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路明
目的 调查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是否存在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感染.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湖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咽抽吸物(NPA)进行包括HBoV等12种病毒基因筛查,然后将PCR扩增阳性产物构建到Ppbs-T载体进行TA克隆及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登录Gen Bank作对比研究.结果 从某儿童急性肺炎的呼吸道标本中,检获到HBoV基因,该患者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PCR均为阴性,唯检出HBoV.患者表现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儿科诊断为肺炎.结论 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部分可能系HBoV感染引起,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重视.
作者:刘巧突;瞿小旺;熊波;刘劲松;漆正宇;肖斌梅;谭金亮;何吉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因素、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湖南省肿瘤病医院1997-1999年问收治的151例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并与大于35岁患者的进行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轻妇女宫颈癌组磷癌80.7%,腺癌19.2%,生存率53.6%,淋巴结转移率21.2%;对照组,磷癌92.5%,腺癌7.5%,生存率66.6%,淋巴结转移率8.3%.结论 不健康性行为是年轻妇女宫颈癌的重要诱因,年轻妇女宫颈癌腺癌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较年长妇女的低.
作者:桂玲;周萍;江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192Ir近距离放疗在宫颈癌术前的应用.资料与方法病例36例,平均年龄47岁.临床分期:Ⅰb10例,Ⅱa25例,Ⅱb1例.以巴黎系统组织间插植,插针范围15~20 mm,深度超出肿物0.5 cm,剂量8 GY/次,1次/周,总剂量16~24(Y/2~3 w.放疗后休息14~16 d行根治术.结果 临床有效率达97.2%.结论 巴黎系统剂量均匀,正常组织受量少.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可明显缩小局部肿瘤,易于手术切除.建议Ⅱb患者做根治性放疗.
作者:吴素芳;赵婉芬;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常德市居民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常德市居民PHC住院病历364例、消化系统非肝癌住院病历365例及健康体检者380例HBV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肝癌组HBV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小三阳)多见,HBsAg、抗-HBc阳性次之.②肝癌组HBV总感染率与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05),两者的相对危险度(RR)均大于1,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接近或超过75%;抗-HBs阳性率肝癌组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05),相对危险度(RR)明显小于1.③PHC患者HBV感染率男性较高而女性较低(P<0.005);HBV感染者发病年龄较早而非感染者相对滞后(P<0.01).结论 常德市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HBV感染是常德市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抗-HBs对PHC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乙肝疫苗接种对PHC应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周四喜;曾孟兰;宋铁;刘劲华;谭传斌;佘金明;王宪庆;涂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展示了纸质和电子文件各自的优劣势,指出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的现实意义和必然性,没有对传统归档理念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建议在已有的纸质档案归档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其中包括利用原有的档案管理队伍和两种形式档案的并存.重点强调建立归档制度对电子文件收集和归档的重要性,展望由于电子文件的出现而使未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立体化的广阔前景.
作者:刘春平;宋立新;彭琦;伍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近6年来台州学院附属台州医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和皮疹类型以及两者的关系,探讨药疹的临床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999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皮肤科310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历,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潜伏期等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 药疹类型常见是麻疹样发疹型,其次是荨麻疹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居第三位;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结论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疹,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疹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与HLA-A、B抗原的相关性以及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7对确诊为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病人夫妇及54对生育正常夫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HLA-A/B分型,比较两组夫妇间的抗原相容性.然后用丈夫或献血员的淋巴细胞对病人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结果 RSA夫妇间HLA-A/B抗原相容性增大(RR=3.13,χ2=7.76,P<0.01);HLA-B35抗原频率在RSA病人组(0/108)低于生育正常妇女组(10/94)(RR=0.05,P=0.00156,Pc=0.028);47例病人中的28例采用丈夫或献血员肘静脉血40 m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20例妊娠成功,1例失访,成功率为74.07%.结论 HLA抗原相容性增加与RSA有关;HLA-B35对RSA具有疾病保护作用;采用丈夫或献血员淋巴细胞治疗RSA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立新;罗奇志;余平;孙科柱;余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与耐药性.方法 对459份腹泻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9例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42株,主要是弧菌科、变形杆菌和志贺氏菌,其耐药性分析结果也有所不同.结论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的监测与其耐药性对临床用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爱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扫描范围1 100~1 200 mm,层厚5 mm,螺距1.375 mm,重建层厚1.2 mm,造影剂量120~150 ml,注射速率3.5~4 ml/s,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5 s,对全部图像行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结果 32例共608节段,血管重度狭窄120节段,闭塞102节段.结论 作为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16排CT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邓立勇;雷振;王志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生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而先进、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是提高制片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过去常规病理制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都由繁杂的手工操作,现在从脱水到封片已逐渐被先进的仪器代替,除了原有的冰冻切片机,脱水机,切片机外,又增加了HE自动染色仪,封片机,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等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是日常外检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否则,不但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制片质量,从而影响病理医生的诊断而延误病人的结果.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好这些仪器,更好地为临床病理服务,是技术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此谈谈病理科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
