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福华;唐梦瑾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南京市某初中学校125名学生,实施1年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口腔检查及其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的患龋率、充填率、牙石检出率和菌斑指数,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4.90%,健康教育后为83.65%,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17项内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初中儿童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冯奕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赣榆县胃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 对新发胃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开展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1.97),进食成(OR=1.45)、进食热烫(OR=1.82)、吃饭不按时(OR=1.28),无遮盖存粮(OR=1.29)、粮食有霉变可能(OR=1.45),经常吸烟(OR=1.28)、吸烟部位深(OR=1.34)、家庭成员吸烟(OR=1.35)、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54),经常饮酒(OR=1.14),饮烫茶(OR=1.72),性格抑郁(OR=1.67),有癌症家族史(OR=1.96);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85)、清晨饮茶(OR=0.67).结论 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常德市近13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及其预后,为揭示HIV、HRV、HCV混合感染规律,为HIV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常德市120例HIV感染者进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HBV五项、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做系统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120例HIV感染者中,以青壮年为主要人群,以性传播为主要感染方式;混合HCV、FIBV感染者有71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59.17%.混合感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血液传播和静脉吸毒为主要的感染方式,且HI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的ALT、AST异常比例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P<0.05),HIV/HBV、HIV/HCV、HIV/HBV/HCV三种感染模式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单一感染(P<0.05).结论 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HCV现状日趋严重,特别在经血液传播、静脉吸毒传播的男性HIV感染人群中更加明显.HIV与多种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可能加速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导致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HIV感染的进程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作者:谢朝梅;曾希鹏;聂俊雄;胡冬珍;毛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无牙颌患者伞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52例无牙颌修复患者,实验组26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26例,未进行健康教育,调查患者修复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的全口义齿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第3个月与第1个月满意度相比,语音、咀嚼、固位、舒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语音、咀嚼、舒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全口义齿的满意度.
作者: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医院例次感染率为7.39%,与全院同期医院例次感染率2.92%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6.64%),其次足上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呼吸机、气管切开、动静脉插管、尿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足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7.94%,其次G+杆菌占38.32%,真菌占3.74%.结论 应将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于率;尽量避免或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和抗菌素的管理等是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和20年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宜章县1985-2005年农村儿童体格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宜章农村0~7岁儿童体重低于和相近WHO生长参考标准,至3~4岁后义追上WHO生长参考值.身长3岁以前均略低于WHO生长参考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与1985年体格测量资料相比该县农村0~7岁各年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均出现增长趋势,体重、身体和体块指数(BMI)平均增长值分别是1.09 kg、3.80 eln和0.25 kg/m2.结论 宜章农村0~7岁儿童的体格生长正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趋势.
作者:黄珍平;邓曦;鲍运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康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并脂代谢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各42例.指导组实施健康指导:1、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素少荤.2、适量户外运动,控制体重.3、保持充足睡眠与心情愉快.4、戒烟限酒.5、定期复查血压.6、服降压药物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分别予以选择性的或有内源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等,或酌情联合用药).7、酌情药物降脂治疗l~3月(如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对照组在医生指导下药物降压降脂治疗.一年后,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脂代谢异常患者进行体检复查.结果与结论 通过健康指导一年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明显下降(P<0.05).两组BP、TC、TG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指导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朱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03-2007年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探索其流行规律.方法 对乳腺癌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及疗效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发病居五年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且有逐渐上升趋势,40~岁,50~岁两个年龄组为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职业为工人的乳腺癌发病率为64.95%.近五年乳腺癌治愈和好转率达到94.8%.结论 加强江门市乳腺癌防治工作.
作者:罗小燕;郑洁如;赵玲杰;岑绮玲;冯玉珍;吕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20例及传统的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22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胰岛素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与MSII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均能达标,且两组血糖值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CSII组平均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明显低于MSII组(P=0.003);CSIl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0);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CSII组切口感染率低于MSII组.结论 CSII与MSII相比,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能平稳、迅速控制血糖、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邵芬;李晓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混合酸(硝酸:高氯酸=3∶1)消化定溶,用AFS-230a型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硒含量.结果 本法测得硒在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32μg/L,加标回收率为90.5%~97.2%,RSD为4.7%.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方法简单,适合于土壤中硒含量的测定.
