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中;刘富强;戴德芳;赵善彬;盘建春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由于分布广泛,受害人数众多和危害严重现已被列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环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重要的致病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Hetzel等的研究证明:碘缺乏的临床表现有一个连续性而又有差异的IDD谱带.我国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食盐加碘防治IDD是国际公认经济、有效也容易实现的措施.
作者:周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反复使用某品牌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经口染毒,对其进行亚急性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小鼠LD50均大于5 000 mg/kg.结论 该品牌消毒液对皮肤粘膜不造成损害,属实际无毒物质.
作者:张卓然;王凤鸣;李慧;唐慧;周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三阶梯技术[液基超薄片细胞电脑扫描系统(TCT)-阴道镜-病理组织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3月-2007年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295例患者采用TCT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 意义不明不典型腺上皮(AGCUS)以上病变,所有ASCUS及AGCUS以上病变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阳性诊断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上病变.结果 在宫颈光滑和宫颈糜烂两者中TCT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x2=2.98,P>0.05).2 295例患者TCT检查阳性者459例,阳性率20%,全部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ASCUS及AGCUS 423例,炎症245例(57.91%),CIN 1120例(28.36%),CIN Ⅱ和CINⅢ57例(13.5%),鳞癌1例(0.2%),阳性符合率42.08%(178/42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病理组织学阳性符合率均为53%.结论 TCT为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可选方法,与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的相关性,TCT与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官颈病变检出的准确率.
作者:魏宝丽;王志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不同BMI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74名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各组再按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控制每日膳食摄入量及食用油摄入量(25~30 g/人/d),规定运动方式,实验周期为8周.分别于实验开始前和8周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人体成分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肪量、腰围、臀围等)、腹部CT扫描(腹部脂肪总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结果 获得男性有效数据67例,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34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33例,两组BMl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两组膳食摄入量及体力活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前两组间体成分测量指标、腹部CT扫描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体型超蕈人群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体重、腰围、肩胛下皮褶厚度、体脂肪重、腹部脂肪总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显著降低,且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长链组.结论 在合理膳食条件下,使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减轻男性超重高甘油j酯血症患者的体重、体脂肪、皮下脂肪,而对体型正常和肥胖者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永;刘英华;王觐;郑子新;张月红;张荣欣;于晓明;景洪江;薛长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添加合适稳定剂,以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问,确保消毒效果持久稳定,使用方便.方法 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添加稳定剂与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0、24、48、72、96 h时有效氯含量的变化.用枯草杆菌芽胞测定两种消毒液定量杀灭效果.结果 在含3%小牛血清白蛋白芽孢悬液中,温度20℃,同样作用45 min的条件下,添加稳定剂后2%的84临床使用液,使用72 h有效氯含量稳定在900 mg/L以上,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不添加稳定剂的2%84消毒液临床使用液,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在900 mg/L以上只能维持48 h,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结论 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较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常规消毒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更为稳定,浸泡消毒效果保持不变,可延长使用至72 h更换.
作者:欧阳育琪;李沁晏;陈观香;彭丽;曹美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计量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成本的方法,为制定教育成本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会计调整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转换来完成各种教育成本项目计算.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年生均成本为39 946.88元,生均成本为7万元.结论 本核算方法为实现中国医科大学年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高等医学院校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郭颖;李树为;王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感染大肠杆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新生儿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7年4月-2008年5月临床检出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VITEK2-COMPACT鉴定及药敏分析,并用双纸片法对新生儿科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 β-laetamasea,EsBLs)检测,同时对产ESBLs及非产ESBLs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病房总共检出大肠杆菌113株,其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66株,产酶率为58.41%.在12种抗生素中,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将47株ESBLs阴性的大肠杆菌平均耐药率与66株ESBL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平均耐药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病房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是大肠杆菌的易感人群,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治疗感染产ESBLs大肠杆菌的有效药物为抗生素与酶抑制的复方制剂和亚胺培南.
作者:聂波丽;刘健龙;李先斌;周舟;成求国;刘建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前列腺皋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雌激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前列腺基质细胞生长,但浓度继续增加时,前列腺基质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 雌激素的浓度与前列腺基质细胞生长呈倒U形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雌激素刺激基质细胞增殖,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作者:许辉;罗洁;李子博;周江;刘清华;杨芳慧;刘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南京市某初中学校125名学生,实施1年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口腔检查及其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的患龋率、充填率、牙石检出率和菌斑指数,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4.90%,健康教育后为83.65%,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17项内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初中儿童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冯奕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宫颈内口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探讨该手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我院32例孕14~28周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行宫颈内口环扎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择期组手术成功率86.96%.紧急组手术成功率44.44%,两者问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择期组术后孕周明显延长.孕14~18周者手术成功率81.82%,孕周>18周者手术成功率60.00%,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宫颈内口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缝扎时机与官颈扩张有关,与孕周关系不大.
