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宋海
目的 调查湘两自治州2007年居民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情况,初步分析当地居民的预期寿命和评价其的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研究依据. 方法 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和卫生部<死因医学登记系统>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 湘西自治州2007年居民的平均粗死亡率为2.54%0,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5~44岁以损伤和中毒为第一位死因;45~65岁以上循环系统疾病为第一位死因.湘西自治州2007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3.27岁,其中女性(75.48岁)显高于男性(69.81岁).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湘西自治州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重视和加强控制工作;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亦应引起关注.湘西自治州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作者:彭烨;梅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2例均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CD43均阳性.按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均效果良好. 结论 粒细胞肉瘤初诊时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对诊断有意义,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治疗ANLL方案全身化疗,对减少GS向ANLL转化并延长生存期是有帮助的.
作者:朱家斌;丁邦和;刘定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1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和5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炎)患者血清进行AnuA、抗dsDNA抗体检测. 结果 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An一uA阳性30例,阳性率58.82%,抗dsDNA抗体阳性36例,阳性率70.58%.而57例SLE无肾炎患者组中,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1.05%、31.58%.AnuA+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6.27%. 结论 血清AnuA、抗dsDNA抗体与LN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两种抗体对LN的诊断和病情临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婧婧;刘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生命质量状态,为将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面对面现场调查,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采用患者自评.结果 患者牛理、心理、社会_一个领域生命质量得分随着治疗的开展,均与刚入组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一个月时患者牛命质量变化大,生命质量四个领域之间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命质量在引入期改善明显,坚持治疗可以小断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陈冉;何朝阳;张瑞仙;杨霞;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探讨早产发生的易感因素. 方法 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的l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资料较完整的早产儿个案调查表为259例,男性148例,女性111例;胎龄28-32周之间18例,胎龄32~35周之间55例,胎龄35~37周之间186例.母孕期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39例(15.1%),妊娠期感染38例(14.7%),妊娠期糖尿病20例(7.7%),孕母既往有流产者118例(45.5%),其中人工流产101例(39.0%);胎膜早破90例(34.7%),胎儿宫内窘迫76例(29.3%),多胎妊娠32例(12.4%). 结论 引起早产的母亲因素以既往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感染为多发因素;引起早产的胎儿因素以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胎膜早破为常见原因.
作者:李志勇;唐华;杨姿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部分脏器恶性肿瘤的重要性. 方法 总结18 319例体检者腹部超声检查资料,对其中4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肝癌7例;肾癌5例;膀胱痛4例;胰腺癌1例.结论 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定期体检对提高肿瘤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莎仁高娃;姜颖;楼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验证冬凌草水提物是否具有清咽功能. 方法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采用大鼠足趾肿胀实验法.将受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18.4、36.7、110.0 ml/kg.bw)和1个阴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 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大鼠一次受试样品,1 h后,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 ml/R,在致炎后1、3、6 h,测量各足跖部厚度,分别比较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同时点足跖部厚度的差异. 结果 实验末期,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3 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6 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 冬凌草水提物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 为阳性.
作者:马征;易传祝;陈炜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意义,并从人文关怀理念的建立、提高护理人文素质、实施人文护理策略等方面探讨,倡导人文关怀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的基础.
作者:杨娟;李凤辉;苏国兵;易利纯;尹忠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血清HIV抗体的检测.了解本地区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和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56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HIV血清抗体筛查,初筛阳性者送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检测中心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B)试验确认. 结果 564例结核病患者中男性392例(69.5%),女性172例(30.5%),其中HIV感染者4例,阳性率0.71%,男性3例.女性1例.性传播感染3例.静脉吸毒血源性感染1例. 结论 肺结核患者中HIV感染率高于全国0.05%的感染率,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对HIV/MTB双重感染的危险性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作者:张运丽;罗丽;胡荣;刘文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消长动态及远期保护效果. 方法 从1986年开始.每隔2~3年采取随机方法 对湘潭市1985-1988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一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 结果 20年共观察儿童6203名,各次观察的HBsAg阳性率为0.63%~2.94%,HBsAg平均携带率为1.51%.明显低于免疫前同一人群10.50%,保护率为85.62%.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抗-HBs阳性率高峰值在首针免疫后7~12个月,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但免疫20年后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仍为28.16%(mlu/ml≥10.0),且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结论 国产乙肝疫苗具有良好、持久的保护效果.抗-HBs阳性率的下降并没有导致HBsAg感染率的上升,说明抗-HBs阳性与否并不能作为加强免疫的唯一指标.
作者:王继杰;文中兰;陈子君;颜天强;肖正安;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0~12岁不同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其与血钙的相关性,为防治儿章铅中毒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门诊中6 785例0~12岁儿童的血铅及血钙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0--2岁儿重血铅水平明显低于高年龄组(P<0.01),血钙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两者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低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低于高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钙呈明显的负相关.
