ADA:(59.6±17.8)U/L,121人ADA>40 U/L;恶性肿瘤组ADA:(16.8±8.1)U/L,6人ADA>40 U/L;其它病因组ADA:(14.1±6.7)U/L,1人ADA>40 U/L.结核件胸水ADA含量明显高于后两组(P<0.01),其诊断结核敏感性89.6%(121/135),特异性94.5%(121/128).结论 胸腔积液ADA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锦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湘乡市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检出的支原体对抗生索耐受性变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对泌尿生殖道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早日治愈.方法 采集224名患者的生殖泌尿道拭子或尿液进行支原体培养,经分离鉴定为支原体患者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38份标本培养出支原体,阳性率61.6%,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例数为92例,阳性率为41.07%,人型支原感染例数为27例,阳性率为12.05%,解脲支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例数为19例,阳性率为8.5%,药敏结果表明甲砜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敏感度相对高于其它抗生素.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不孕不育症、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建议把此项试验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对于支原体阳性患者应按相应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刘浮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1-2006年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合格率情况的变化,为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对来源于湖南省各市州卫生监督机构2001-2006年各年卜报的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学校卫生经常性临督合格率为58.65%.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分项合格情况,教室人均而积、课桌椅、黑板、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环境噪音、厕所、生活饮用水、学校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的合格率分别为55.76%、41.89%、53.94%、54.31%、51.75%、51.99%、44.56%、59.38%、57.22%、49.39%.从2001-2006年,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照明、厕所、生活饮用水、学校传染病管理经常性监督合格率均是市高于县,中学高于小学;教室微小气候县高于市,小学高于中学;环境噪肯县高于市,中学高于小学;学校食品卫生市高于县,而中小学无差异.结论 尽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争取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学校卫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的卫生监督力度,使学校的卫生设施符合要求,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合格率才能大幅度提高.
作者:王革生;汪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输卵管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治疗也由传统手术治疗转为保守性治疗.我院自1998-2004年收治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应用甲氨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宇红;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锌离子依赖内肽酶家族,几乎在人类所有肿瘤中均表达增高,并且与肿瘤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高甲基化与人类肿瘤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然而促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却少有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中相关MMPs表达增高与DNA低甲基化有关.因此提出低甲基化可能是调节MMPs表达,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周静;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超重和肥胖儿童发生率及肥胖干预工作现状,找出干预中重点和难点,并在以后工作中加强.方法 用2005年12月体检资料对徐汇区29所一类托幼机构共5 501名儿童进行肥胖检出率调查,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托幼机构肥胖干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均已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肥胖干预工作.一类托幼机构2~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2.34%,肥胖检出率为8.22%,且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其中中重度肥胖占36%.结论 对肥胖儿童干预需采取群体干预的方式,并加强对家长工作的重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作者:朱国伟;王阳光;陆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近十年来,女性HIV感染率不断上升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一个明显趋势.杀微生物剂将成为女性能自主控制的预防HIV感染的新方法.全球正在研制的杀微生物剂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五大类,共包括60种以上杀微生物剂,其中18种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进入临床Ⅲ期试验的6种杀菌剂有望在2010年上市.
作者:王芸;蒋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凝血分析仪对PT、APTT和Fib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临床可接受性评估,为凝血因子测定的标准化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参考NCCLS文件,以法国Dgnostica Stago公司生产的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为比较系统(Y),其他检测系统(Sysmex CA7000/CA1500)为实验系统(X),检测病人新鲜血浆中PT、INR、APTT、Fib,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系统和比较系统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能.结果 PT、INR、APTT各榆测系统问相关系数均小于0.975,Fib的相关系数大于0.975,实验系统和比较系统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均在临床町接受范围内;除PT的榆测系统Y2和Fib的检测系统Y2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各系统检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町比性,可以同时应用于临床.
作者:邓兰平;陈锋;左和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3.4%的学生曾经发牛过性行为.男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高中生.性行为与吸烟、饮酒、自杀、吸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均有关联性(P<0.001).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托幼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03和2005年分别抽取东莞市五个镇区5所和4所村办幼儿园,每间幼儿园抽取大、中、小班各一个,被抽中班级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各调查对象进行乙肝免疫状况调查.结果 2003年和2005年,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61.22%和93.18%,HBsAg携带率分别为1.48%和0.51%,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2.34%和67.42%;在只完成3针基础免疫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57.22%和59.15%,而在有加强免疫史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明显升高,加强了一针的幼儿童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72%和76.31%,加强了二针或以上的托幼儿童抗体阳性率则分别达90.00%和92.86%;不同年份有相同免疫次数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抗-HBs阳性率有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东莞市托幼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2005年较2003年明显提高,HBsAg携带率已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两年的抗-HB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抗-HBs阳性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建议抗-HBs阴性的儿童应进行加强免疫.
作者:朱建琼;黄振宇;王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宜章县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以便采取科学防制措施,遏制疫情上升趋势.方法 收集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宜章县共发生狂犬病11例,死亡11例,死亡率100%,分布8个乡镇,占全县27个乡镇的29.6%.11例病人中以10岁以下儿童和50~60岁年龄组发病多,分别占病例36.4%和27.3%,其中男性7例(占64%),女性4例(36%);11例狂犬病有9例既未注射疫苗又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占82%;伤口未处理的有10例,占91%;注射过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的2例,均未全程注射完,其中1例进行了伤口处理,1例未进行伤口处理.结论 严格执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承恒;胡志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2-12月收治的8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护士通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健康教育,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用药等多个环节实施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均进行出院随访,2年进行疗效统计,采用X2检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2年死亡1例,治疗依从性人数为20人;实验组2年无死亡人数,治疗依从性35人,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知晓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采纳有益的控制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坚持遵医嘱服药、体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终达到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余远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过敏原特芹性lgE、IgG在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的意义,为食物变态反应件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食物过敏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食物特异性IgE、IgG.IgE检测283例,IgG检测120例.结果 食物特异性IgG阳性101例,阳性率84.2%.血清总IgE检测276例,阳性率97.5%;食物特异件IgE阳性90例,阳性率31.8%.特异性IgE检测中鱼过敏原特异性IgE的阳性率高,为12.0%.特异性IgG检测中蛋清/蛋黄UgG阳性率高,为55%,其次为蟹35%,牛奶29.2%.虾25%.IgG抗体检测儿童与成人对食物过敏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儿童以蛋清/蛋黄、牛奶为主,成人以蟹、虾为主.结论 鱼、甲壳类(蟹、虾):蛋清/蛋黄、牛奶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血清总IgE、食物特异性IgE、IgG抗体检测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比较可靠的筛查方法.
作者:罗良学;唐腊梅;唐发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