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宝鸡市1997-2006年志贺菌菌型分布与变迁分析

梁文革;张克俭;贾敏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属, 菌株
摘要:目的 了解10年来宝鸡市志贺菌菌群变化情况,为科学防病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年来经大便增菌培养筛选出的1 322株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血清型.结果 10年来,宝鸡市仍以B亚群中的F2a、F2b和F1b为主,10年分别有248株、214株、234株,占18.76%、16.19%和17.70%,同时A群、D群有明显增加趋势,分别有66株、113株.结论 10年来志贺菌群的分布有变化,应继续加强痢疾杆菌监测,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添加稳定剂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间的实验研究

    目的 添加合适稳定剂,以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问,确保消毒效果持久稳定,使用方便.方法 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添加稳定剂与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0、24、48、72、96 h时有效氯含量的变化.用枯草杆菌芽胞测定两种消毒液定量杀灭效果.结果 在含3%小牛血清白蛋白芽孢悬液中,温度20℃,同样作用45 min的条件下,添加稳定剂后2%的84临床使用液,使用72 h有效氯含量稳定在900 mg/L以上,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不添加稳定剂的2%84消毒液临床使用液,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在900 mg/L以上只能维持48 h,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结论 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较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常规消毒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更为稳定,浸泡消毒效果保持不变,可延长使用至72 h更换.

    作者:欧阳育琪;李沁晏;陈观香;彭丽;曹美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深圳市891名小学生视力不良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并探讨可能造成视力不良的因素.方法 采集某校891名小学生视力情况、学习环境、坐姿、父母视力等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受检学生891名,视力不良310人,视力不良率为34.8%;视力不良主要与其家庭凶素、课业负担过重、坐姿、课桌椅卫生等因素有关.结论 该校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忽视,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郭国强;钟六珍;周如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素质、改变教育模式、优化实验内容、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加强双语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艳明;郑兰香;陶莹;邓军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wist基因对胃癌细胞中AP-1转录活性及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胃癌细胞系SGC7901转染Twist基因后细胞中AP-1转录活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改变,探讨Twist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技术鉴定质粒PcDNA3-Twist;采用脂质体法将Twist基因稳定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应用Western-blot检测Twist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定转染前后AP-l的DNA结合活性;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AP-l下游分子MMP-9的表达.结果 SGC7901细胞转染质粒Twist-PcDNA3后Twist表达明显上升,AP-1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同时,转染阳性质粒Twist-PcDNA3后细胞的MMP-9表达明显上升.结论 Twist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可能存在Twist/AP-1/MMP-9介导的通路.

    作者:徐江锋;罗庚求;余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2007年古冶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及相关因素,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围产儿资料,就超声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率为2.03%,消化系统缺陷占39.6%,居首位,不同年份出生缺陷类型的比例有所改变.结论 做好婚前保健、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胡新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怀化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深圳银科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培养Uu和Mh,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支原体的总检出率为41.98%,其女性支原体检出率(50.34%)显著高于男性(31.09%)(P<0.01),单纯Uu阳性率(30.15%)明显高于Uu+Mh混合(11.32%)和单纯Mh阳性率(0.51%)(P<0.01).支原体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60.00%,而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索对支原体抗菌活性好,敏感率均>80.00%.结论 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率高,分离出支原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筱玲;杨长顺;刘英;周细国;周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82例(87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治疗,分析其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87眼行Nd:YAG激光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损伤.结论 Nd:YAG激光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恰当的选择术式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充分了解、预防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闫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5 993名南昌市居民动物致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南昌市居民动物致伤的流行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11月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南吕市随机抽取的住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25993名居民,其中一年内动物致伤发病184例,发病率为707.9/10万.男性动物致伤发病率(906.1/10万)高于女性(502.0/10万)(x2=15.098,P=0.001).农村地区动物致伤的发病率(893.3/10万)高于城市(328.3/10万)(x2=26.024,P=0.001).引起动物致伤的动物主要有狗(127例),猫(26例),自家养的动物占52.2%.主要伤害类型为咬伤(164例),主要受伤原因是给动物喂食(占39.1%)引起.结论 南昌市地区动物致伤者以儿童为主,并以猫、狗为主要致伤动物.农村为动物致伤的高发地区,发牛动物致伤的主要原因是给动物喂食.因此,应加强居民自身的安全意识,规范动物的放养,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减少动物致伤的发生.

