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93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结果与红系统参数结果分析

徐朝阳;张慧莲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红系统参数, 比例
摘要:目的 通过对妊娠妇女进行地贫筛查,393例阳性结果与红系统参数结果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用一管定量法对妊娠妇女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用血液分析仪对HB、RBC、MCV、MCH、HCT、MCHC、RDW-CV检查,各参数阳性比例与地贫筛查阳性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 红细胞参数的阳性率随红细胞渗透脆性下降的幅度的加大而增高.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永顺县2003-2005年13起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 分析永顺县2003-2005年发生13起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永顺县2003-2005年发生的13起食物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发生食物中毒13起,中毒人数118人;化学性食物中毒共发生8起,中毒人数33人,死亡人数7人,分别占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61.54%和27.97%;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分布在农村,共发生11起,中毒人数100人,死亡人数7人,分别占死亡人数、中毒起数和人数的7%、84.62%、84.76%.结论 永顺县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主要是农村集体聚餐,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松岗街道近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近10年间(1996-2005年)深圳市松岗街道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来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近10年来,本地区累计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669例,总发病率171.63/10万,发病率波动在78.77~303.40/10万之间,以性传播疾病与肠道传染病为主,近3年来,呼吸道传染病上升快,HIV阳性感染者也逐年增加.结论 随着人口的激增,传染病在不断变化,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马智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内出血33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内出血疾病的构成及临床表现,以正确诊治.方法 对3341例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是妇科腹腔内出血常见的疾病,其次是黄体破裂,较少见的是卵泡破裂、巧克力囊肿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停经、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妇检:附件增厚、压痛或包块,尿HCG(+),B超及后穹窿穿刺有助于诊断,而后4种疾病无停经史,尿HCG(-).结论 加强妇女保健,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可降低严重腹腔内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新琼;徐洪斌;潘丽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因二次供水砷铅镉污染水源致中毒的调查

    某冶炼厂因二次供水池管理不当封闭不严,被该厂含有砷、铅、镉的扬尘污染水源,导致35人砷、铅中毒.通过对二次供水水源水质检测发现砷、铅、镉严重超标,患者尿砷、尿铅超标,该次中毒确诊为砷、铅中毒,提示该厂砷、铅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二次供水缺乏卫生安全意识,水源管理不当所致.

    作者:陈理乐;王飞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本文介绍了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对提高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吴唯;李小荣;聂华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卵管不孕症的中医疗法

    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慢性输卵管炎(淋菌、结核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此外,输卵管发育不全(如纤毛远动及管壁蠕动功能丧失等),盆腔粘连,也可导致不孕.

    作者:周剑虹;王端英;赵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血液系统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血液系统影响,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用KX-21分别测量3MU,5MU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值.结果 治疗前二组患者血液系统WBC、HGB、P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二组的WBC、PLT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5MU与3MU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均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反应,且随剂量的增多而不良反应增加,建议选用3MU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姜健;李登清;李娟;华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人造宝石厂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 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方法 对某宝石厂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粉尘和噪声水平.并对890例作业人员和160例非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 该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作业现场共测118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测定,超标点42个.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07±0.77)mg/m3,呼吸性粉尘共测量110个点,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46±0.29)mg/m3,超标点16个,超标率14.5%;游离SiO2含量平均12.5%;测定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95.3%;作业组X射线(高千伏)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改变454例(51.0%),而对照组只有4例.作业组高频听力损失305例(34.3%)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12.5%)(P<0.01).结论 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存在一定危害性,建议加强防尘、降噪措施,保障工人健康,防止职业病发生.

    作者:李敏;陈朝东;李骏晖;曾丹燕;李文勇;黄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胃愈疡颗粒对胃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胃愈疡颗粒的疗效机制.方法 56例胃溃疡(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胃愈疡颗粒;对照组予法莫替丁加硫糖铝,四周为一个疗程,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治疗前后胃镜下取溃疡边缘活检.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mRNA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少量表达,病变粘膜表达增加;治疗后两组表达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促进TGF-β1等促溃疡愈合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林源;周勇杰;廖书胜;李家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蛋白表达,运用HE染色观察多形核白细胞(PMNLs)浸润情况.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ICAM-1蛋白阳性血管数表达增加(P<0.01),24h达高峰;予他汀干预治疗后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ICAM-1蛋白阳性血管数表达(P<0.05),抑制PMNLs渗出(P<0.05),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渗出,减轻缺血再灌损伤.

