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朱燕;徐克前;王晓春;李登清;周孚赏

关键词:巢式PCR, 血浆DNA, 产前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非创伤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柱分离法提取46例孕妇血浆中的DNA,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其胎儿SRY基因,并引入内参照基因ATL1特异序列.结果 28例孕男胎的孕妇血浆中有26例经巢式PCR扩增出SRY基因.18例孕女胎的孕妇血浆中有17例经巢式PCR只扩增出ATL1基因,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26/28)和94.4%(17/18),总符合率93.5%(43/46).结论 应用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作产前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是一种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柳州市吸毒人群干预服务平台转介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干预平台的管理,建立一个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有效地降低危害模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 转介成功率65%,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三大途径的仅有42.5%;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占70.8%、听说过妇女健康中心的6.06%、抗病毒治疗占9.2%、自愿咨询检测占18.7%、什么都没有听说占18.7%;社会上的吸毒者35.0%听说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72.0%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干预的五个平台了解太少,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建立以针具交换服务点为中心有效地带动五个服务干预平台相互转介的服务体系很有必要性.

    作者:俸卫东;韦启后;白玉;张英霞;单桂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α稳态、PH稳态下乳酸值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CPBS)各阶段乳酸(Lac)值的变化及两种血气管理方法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56例心脏病患者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PH稳态管理血气,B组α稳态管理血气.分别于术前,转流前5 min,降温末,复温末,停机5 min,术后24 h抽动脉血测血气分析(含Lac).结果 两组转流前5 min Lac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组间、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温末乳酸值均增高,复温末乳酸值高,持续至术毕,降温末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温末至停机5 min与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24 h均恢复正常,组间、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PB期间存在组织缺氧,乳酸含量增高,复温期间采用PH稳态管理血气乏氧程度更严重.

    作者:蒋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bcl-10、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凋亡抑制基因bcl-10和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在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转化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1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0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0例胃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bcl-10、survivin标记.结果 bcl-10、survivin在71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0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0例胃肠DLBCL实验组中表达分布有显著临床意义.71例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84.5%(60/71)表达bcl-10蛋白,21.1%(15/71)表达Survivin蛋白.bcl-10、survivin两个标记物在MALT淋巴瘤中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10在胃肠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上游起作用,主要与基因的异位,突变,诱导凋亡抑制等有一定的关系;Survivin在胃肠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中起作用.本文结果推测bcl-10,Survivin可作为胃肠MALT淋巴瘤早期诊断和判断其恶性转化的有用标记物.

    作者:黄江海;许淑媛;张利群;李美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早期(24~72 h)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被确诊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50例,前者只给常规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加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72 h.用ELISA法测定10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心脏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出血的比例.结果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50例ACS患者经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血的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ACS患者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颖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磷脂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病人血清磷脂(PL)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促法和终点比色法对50例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30例肾病综合征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30例,分别进行血清磷脂(PL)、总胆固醇(TCHO)含量检测.结果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组血清磷脂、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400.03±114.48)mg/dl,(11.57±4.08)mmol/L明显高于肾病综合征缓解期组(228.97±28.28)mg/dl,(5.99±0.84)mmol/L和健康对照组(212.17±22.55)mg/dl,(3.82±0.61)mmol/L.结论 血清磷脂检测可及早发现肾病综合征高血脂对肾小球的损害,并有助于提示降血脂治疗的疗效.

    作者:丘世飏;邹明祥;谢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公明街道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

    目的 调查深圳市公明街道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有害岗位进行职业危害分级,为更好的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等方法对工作场所监测结果进行分级.结果 本次调查工厂数410家,岗位数2 164个,其中安全作业2 015个,轻度危害108个,中度危害23个,高度危害12个,极度危害作业6个,构成比分别为93.1%、5.0%、1.1%、0.6%、0.3%.危害作业合计149个,占6.9%.超标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氯乙烯(22.5%)、铅(20.0%)、正己烷(14.4%)、甲苯(9.1%)、二甲苯(7.3%)、苯(5.4%)、噪声(3.6%)、粉尘(3.5%).危害作业点构成中,甲苯多35个,其次二甲苯28个,苯与噪声各19个,正己烷18个,三氯乙烯16个,粉尘9个,铅5个.极度危害作业共6个,其中三氯乙烯3个,甲苯、正己烷与噪声各1个.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有害作业Ⅰ级危害程度以上30个,塑料制品业29个.结论 有害作业分级是目前职业危害形势非常严峻,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匮乏,有效做好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工具之一.