作者:颜亚晖;郑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 服药3个月后24 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作者:郭永红;陈琳;韩卓辉;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与管理进行了综述:(1)劳教场所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2)劳教场所与HIV传播相关因素;(3)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管理模式及防制管理的有利条件;(4)劳教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存在的问题;(5)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易春云;曾毅;陈曦;白立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5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IFA和ELISA检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HV-Ag,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检测鼠血HV-Ab,并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调查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结果 2005年共报告病例546例,发病率0.84/10万.共捕获478只啮齿动物,总密度为3.4%,室外密度3.31%,室内密度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46.91%),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8.16%.褐家鼠和黑线姬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3.17%、2.80%. 5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HV,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HV.对17只阳性鼠肺病毒分型,Ⅰ型占41.18%,Ⅱ型占58.82%.结论 湖南省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HFRS疫区,人群隐性感染较高,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实验室诊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彭进平;刘富强;戴德芳;高立冬;张红;胡世雄;刘运芝;李伟;吴子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解决流动作业于不同区域、不同厂矿的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简称流动接尘工人或流动接尘作业者)尘肺病诊断难的问题.方法 建立起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制度,应用现代Internet通讯和数码摄像技术将流动接尘作业工人的体检史、职业史等串联起来.结果 流动接尘工人职业史、体检史被组织成为有序的系列资料,有利于流动接尘者尘肺病的诊断.结论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码摄像技术使得职业病诊断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工制度的改变等很有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作者:黄清垣;陆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特点,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创新提出了四点建议,即:解放思想,提高档案工作的鲜活性;重视应用,实行档案的开放性管理;手段更新,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加强培训,建设高素质档案队伍.希望新时期档案工作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程度为新时期人事管理提供帮助和服务.
作者:刘蓓;谢萍;龙玲;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的卫生状况,保证消费者饮水安全.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式,对绍兴市20家用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饮水机冷出水口的水及饮用机配套用具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大肠菌群合格率也较低.结论 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张雁;章迎春;沈小芳;陆永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目前三水、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对从三水、中山两地采集的各种淡水鱼和虾进行检查.结果 从上述地区采集的淡水鱼虾中均检获了华支睾吸虫囊蚴.在不同鱼种中,以鲩鱼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较高,其中来自三水的鲩鱼感染明显较中山的严重;鲮鱼、大头鱼、非洲鲫鱼、麦穗鱼和虾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结论 广东三水和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较为普遍,其中鲩鱼感染较为严重.
作者:刘晓丹;朱翠华;李雅玲;劳美新;朱妙蝉;李志成;陈国健;邓达标;邱海平;周赵标;陈代雄;李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56.7%),以大肠埃希菌(21.7%)和铜绿假单胞菌(11.6%),肺炎克雷伯菌(11.6%)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9株(31.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和表皮葡萄球菌(10%).真菌7株(11.7%).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普遍呈多重耐药性,葡萄球菌大部分耐甲氧西林.结论 神经外科病种原因及基层医院的抗生素滥用,使其获得性肺炎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有独特性,了解其规律和耐药率,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邱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各大医院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控制普遍采用分科定额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存在着定额值确定过度注重历史而忽略实际、定额核算办法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等缺陷.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必须将科室定额基础值从静态值转变为动态值,减轻了学习曲线效应对控费效果的弱化;实行奖惩并重的激励制度,转变已有的只罚不奖的非对称激励方式.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改进是可行的.
作者:刘新春;袁乐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株分离于疑似食物中毒腹泻患者的EIEC菌株进行生化特征、血清学及致病侵袭力实验探讨.方法 参照GB/T4789.6-2003和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结果 3份标本分离到的同一血清型EIEC O29:K?菌株,经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学及Sereny试验证实为一株非典型生化特征,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结论 在肠道病原菌的鉴定中,非典型生化特征及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应引起注意.
作者:高亚色;梁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