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在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胡琳;周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

关键词:超声检查, 肝血管瘤, 超声造影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58个低回声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同时对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对低回声肝血管瘤正确诊断率(86.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0.7%)(P<0.05),低回声肝血管瘤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四种模式:模式Ⅰ:环状结节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Ⅱ:薄环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Ⅲ:动脉期快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回声或等增强;模式Ⅳ:环状增强,内部无充填.低回声肝血管瘤增强方式与肿瘤大小有关:<3 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Ⅱ,Ⅲ;>3 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Ⅰ,Ⅳ.结论 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低回声不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造影模式与血管瘤的大小和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娄底市吸毒人群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娄底市吸毒人群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中这几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娄底市戒毒所戒毒人员面对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82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55%、HBsAg阳性24例,阳性率为13.19%、HCV抗体阳性92例,阳性率为50.55%、梅毒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为6.59%,合并感染HIV/HCV1例,占0.55%,合并感染HBV/HCV12例,占6.59%,合并感染梅毒/HCV7例,占3.85%.结论 该市吸毒人群中HCV、梅毒感染率较高,与他们的多性伴和注射毒品行为有关,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地干预措施.

    作者:袁利和;朱文斌;杨梅;钟江红;刘朵;吴幂;李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珠海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行为,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对珠海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用SAS V8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 ml,HIV抗体检测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1 264名吸毒者中,检出69例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46%.静脉注射者比单一口吸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者比非共用注射器者HIV感染率高;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具有不同注射年限者分为<1年组、1~年组、>5年三组,HIV感染率>5年组高,其次为1~年组,低为<1年组.对1 264名吸毒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82份,阳性率为6.49%.在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中,未用过或有时用组比每次都用组梅毒感染率高;在近一次有否使用安全套分组中,未使用组比有使用组梅毒感染率高.结论 静脉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与否是影响梅毒感染率的主要因素,切断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是HIV防治工作的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力度.

    作者:张丽荣;姚刚;朱克京;黄利群;张彩虹;阮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珠海市城区幼托机构监测消毒质量分析

    目的 为了解珠海市城区幼托机构消毒管理工作现状,2006年对城区55所幼托机构的消毒情况进行了卫生学监测.方法 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珠海市城区幼托机构消毒卫生消毒状况总体较好,总合格率为90.9%,其中房间空气合格率为94.4%,物表合格率为100.0%,玩具表面合格率为88.1%,老师手面合格率为60.2%,保育员手面合格率为75.6%,学生手面合格率为45.8%,餐具合格率为100.0%;玩具表面、幼师和幼儿的手面等监测指标不理想;公立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较私立托幼机构好.结论 今后要加强玩具和房间的消毒管理,促进幼师和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作者:余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桑植地区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含量分析

    目的 检测桑植地区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本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中血液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和相关性.为指导儿童合理补充营养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检测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来本院就诊的1 750名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儿童血液中锌、铁、铜、钙、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值分别为(46.33±14.82)μmol/L、(8.26±1.61)mmol/L、(24.47±8.84)μmol/L、(1.42±0.12)mmol/L、(4.37±0.18)mmol/L.锌、钙含量低于正常对照值,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铜、铁、镁与正常对照无差异.不同性别儿童的6种微量元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地区儿童血液中钙、锌元素普遍缺乏.

    作者:谷成祥;方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辰溪县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分析

    目的 对《辰溪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及中期目标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为确保《规划》终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的统一要求,对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 DOTS乡级覆盖率已经达到100%.2001-2005年共发现结核病人2 100人,其中初治涂阳病人1 016人,复治涂阳314人.2001-2004年共登记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977人,治疗成功902人,治疗成功率92.3%.达到了中期目标的要求,但是结核病三级防疫网络建设不够健全,病人的转诊率较低.结论 辰溪县实施《规划》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项指标达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下一步应该认真落实《规划》,继续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辰溪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圣文;卢春莲;胡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非创伤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柱分离法提取46例孕妇血浆中的DNA,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其胎儿SRY基因,并引入内参照基因ATL1特异序列.结果 28例孕男胎的孕妇血浆中有26例经巢式PCR扩增出SRY基因.18例孕女胎的孕妇血浆中有17例经巢式PCR只扩增出ATL1基因,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26/28)和94.4%(17/18),总符合率93.5%(43/46).结论 应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作产前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是一种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朱燕;徐克前;王晓春;李登清;周孚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特异基因的PCR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O和鞭毛抗原H的特异性基因rfbO157、fliCH7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出目的产物.结果 利用建立的方法对4株大肠杆菌O157:H7菌及12株非大肠杆菌O157进行检测,rfbO157、fliCH7基因的特异性均为100%;rfbO157基因的灵敏度约为6×104 cfu/ml;fliCH7基因的灵敏度可达6 cfu/ml.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为实验室鉴定大肠杆菌O157:H7提供了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手段.

    作者:温群文;段永翔;刘楚云;曾小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邵东县2005、2006年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邵东县钩体疫源地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及菌群分布,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显微凝集试验进行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5年、2006年采集健康人血清203份,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123人(阳性率为60.59%),两年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1.96%(53/102)、69.31%(70/101).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差异,与年龄密切相关,健康人群含9群钩体血清抗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结论 邵东县健康人群中钩体易感人群有一定积累,且菌种、菌型复杂,以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为主,应加强钩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作者:廖清群;唐富国;吴子贵;孔璐;尹超平;宁中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医专学生生活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调查

    目的 探讨某医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应激现状、人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测量工具对473名学生的生活应激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农村、家境属于温饱或困难水平的女生应激水平较高,其中农村贫困生在变化、挫折和压力的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城市的非贫困生;女生在压力、生理和情绪反应方面的生活应激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贫困生在生理、行为方面应激反应较非贫困生强烈,而认知反应则较非贫困生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及人格特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人格特征因素后,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结论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及女生生活应激水平较高,应注重引导、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积极应对各种日常生活应激,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喻静昭;杨渊;胡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营养教学改革探索

    临床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治疗的理论与技能对临床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未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预防医学中营养相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以期在现有课程体制下达到提高临床医学生临床营养专业水平的目的.