作者:史文元;吴志坚;蒋血英;侯彬兰;李惠;朱军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克隆人结核杆菌Ag85c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其对结核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人结核杆菌Edman株ag85c基因开放阅读框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 结果 构建了pQE30-Ag85C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一分子量约30 kDa的重组蛋白. 结论 重组质粒pQE30-Ag85C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Ag85C保护性抗原位点分析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良伊;周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105例.取及痰液和相应的支气管刷洗物为检测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噬菌体扩增法、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分别计算三种方法 阳性率.结果 痰液,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6.2%,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9%,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23.8%,总检阳性率为72.3%.支气管刷洗物;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刚性率为21.9%,噬菌体扩增法阳性率为57.1%,夹层杯法集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为32.3%,三种方法 总检阳性率79.0%. 结论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要高十单一方法 阳性率,同时支气管刷洗物结核杆菌阳性率要高于痰液,因此,对疑有肺结核的病人采用支气管刷洗物进行联检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卓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肌红蛋白(Mb)等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液所引起的综合症,剧烈运动所致的横纹肌溶解症,多出现于部队训练中[1-3].但横纹肌溶解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较罕见.我院近收治一名因剧烈运动致横纹肌溶解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经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军;张玮玮;林江;孙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I)R-PTB)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MDR~PTB患者,给以-3HPKZLTh/3DZLTh/9DLTh为主体方案的个体化治疗,观察痰菌阴转、肺部X线病灶的吸收率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丢失6例,35例完成15个月疗程,痰菌阴转率82.86%(29/35),X线病灶好转率85.71%(30/35).随访12个月痰菌复阳率5.7%(2/35).完成疗程35例中,有肝功能出现异常者6例,其中1例在疗程末期出现严晕肝功能异常,有2例出现蛋白尿、8例血尿酸增高,但经对症治疗都能基本恢复正常而顺利完成15个月治疗. 结论 MDR-PTB的治疗,采用3}tPKZLTh/3DZLTh/9DLTh为主体的化疗方案治疗,其痰菌阴转率和x线病灶吸收率都比较满意.
作者:何仲一;姚碧波;李芳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长沙成年吸烟者不同吸烟行为、戒烟行为、控烟政策支持的特征.为长沙市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际烟草政策研究评估调查(ITC项目)要求,分别在长沙、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和银川6个城市使用多阶段抽样法,各抽取800名成年吸烟者,采用人户录音的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结果 与结论 与其他5个项目城市相比,长沙市吸烟者吸烟行为特征主要为:1.长沙市吸烟者每日吸烟量为21.47支/d、成瘾性HIS为2.80、吸本地烟的比例为95.07%;2.吸烟者戒烟5次以上的比例占10.5%、戒烟意愿不强、戒烟信心不足;3.控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作者:朱国平;姜垣;李强;胡李平;胡劲松;殷黎;赵国栋;焦淑芳;李新建;李恂;罗不凡;赵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和已实施多年.它对于我国规范、统一游泳池水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指导公共场所卫牛监督管理发挥r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对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一些国标方法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及补充,现仅就、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作者:李金坤;翁嘉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安乡县1996-2006年间的985例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HBV检测,了解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现状. 方法 将我院9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母婴配对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抽取产妇产前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HBV及其抗体. 结果 在985例产妇中,HBV阳性患者496例,占50.41%,其中HBsAg阳性者93例,占9.43%;在对应的985例脐带血中,HBV阳性患者488例,阳性率为49.59%,其中男婴271例,女婴218例,新生儿HBsAg阳性者9例,占0.91%.318例剖宫产患者HBV阳性146例,阳性率为45.77%,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143例.阳性相符率44.83%;阴道分娩产妇卜IBV阳性351例,阳性率为52.62%,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346例,阳性相符率51.87%. 结论 胎盘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它可以阻止部分HBV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虽然抗-HBV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一定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为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应通过被动免疫及胎儿主动免疫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潘智鸣;张修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 方法 血液培养标本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德灵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结果 在1 465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54株,阳性检出率为10.53%.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居首位(51.30%).革兰阴性杆菌次之(30.52%),真菌(15.58%),革兰阳性杆菌(2.60%).分离率居前十位的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热带念珠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 血液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次之;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及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低;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作者:向延根;石燕;陈拥军;邓为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饮食干预对6~12岁儿童身高体重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长沙市某小学寄宿部651名学生采取定量营养食谱3年,同时随机抽取该小学非寄宿部6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超重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肥胖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超重检出率男女性别无差异,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5). 结论 饮食因素是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降低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
作者:黄萍;龙朝杰;尹娟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