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

张绍强;张玲

关键词: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教养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为开展ADHD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74例ADHD及74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ADHD组患儿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惩罚、拒绝因子评分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ADHD组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密切关系.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永县1993-2005年初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分析

    目的 了解江永县1993-2005年初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痰检率和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初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留的3份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对初诊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实验室痰检登记本中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诊查痰率逐年提高,近十年已达到100%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在12.7%~35.1%间.结论 提高痰检质量是早期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的重要手段,是结核病控制策略中的五要素之一.

    作者:蒋路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中医治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 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 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 d出现轻度下降,5 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aspase-3的活化,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为明显.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包太成;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荧光杂交探针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 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 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 实时PCR和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蒋义国;Tammy Ellis;周兰兰;Anne R.Greenlee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妇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变化与胎盘功能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与胎盘功能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自动分析法对187例正常孕妇,27例正常产妇及29例正常非孕妇女以及32例非正常孕妇的血清NAG酶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孕妇血清NAG酶在13~14孕周高于正常对照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孕龄的增长而增高,至37~40孕周达高峰,之后随孕龄的增加而降低,且分娩后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先兆流产,过期流产妇女血清NAG酶接近正常对照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低于正常孕妇(P<0.01).结论 孕妇血清NAG酶可反映胎盘功能,定期监测NAG酶活力,有助临床正确处理产科情况.

    作者:聂雪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在HBsAg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后,对低浓度标本和稀释后的高浓度标本双份复检.结果 973例标本中,阳性检出例数为TRFIA法79例,ELISA法73例,高浓度标本复检两法均为6例,低浓度标本复检,TRFIA法11例,ELISA法7例.结论 TRFIA法比ELISA法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

    作者:程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珠海市新装修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珠海市新装修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方法 依据GB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检测对象为新装修建筑物,装修后超过30 d,不满2年的室内环境.结果 装修不满3个月的实验组,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的超过国家标准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甲醛各组的超标率差别不明显.居室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比率明显高于办公室,办公室空气中苯浓度的超标率明显高于居室.结论 装修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污染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超过三个月后除甲醛和二甲苯外,苯、甲苯的超标率均较低.甲醛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超标率减少不明显,说明甲醛是一种慢性挥发性的室内污染物,随着时间延长,浓度下降的速度很慢.居室与办公室因装修工艺和装饰材料的差异,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来说居室的室内空气污染水平要高于办公室.

    作者:晁斌;柯建厚;陈瑞莉;邱士起;陆利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63名外出农民工HIV监测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九江市外出农民工HIV感染现状和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方法,对56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有60.9%的农民工承认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34.1%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大多数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肖云;吴金灿;黄家胜;孙亚明;张红波;卫星;江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

    在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医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意见,以使中医学教学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董克礼;罗柳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VEGF水平测定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VEGF水平和白血病类型、病情的关系,为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不同病程时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外周血、骨髓和骨髓有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同时检测骨髓幼稚细胞水平,分析VEGF与白血病类型、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L组和ANLL组的不同病程时期,外周血、骨髓血及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L和ANLL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同一组内,骨髓血VEGF水平高于外周血,外周血高于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急性白血病初诊、缓解、难治/复发各组外周血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其中以例难治/复发者高.化疗缓解后VEGF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与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变化一致.结论 外周血、骨髓VEGF水平与白血病病情正相关,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光纪;马丽;何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 Gen's-Ⅱ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0例CHD患者(其中心绞痛组(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 两组不同类型CHD患者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与PLT呈负相关,PDW与MPV呈正相关.结论 监测CHD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对CHD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湘辉;张林锋;刘文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盘锦市硫化氢有毒气体泄出事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由乱倒工业废料使有毒气体溢出而引发人员中毒的突发事件.方法 对中毒人员进行流行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有毒气体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乱倒工业废料,导致硫化氢气体泄出引起人员中毒.结论 加强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机动性.

    作者:周永刚;沈毕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 556例狂犬病暴露人员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暴露人群的流行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4 556例狂犬病暴露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员农村多于城镇,男性多于女性.1、7、8月为多.结论 养犬数增加以及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是狂犬病暴露人员增多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10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近6年来台州学院附属台州医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和皮疹类型以及两者的关系,探讨药疹的临床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999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皮肤科310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历,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潜伏期等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 药疹类型常见是麻疹样发疹型,其次是荨麻疹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居第三位;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结论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疹,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疹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三水、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目前三水、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对从三水、中山两地采集的各种淡水鱼和虾进行检查.结果 从上述地区采集的淡水鱼虾中均检获了华支睾吸虫囊蚴.在不同鱼种中,以鲩鱼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较高,其中来自三水的鲩鱼感染明显较中山的严重;鲮鱼、大头鱼、非洲鲫鱼、麦穗鱼和虾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结论 广东三水和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较为普遍,其中鲩鱼感染较为严重.

    作者:刘晓丹;朱翠华;李雅玲;劳美新;朱妙蝉;李志成;陈国健;邓达标;邱海平;周赵标;陈代雄;李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黔南州钩端螺旋体病疫区空间划分与宿主动物分布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黔南州钩体病疫区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为防制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血清、地理等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及疫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宿主,带菌率7.36%,占受检鼠类所分离菌总数的95.84%;宿主动物的地理区域性与病例聚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 按照农耕方式、宿主动物区划以及病例分布建立不同类型的疫区模式.

    作者:杨茂文;莫荣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40例,C级21例)和9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TGFβ-1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A、Ⅳ C、LN、PC Ⅲ水平随炎症和肝硬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各组血清HA、Ⅳ C、LN、PC Ⅲ均与血浆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雁冰;唐艳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时期档案工作创新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特点,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创新提出了四点建议,即:解放思想,提高档案工作的鲜活性;重视应用,实行档案的开放性管理;手段更新,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加强培训,建设高素质档案队伍.希望新时期档案工作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程度为新时期人事管理提供帮助和服务.

    作者:刘蓓;谢萍;龙玲;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原因,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042例普查对象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8.50%,而且以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为85.81%.结论 妇科疾病是危害土家族女职工身心健康常见的疾病,因此每一年一次常规妇科病普查,是控制土家族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滕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分子改变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的病例依据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分为两类:Ⅰ型为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C),属于雌激素依赖型,占85%;Ⅱ型为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NEEC),以浆乳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属于非雌激素依赖型.和其它的肿瘤如结肠癌相似,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内膜癌的转变过程涉及分子调控路径中多个改变的累积,本文综述了当前和子宫内膜癌相关的一些分子改变[1].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淋球菌保存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 为了经济、简便地贮藏淋球菌以利于对淋球菌进行研究,我们特对目前几种保存淋球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以便找到理想的贮存方法.方法 用鲜奶法、脱纤维血法、普通奶粉法和冷冻真空干燥法四种方法同时保存85株淋球菌.结果 冷冻真空干燥法一年和二年内复苏,复活率均为100%;鲜奶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97.7%,脱纤维血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82.3%,上述三种方法明显高于普通奶粉法组(9.4%,1.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鲜奶法保存淋球菌具有经济、简便实用、存活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短期(一年内)脱纤维血法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

    作者:罗桂梅;刘红军;刘三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