    作者:谷文萍;肖慧;黄蕾;宋小明;刘福中;李小军;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减少冠脉介入治疗引起心肌损伤的研究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能否减少冠脉介入治疗(PCI)带来的心肌坏死.方法 在PCI术前7d随机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或者安慰剂13服,在术前和术后8h、24h检测CK-MB、肌钙蛋白Ⅰ型和肌红蛋白.结果 PCI术后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升高,在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的人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CI术后酶学峰值升高在阿托伐他汀组比安慰剂组减低.结论 在PCI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能明显减少心肌损伤.

    作者:曲春雁;唐爱萍;王军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1-2005年北京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人学新生不同年度、性别、病种间无差异(P>0.05),同一年度问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P<0.05),专业受限和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不合格疾病主要为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其次为肺结核、心脏病等,男性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余疾病无性别差异.不合格学生第二年均顺利入学.结论 学校在制定防病计划时应考虑到已患有慢性病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加强他们自我保健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李素君;黄伟;张洁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96-2005年宁乡县中学生6种常见疾病患病率及其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宁乡县中学生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6种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996-2005年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人群医学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升降趋势分析6种常见病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1996-2005年,高一学生队列共计79033人,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7.67%、20.79%、3.39%、6.23%、3.82%和5.73%;2.初一学生队列共计25602人,其患病率分别为30.49%、13.98%、5.65%、7.59%、7.66%和10.95%;3.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中,除沙眼和贫血患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外,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龋齿患病率均无升降趋势变化.结论 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和龋齿等常见病仍然是影响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中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李雄伟;刘继军;孔祥威;罗家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对本院110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立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病期蛋白质组分析优化策略

    目的 比较不同分组方法处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前后骨髓细胞蛋白的差异表达,筛选急变相关蛋白.方法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析技术,比较急变前后三种分组方法(混合标本组、随机标本组、个体标本组)时骨髓细胞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急变前后蛋白图谱匹配率在混合标本组为70.0678%;随机标本组两两配对比较,匹配率在43.2604%~58.3477%之间;个体标本组为74.0988%.混合标本组和随机标本组的相同差异蛋白点为103个,采用χ2检验P>0.05.从三组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中选取了20个进行质谱分析,明确鉴定出15个蛋白质.结论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采用骨髓细胞混合标本分组策略可获得相关差异蛋白,且可有效消除个体差异,简化实验流程.

    作者:姚峰;李荣;刘晓力;杜庆锋;张嵩;樊伟;朱红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staph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共检出CNS6种135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种,耐苯唑西林株检出率为73.3%(99/135).耐药率监测表明,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CNS)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远高于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CNS)株,各种CNS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病原学监测是检测和控制CNS感染的有效方法,应重视MRCNS的检测和报告,根据细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临床带教中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探讨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的七大领域之一,但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培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作者:欧阳茂;杨侃;蒋卫红;张梦玺;彭伟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41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SF-36量表评价441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患病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在岗、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医疗花费、家庭住房面积、疾病的炎症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病情进展情况、是否共患其他疾病等15种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对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职业、病情进展情况、病程、婚姻状况.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疾病本身的积极治疗,遏制过高的医疗费用,建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倡导和谐稳定的婚姻观念,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作者:张修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味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味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经鼻腔接种小鼠,建立感染模型.实验设10倍麻杏石甘汤组、5倍麻杏石甘汤组、感染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感染模型组灌胃给生理盐水,其它各组灌胃给相应浓度的药物,1次/d,0.4ml/次,连续8d.后一次给药后禁水、禁食8h,取标本进行T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检测.结果 10倍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组CD3+、CD4+ T细胞亚群百分率、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感染模型组(P<0.05),CD8+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感染模型组(P<0.05).10倍麻杏石甘汤组、5倍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组CD8+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感染模型组(P<0.05).结论 10倍临床大用量的麻杏石甘汤和5倍临床大用量的麻杏石甘汤加味方能明显调整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

    作者:赵武能;卢芳国;张薇;朱应武;何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道县2004-2005年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及控制对策

    目的 了解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为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提供控制对策.方法 于2004-2005年对全县桶装纯净水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共抽检样品83份,合格47份,总合格率56.63%.结论 对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卫生监督力度,是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有效的措施.

    作者:朱远生;肖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