作者:彭新元;朱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及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醋酸铅法检测粪便乳糖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分组治疗婴幼儿腹泻,观察疗效.结果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牛率为61.6%.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1.4%;>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1.7%,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Ag(+)乳精不耐受的发生率62.7%.Rv(-)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59.1%,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疗效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论 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比较高,以<1岁婴儿为多见;对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给予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宇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不同BMI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74名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各组再按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控制每日膳食摄入量及食用油摄入量(25~30 g/人/d),规定运动方式,实验周期为8周.分别于实验开始前和8周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人体成分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肪量、腰围、臀围等)、腹部CT扫描(腹部脂肪总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结果 获得男性有效数据67例,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34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33例,两组BMl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两组膳食摄入量及体力活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前两组间体成分测量指标、腹部CT扫描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体型超蕈人群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体重、腰围、肩胛下皮褶厚度、体脂肪重、腹部脂肪总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显著降低,且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长链组.结论 在合理膳食条件下,使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减轻男性超重高甘油j酯血症患者的体重、体脂肪、皮下脂肪,而对体型正常和肥胖者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永;刘英华;王觐;郑子新;张月红;张荣欣;于晓明;景洪江;薛长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重睑成形术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双侧正力型单睑者随机采用切开法、缝线法、埋线法三种手术方式行重睑成形术,观察三种手术方式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受术者术后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切开法、缝线法、埋线法三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均确切,对正力型单睑者选取何种术式取决于术者对某一术式的熟练程度.
作者:欧阳华伟;罗成群;陈铁夫;贺全勇;卜平元;刘哲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大型商场(超市)及星级宾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公共场所均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大型商场(超市)与星级宾馆卫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10与细菌总数呈高度相关且有显著性.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和卫生学评价的力度.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俞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与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方法 685例O型Rh阳性孕妇做IgG抗-A(B)效价检测,对其中112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ABO血型鉴定、Coomb's试验以及游离和释放试验,以了解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HDN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685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58.2%、20.6%、11.8%、6.2%和3.2%.112例母婴血型不合且产有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25例HDN阳性,占22.3%;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1.5%、25.0%、36.8%和44.4%(P<0.05).结论 ABO-HDN的发生率与孕妇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
作者:李金丽;李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HCMV-IgG、抗HCMV-lgM,并计算抗HCMV-IgG的抗体指数;用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MV病毒复制标志物HCMV-pp65表达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抗HCMV-lgM、HCMV-pp65的检出率分别为31.7%、4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4.691,P<0.05;x2=24.810,P<0.05).同时HCMV-pp65的检山率显著高于抗HCMV-IgM(x2=4.677,P=0.03).≤10岁及11~20岁年龄组抗HCMV-IgM及HCMV-pp65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21~30岁年龄组,HC-MV-pp65的检出率高于抗HCMV-IgM(x2=4.600,P=0.032).各年龄组抗HCMV-IgG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x2=3.267,P=0.07),但抗HCMV-IgG抗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601,P=0.01).结论 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陈华;李萍;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三联小剂量单次给药对老年不同类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84例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B组72例为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均给予卡托普利25 mg/d,氢氯噻嗪12.5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d,晨顿服,共治疗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血生化指标并评价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末,A组收缩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而对舒张压影响不大(P>0.05),B组收缩压、舒张压非常显著下降(P<0.01).脉压差A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三联小剂量单次给药治疗老年ISH及SDH均安全有效,而对老年ISH降压效果更显著.
作者:袁克;吴中松;黄友良;谭力铭;俞家贤;简丽华;袁章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而性索间质类肿瘤相对少见,约占卵巢肿瘤的5%[1],而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t,GCT)是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GCT呈低度恶性,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属手术病理分期1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但是易远期复发,20年生存率低于5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GCT认识地不断深入,其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作者:沈晓涵;许淑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反复使用某品牌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经口染毒,对其进行亚急性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小鼠LD50均大于5 000 mg/kg.结论 该品牌消毒液对皮肤粘膜不造成损害,属实际无毒物质.
作者:张卓然;王凤鸣;李慧;唐慧;周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FD的120例儿童,进行Hp检测,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三联疗法的根除治疗和胃肠道调理治疗,并统计其积分.结果 120例FD儿童中有98例.Hp阳性,其阳性组以食欲下降及饱胀症状突出(P<0.05),根除Hp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儿童FD的一个影响因素,尤其对食欲下降及腹部饱胀症状影响明显.对FD儿童及早进行Hp检查并根除有利于症状改善.
作者:赵红梅;游洁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