    作者:陈骁熠;凌艺辉;王晓燕;魏莲;雷毅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免疫渗滤方法.方法 用大肠杆菌的混合抗原免疫家兔制取多价抗体,纯化后包被胶体金制备检测探针.结果 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29株大肠杆菌采用免疫渗滤法均可检出,灵敏度为4.5×107 cfu/ml.人工染菌的食品样品经简单处理,即可用于检测.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合现场检测之用.

    作者:王中民;王育兵;田葆萍;毛彦杰;石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疼痛教育对剖宫产术后康复及泌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疼痛教育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在镇痛需求,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泌乳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施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疼痛教育组(观察组)和未实施疼痛教育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于病人手术前一对一实施疼痛教育,教育内容统一(包括疼痛概念、疼痛评估方法、疼痛的不良反应、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优缺点等).对照组未予疼痛教育,术后观察比较病人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处理、泌乳、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包括首次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疼痛教育能提高病人术后镇痛需求,改善镇痛质量,促进母婴康复.

    作者:应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体会

    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发病率为3/10万~4/10万,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多见[1].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物理、化学、遗传因素有关.自2004-2006年4月我科已诊治小儿急性白血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APP-A、GMP-140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目的 观察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1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定量检测外周血清中PAPP-A和GMP-140.对所有冠脉造影显示狭窄≥30%的病变进行影像学分析,对斑块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6.75±2.37 vs 5.37±1.16 mU/l;13.57±2.66 vs 3.82±1.59 pg/ml,P<0.01,respectively);同样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增高(16.75±2.37 vs 6.27±2.73 mU/l;13.57±2.66 vs 4.96±2.54 pg/ml,P<0.01,respectively).尽管稳定型心绞痛组PAPP-A和GMP-140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稳定性斑块患者升高.结论 PAPP-A和GMP-14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作者:李峰;王勇;张育民;谢启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较低剂量甲醛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时相特征及机制

    目的 观察较低剂量甲醛(formaldehyde,FA,浓度为40 μmol/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时相特征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分析甲醛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株)与甲醛浓度为40 μmol/L的DMEM培养基孵育.分别处理一定时间后(0,4,12,24,48,72 h)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eNOS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较低浓度甲醛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细胞LDH漏出,以及内皮细胞上清液MDA和NO的产生;降低eNOS的活性,抑制e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加iNOS活性,促进i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 甲醛诱导HUVEC-12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NOS的活性及表达,诱导iNOS的活性及表达,增加病理性NO产生,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尹蔚兰;让欧艳;李恩华;邹丽君;贺彬琪;王穆;李良;让蔚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结果与发病关系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样的检测,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 选取252例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母亲血样,常规鉴定ABO及Rh血型;母婴血型不合,检查患儿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 明确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77例,其中O-A型41例、O-B型36例;发病患儿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16共31例(40.3%),1:32-64的共32例(41.5%),1:128-512的共14例(18.2%);HDN血型血清学试验检出一项阳性20例(25.5%),两项阳性32例(42.1%),三项阳性25例(32.4%).结论 湖南地区母婴血型不合HDN,其母婴血型O-A与O-B发病率接近;母亲的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引起HDN临界值应在1:16为宜.

    作者:莫丽亚;成求国;刘建良;宋春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浓度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浓度,探讨在中国人群中血清APN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集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的CHF患者血清,测定APN与N端前脑钠素(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合临床CHF严重程度,研究APN在预测CHF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的潜在价值.结果 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随CHF的严重程度(NYHA分级Ⅱ~Ⅳ)APN水平逐渐升高(P<0.05),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48,P<0.001),与hsCRP负相关(r=-0.34,P<0.001).血清APN水平升高伴随有死亡率的增加.结论 中国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APN可预测CHF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凯;谭茗月;李安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省泸溪县2005年家犬感染狂犬病毒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泸溪县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全县17个乡(镇)市售家犬采集脑组织,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免疫荧光法初筛和RT-PCR方法确证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家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感染率为1.93%.结论 泸溪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加强犬只免疫,对带毒犬只严格监控以及正确处理.

    作者:符胜忠;杨启国;王胜良;龚仁;戴德芳;刘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的危害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2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进行相关资料的问卷调查.结果 83.18%的医务人员在近一年内发生过锐器伤.结论 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的危险,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预防锐器伤的知识,缺乏标准预防或普遍预防的知识,应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减少锐器伤.

    作者:陈晓阳;印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沙市雨花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其发病率的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和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Fox2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围产儿死亡情况相对危险度及人群特异百分比分析.结果 监测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共7 353名,其中围产儿死亡4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53‰,高危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低危孕妇的2.8倍,其人群特异危险百分比为54%;低体重新生儿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正常体重新生儿的40.1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52%;<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的2.4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41%.结论 从围产儿的总体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中,孕产妇高危情况危险度高,其次是围产儿的低体重,次之是孕产妇产检次数.

    作者:沈静;韩哲;邓婷;王沙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