作者:熊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在校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进行粪便检查,以在显微镜下查到虫卵为阳性.结果 共检查2 642人,消化道蠕虫阳性者20人,总感染率约为0.76%.共查出蛔虫、钩虫、鞭虫和肝吸虫4种消化道蠕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30%、0.19%、0.23%和0.11%.上述消化道蠕虫的感染率在男女学生间以及在来自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广州在校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张志强;方旭城;林哲生;孙武;张洁菁;万姣;姚璐;沈浩贤;李小敏;马长玲;陈新宇;陈代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部分轻度低钠者予食物补充氯化钠,中、重度低钠给予3%氯化钠静脉滴注及呋塞米静脉注射,个别病例短期补充小剂量的皮质激素.结果 显效35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4.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高渗钠盐并以呋塞米利尿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麦贻思;许江丰;林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及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醋酸铅法检测粪便乳糖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分组治疗婴幼儿腹泻,观察疗效.结果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牛率为61.6%.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1.4%;>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1.7%,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Ag(+)乳精不耐受的发生率62.7%.Rv(-)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59.1%,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论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比较高,以<1岁婴儿为多见;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给予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宇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在肥胖儿童的肥胖因素中,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m法,对各影响因素逐一筛选,建立优多元回归模型,以获得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结果 通过100例6~12岁肥胖儿童配对调查,在12项肥胖因素中,有7项进入回归模型.从标准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肥胖家族史、出生时体重、婴儿期喂养方式、吃油腻性食物与甜食、体格锻炼、哺乳期添加固体食物时间与母亲妊娠期发胖.结论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出的肥胖因素,对制定儿童肥胖的防治策略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远兰;罗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适应现代形势下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要求,我们在烧伤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以医学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本,使学生在已经掌握r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见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锻炼良好的临床基本工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烧伤外科临床教学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李萍;罗成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和评价河源城区托幼机构的卫生状况和消毒质量.分析存在问题及提供解决办法,促进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于2007年对河源市城区各幼儿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厨具、玩具、手消毒效果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城区幼儿园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84.68%,集体单位经营幼儿园消毒质量好于个体承包幼儿园,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在所有检测对象中,幼教人员和幼儿手消毒的合格率低,只有71.27%.室内空气合格率集体单位经营幼儿园比个体经营幼儿园高,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河源市城区幼儿园消毒质量集体单位经营好于个体承包的幼儿园,但手合格率都较低,存在疾病传播的隐患,都应加强监管.
作者:刘宏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10年来宝鸡市志贺菌菌群变化情况,为科学防病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年来经大便增菌培养筛选出的1 322株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血清型.结果 10年来,宝鸡市仍以B亚群中的F2a、F2b和F1b为主,10年分别有248株、214株、234株,占18.76%、16.19%和17.70%,同时A群、D群有明显增加趋势,分别有66株、113株.结论 10年来志贺菌群的分布有变化,应继续加强痢疾杆菌监测,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作者:梁文革;张克俭;贾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大型商场(超市)及星级宾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公共场所均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大型商场(超市)与星级宾馆卫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10与细菌总数呈高度相关且有显著性.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和卫生学评价的力度.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俞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采用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对广西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进行同顾性研究,描述发病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 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报告高年份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5 285.03/10万,低年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6.69/10万.报告死亡高峰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低在90年代后期,高死亡率是1967年为39.66/10万,低是1998年为0.62/10万.结论 广西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显示了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成效.传染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反映了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但一些古老传染病的发生反映了某些工作上的薄弱,而近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也提示了传染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和提高研究和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作者:雷芝樱;陈娜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程序化撤机协议在急诊ICU中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79例实施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随机化分组.协议组按照程序化撤机协议的流程每日进行自主呼吸功能评测,达到评测标准的病人进行2 h的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完成SBT的病人将撤离呼吸机.对照组按照常规撤机方法撤离呼吸机.结果 协议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4 d)比对照组(中位数为6 d)更短(P=0.03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 proportional-hazards回归模型显示协议组比对照组更早脱离呼吸机(RR=1.82,95%CI为1.03~3.34,P=0.041).SBT期问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协议组机械通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在急诊监护室中使用程序化撤机协议能够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子剑;周利平;李洁;邹继辉;胡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