    作者:徐双喜;廖日炎;朱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因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间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80 mg静滴,2/d,共5 d,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40 mg静滴,2/d,共5 d.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24、48、72 h空腹胃液pH值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24、48、72 h,治疗组pH值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P=0.004);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高,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广西某生活饮用水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调查

    目的 调查某城郊饮用水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原因.方法 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CJ/T206-2005、GB5749-85相应项目进行调查、检测和评价.结果 在该自来水厂水源水(水面下0.2 m)、进厂水(取水点深6 m)、出厂水各取1份水样检测,色度15~100度,浑浊度0.72~17度,水质有微弱异味和弱腥味,铁0.11~2.60 mg/L,锰0.02~0.57 mg/L,氯化物4.29~4.56 mg/L,氨氮0.09~0.17 mg/L,硫酸盐1.14mg/L.取水源水面下3.5 m水样按规范常规项目全分析,除游离余氯外均符合规范要求.结论 饮用水水质浑浊变味可能是由于枯水期水源水库水量减少,水体自净和复氧能力不足,水源取水点上游1 000m内网箱养鱼,来自饲料等有机物厌氧分解,取水点过于接近水库底部所至.

    作者:刘展华;李裕生;李裕利;黄江平;黎勇;龚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体会

    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发病率为3/10万~4/10万,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多见[1].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物理、化学、遗传因素有关.自2004-2006年4月我科已诊治小儿急性白血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辰溪县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分析

    目的 对《辰溪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及中期目标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为确保《规划》终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的统一要求,对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 DOTS乡级覆盖率已经达到100%.2001-2005年共发现结核病人2 100人,其中初治涂阳病人1 016人,复治涂阳314人.2001-2004年共登记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977人,治疗成功902人,治疗成功率92.3%.达到了中期目标的要求,但是结核病三级防疫网络建设不够健全,病人的转诊率较低.结论 辰溪县实施《规划》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项指标达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下一步应该认真落实《规划》,继续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辰溪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圣文;卢春莲;胡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检查的技术探讨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患者24例行视神经管螺旋CT扫描,用骨算法重建,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有6例为双侧视神经管骨折,13例为单侧视神经管骨折,5例未发现骨折.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7例,外壁骨折5例,视柱骨折2例,上壁骨折3例,下壁骨折2例.结论 螺旋CT检查可显著地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作者:欧阳彬;于德玲;张赛君;王伏湘;李静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存素和上皮钙黏附素蛋白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SVV)和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E-CD)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浸润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ICC、25例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中SVV和E-C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在ICC中,SVV和E-CD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32/45)和42.2%(19/45).ICC中SVV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NCE和CIN(P<0.05),而E-C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NCE和CIN(P<0.05).SVV高表达和E-CD低表达与I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VV表达和E-CD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VV和E-CD可能参与了调控ICC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预示ICC预后不良.

    作者:谷化平;周翠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省泸溪县2005年家犬感染狂犬病毒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泸溪县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全县17个乡(镇)市售家犬采集脑组织,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免疫荧光法初筛和RT-PCR方法确证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家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感染率为1.93%.结论 泸溪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加强犬只免疫,对带毒犬只严格监控以及正确处理.

    作者:符胜忠;杨启国;王胜良;龚仁;戴德芳;刘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控制内镜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果 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 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加强内镜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十分必要.

    作者:龚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土家族学生1985-2005年体质变化及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05年与1985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变化趋势.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土家族学生,分别测试其相关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年间湖南土家族学生身体形态有明显的增长、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 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年体质出现滑坡,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营养的补给.

    作者:皮建辉;吴亿中;雷鸣枝;邓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调查

    2007年5月,湖南省湘乡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肝暴发流行.发病69例,罹患率2.01%,病例全部为该校男性寄宿生.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证实为一起水型甲肝暴发,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毅;肖立军;王继杰;李透;刘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枣庄市市中区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市中区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方法 对2004-2006年间市中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36‰、14.54‰、14.42‰,前五位死因为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和肺炎.结论 加强基层培训,提高产前诊断和治疗技术,加强孕产妇、围产儿保健,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明慧;李兴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融人文教育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在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教师都重视学生全面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本院在基础医学解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团结精神的形成,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州市2004-2006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职业病种类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职业病报表、职业病诊断证书及个案调查卡内容,对全市2004年以来所发生的职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出并诊断职业病431例,其中尘肺类238例,占总例数的55.2%;物理因素损伤类171例,占总数的39.7%;化学因素中毒类11例,占总例数的2.6%;其它职业病11例,占总例数的2.6%;尘肺类职业病例中,煤尘肺98例,铸工尘肺12例,水泥尘肺49例,矽肺70例,其它尘肺8例;职业病人年龄分布,以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多,占总病例数的40.3%;接触有害因素年限20年以上病例数为158例,占总病例数的36.7%.结论 永州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必须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卫生执法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成;凌坤;邓大宏;毕天衡;万彦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随州市部分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随州市部分0~14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当前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及加强对儿童伤害预防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市区内抽取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1个儿童预防接种点,在抽到的单位内随机抽取0~14岁部分儿童,将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动物伤、纯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及交通事故.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5.77%(70/1 213)、1.32%(16/1 213)、0.99%(12/1 213)、0.82%(10/1 213)、0.82%(10/1 213)、0.74%(9/1 213).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对儿童生活环境应加强整治,对动物要加强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及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作者:张志保;石正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