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王舟;谭唯;潘柳波
临床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治疗的理论与技能对临床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未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预防医学中营养相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以期在现有课程体制下达到提高临床医学生临床营养专业水平的目的.
作者:陈骁熠;凌艺辉;王晓燕;魏莲;雷毅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出的细菌采用常规鉴定或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根据NCCLS/CLSI规定进行判断,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测定金属酶.结果 80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占85.0%,其科室分布分别为ICU占22.5%、呼吸科占18.8%、老年内科占12.5%、神经科占26.2%.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分别为48.8%和32.5%,,其次为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为27.5%和26.3%,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中介率达52.5%.耐亚胺培南菌株金属酶的产酶率为16.3%.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比较低,加强监控和优化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流行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伟;卿之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疼痛教育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在镇痛需求,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泌乳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施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疼痛教育组(观察组)和未实施疼痛教育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于病人手术前一对一实施疼痛教育,教育内容统一(包括疼痛概念、疼痛评估方法、疼痛的不良反应、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优缺点等).对照组未予疼痛教育,术后观察比较病人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处理、泌乳、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包括首次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疼痛教育能提高病人术后镇痛需求,改善镇痛质量,促进母婴康复.
作者:应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休闲娱乐行业从业人员艾滋病毒、淋球菌、梅毒等性病的感染情况,找出性病传播重点行业和高危人群,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性病的传播,并为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长沙县29家休闲娱乐行业的服务人员,进行HIV、TP、HBsAg的血清学检测,阴道分泌物淋球菌培养、霉菌和滴虫显微镜镜检.结果 175名被检人员中阳性率为21.7%.其中HIV、TP、HBsAg、淋球菌、滴虫、霉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71%、5.14%、8.0%、1.14%、2.29%.结论 休闲娱乐行业是性病传播的重点行业,其服务人员是性病的高发人群.要加强对休闲娱乐行业服务人员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相关的健康体检,减少和降低性病传播.
作者:赵双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食用猪甲状腺中毒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不认识甲状腺组织而误食者.2007年5月某建筑工地发生15例民工的食物中毒,经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证实,属猪甲状腺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智勇;黄忆明;朱明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施健康教育,关注人类生存质量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思想认识、教育方法和人员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基层单位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李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7年5月,湖南省湘乡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肝暴发流行.发病69例,罹患率2.01%,病例全部为该校男性寄宿生.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证实为一起水型甲肝暴发,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毅;肖立军;王继杰;李透;刘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桑植地区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本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中血液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和相关性.为指导儿童合理补充营养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检测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来本院就诊的1 750名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值分别为(46.33±14.82)μmol/L、(8.26±1.61)mmol/L、(24.47±8.84)μmol/L、(1.42±0.12)mmol/L、(4.37±0.18)mmol/L.锌、钙含量低于正常对照值,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铜、铁、镁与正常对照无差异.不同性别儿童的6种微量元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地区儿童血液中钙、锌元素普遍缺乏.
作者:谷成祥;方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3月我科住院的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为治疗组,B组20例为对照组,A组药物治疗加腺样体切除术,B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3月后对照组有效率90.0%,治疗组有效率96.6%,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月后对照组有效率60.0%,治疗组有效率93.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治疗上除了系统的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行腺样体切除术,可提高疗效,尤其以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敬云龙;黄友棣;李赟;赵斯君;陶礼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 依据JJF1059-1999建立数学模型,合成不确定度.结果 当食品中砷含量为0.22 mg/kg时,合成不确定度为0.008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mg/kg.结论 本评定过程清晰合理,主要影响因素不遗漏、不重复,适用于原子荧光光度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陈丽丽;张春玲;柳英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部分1~40岁健康人群进行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百日咳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77.63,抗体保护率21.97%;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平均滴度1.33IU//ml和0.73 IU/ml,阳性率99.08%和81.92%.结论 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但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偏低,应大力推广百白破联合疫苗.
作者:严燚;康安华;戴传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生物遗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了解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进展,开展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蒙晓宇;耿文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29岁以下健康人群128名4个年龄组血清,采集血清作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IgG检测.结果 1995-2004年全市儿童糖丸(OPV)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服苗率分别98.02%、98.88%,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100%、100%;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62、1:179、1:348.结论 衡阳市儿童服苗率及29岁以下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作者:周志华;朱玲;谢建民;曾亚雄;贺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泸溪县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全县17个乡(镇)市售家犬采集脑组织,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免疫荧光法初筛和RT-PCR方法确证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家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感染率为1.93%.结论 泸溪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加强犬只免疫,对带毒犬只严格监控以及正确处理.
作者:符胜忠;杨启国;王胜良;龚仁;戴德芳;刘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桂阳县自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以来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原因,探求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肺结核病人治愈率.方法 统计1993-2005年涂阳肺结核病中断治疗病例数和原因.结果 1993-2005年涂阳肺结核中断治疗254例,中断率为7.23%,其中初治涂阳为6.29%(171例)、复治涂阳为10.20%(83例),初、复治中断率有显著差异;中断治疗的原因以药物毒副反应为高占35.04%.结论 采取改变服药方式、对症处理、减轻药物副反应等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并加强全程督导管理是降低结核病中断治疗率的关键.
作者:张解军;朱峻湘;朱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与心电图血脂血象的关系.方法 选择115例老年冠心病人按中医辩证分为本虚、标实两型后再将其心电图血脂血象的结果作对照.结果 两组对比上述检测中心律失常、心室肥大、血清胆固醇及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冠心病中医本虚、标实辩证与心电图、血脂、血象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时说明目前多种现代化检测手段对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璐琳;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诊断学是各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其见习教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关系到下一步专科临床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归纳,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学见习的教学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孙泽琳;谢启应;杨天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校近年来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疾病的关系,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1 520名在校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面部皮肤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检查1 520人,累计阳性人数439人,受检学生总感染率28.29%.男女两性感染率分别为39.17%(47/120)、28.00%(392/1 400),有面部皮肤病者244人,感染螨虫者145人,感染率为54.99%,其中痤疮感染率为50.43%(57/1 13),酒渣鼻样皮炎感染率为75.00%(35/48),脂溢性皮炎感染率为51.80%(43/83),而正常皮肤1 276人,感染者294人,感染率为23.04%.结论 本校学生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感染多为毛囊蠕形螨;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学生采用一般的护肤方法对减低其阳性感染率效果不明显;皮肤的状况与螨虫的阳性感染率关系较大.
作者:陶艺君;彭凤兰;胡小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运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检测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两种方式中,麻杏石甘汤在250、125 mg/ml时对鸡胚中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的抑制倍数在4以上.在这两种给药方式中,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8、1.71.结论 麻杏石甘汤能通过抑制病毒增殖和保护宿主细胞而发挥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张薇;卢芳国;何迎春;肖子增;陆小虹;朱应武;蔡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随州市部分0~14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当前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及加强对儿童伤害预防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市区内抽取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1个儿童预防接种点,在抽到的单位内随机抽取0~14岁部分儿童,将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动物伤、纯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及交通事故.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5.77%(70/1 213)、1.32%(16/1 213)、0.99%(12/1 213)、0.82%(10/1 213)、0.82%(10/1 213)、0.74%(9/1 213).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对儿童生活环境应加强整治,对动物要加强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及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作者:张志保;石正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