    作者:范义兵;陈海婴;熊志伟;熊文艳;甘启芦;周义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广东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几种常见HCV基因型的快速检测

    目的 快速准确检测广东地区广泛分布的主要HCV基因型,为HCV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3例HCV-RNA阳性血清标本,选取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保守序列为扩增靶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型别探针(1,2,3,6型),通过逆转录将RNA逆转录为cDNA后,利用通用引物对c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利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HCV-RNA阳性血清53例,共检出标本52例,4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1b型32例占60.38%,2a型4例占7.55%,3b型8例占15.09%,6a型8例占15.09%.结论 所测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以1b为主,6a和3b次之,2a相对较低;反向点杂交技术能对其进行快速分型,符合率高达98.11%.

    作者:唐文志;杨永强;胡斌;黄小燕;谭星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与探讨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和肆虐,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流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体现在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因此,如何应对艾滋病,是把它作为一种疾病、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如何用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具体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对于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毛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桂林市人体重要寄生虫调查结果

    桂林位于广西北部,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属亚热带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据广西医学院等单位在桂中、桂南等地做了一些调查,除发现常见肠道寄生虫外,部分县(市)有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1~3].1987-1989年首次寄生虫普查,广西肠道寄牛虫感染率为85.65%,居全国第2位,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1.39%,也居伞国第2位[4].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流行因素的变化,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已发生明显变化.为了解和掌握棒林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桂林市重要寄生虫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3-10月开展了桂林市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定权;陈伟;张灵通;贺力平;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并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较广泛,危害较严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本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学文;黄芳;龚环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少见的肿瘤.因该肿瘤在含有重铬酸盐固定液内固定后呈黑色而得名.其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可不一致,良恶性鉴别困难.本文收集21例资料,对该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雅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越边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目的 为了摸清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水平,下一步制定乙肝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的麻栗坡县边境人群48 985人,采血检测HBsAg.结果 HBsAg携带率为3.99%,男性(4.48%)高于女性(3.88%),农村(4.53%)高于城镇(2.54%).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28.92,P<0.01;x2=100.9,P<0.01).同时还显示:5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均高于5岁以下儿童.结论 加强安全注射管理,积极推进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HBsAg携带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土壤中硒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混合酸(硝酸:高氯酸=3∶1)消化定溶,用AFS-230a型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硒含量.结果 本法测得硒在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32μg/L,加标回收率为90.5%~97.2%,RSD为4.7%.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方法简单,适合于土壤中硒含量的测定.

    作者:彭新元;朱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海市松江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调查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大型商场(超市)及星级宾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公共场所均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大型商场(超市)与星级宾馆卫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10与细菌总数呈高度相关且有显著性.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和卫生学评价的力度.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俞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成本核算实证研究

    目的 探讨计量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成本的方法,为制定教育成本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会计调整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转换来完成各种教育成本项目计算.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年生均成本为39 946.88元,生均成本为7万元.结论 本核算方法为实现中国医科大学年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高等医学院校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郭颖;李树为;王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的体会

    医学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其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可观,当前,我国医学模拟教学应用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掌握高仿真模拟教学是提高医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医学模拟教学不能取代临床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应该与床边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佳教学效果.

    作者:金龙玉;高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9 240例肛肠疾病患者病谱分析

    目的 通过对9 240例肛肠疾病病谱分析,探讨肛肠疾病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式,将2003年1月-2007年12月肛肠门诊接诊肛肠疾病患者检诊情况,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分类归总,分析总发病病谱和各人群病谱.结果 共检出各类肛肠疾病34种,不同人群肛肠疾病病谱有一定差异.结论 对肛肠疾病病谱分析,能指导临床医生加深对不同人群肛肠疾病发生率的认识,对各类人群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捷;刘蓓;朱红军;刘跃晖;戴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程序化撤机协议在急诊监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程序化撤机协议在急诊ICU中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79例实施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随机化分组.协议组按照程序化撤机协议的流程每日进行自主呼吸功能评测,达到评测标准的病人进行2 h的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完成SBT的病人将撤离呼吸机.对照组按照常规撤机方法撤离呼吸机.结果 协议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4 d)比对照组(中位数为6 d)更短(P=0.03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 proportional-hazards回归模型显示协议组比对照组更早脱离呼吸机(RR=1.82,95%CI为1.03~3.34,P=0.041).SBT期问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协议组机械通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在急诊监护室中使用程序化撤机协议能够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子剑;周利平;李洁;邹继辉;胡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