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蔡云清;户岛裕司;赵岩;许娟华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表阿霉素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抑制作用,对48例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一次性膀胱腔内灌注,定期膀胱镜检查和随访.结果表阿霉素浓度为20 mg/L和80 mg/L时,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82%上升到96%,在G1期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见胞浆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凋亡现象,当表阿霉素浓度达到200.0 mg/L,细胞发生坏死.临床48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5例术后5~9个月复发,复发率11%.无发现药物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表阿霉素通过抑制膀胱瘤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用表阿霉素进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唐正严;齐琳;丁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南省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及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由湖南省卫生厅发文在全省统一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摸底调查,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纳入调查内容.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按省、市、县劳动卫生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调查.结果全省15 20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工业企业中,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为546 884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2 134家,占14.0%,职业病危害告知1 138家,占7.5%,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798家,占11.8%.结论应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的宣传、培训、贯彻实施,加大职业病防治投人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
作者:彭仁和;聂云峰;肖云龙;陈伯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4月8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发生一些不明原因的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厌油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荣华;何湘斌;卫学丰;申厚明;李艳芝;杨正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鲐鱼(又名鲭鱼,在江浙一带俗称油筒鱼)属青皮红肉类,如贮存、加工不当易在体内产生大量组胺,从而引起中毒.2003年10月29日,富阳市某公司食堂发生一起进食鲐鱼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骆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全面持续质量改进活动.结果增强了全员医疗废物管理法制意识,强化医疗废物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各项管理措施得以落实.结论在医疗废物管理质量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内涵建设,强化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对现行的质量管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使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作者:刘苏燕;姜亚绒;杨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按摩、药物、超短波理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增加心理护理(接纳、支持、保证).结果治疗结果上P<0.05,说明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干预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P<0.01,心理干预对抑郁程度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促进作用.
作者:姜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为在医院重要辅助诊断科室之一检验科工作的检验人员,不仅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如指血采集),而且每天频繁接触大量传染源标本,稍不慎就有可能被感染.针对目前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对检验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风险、暴露的防护、暴露后处理、预防进行了分析综述,提出安全防护对策,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检验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止暴露后感染HIV.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40只,喂以高糖高脂饲料2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对照组大鼠30只,喂以普通饲料2月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两组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月、2月、3月和6月每组各处死6只,取血测定血清HGF、胰岛素水平,并制备视网膜病理及电镜切片.结果实验组大鼠血HGF于注射STZ 1月后即明显增高,至2月时达高值,以后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大鼠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GF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跃斌;李兴;王志慧;刘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和高血糖治疗反应.方法按自拟危重症标准选择病例,按入院血糖测定结果分3组:血糖<12 mmol/L为1组,血糖12~18 mmol/L为2组,血糖>18 mmol/L为3组.1、2、3组的病例数分别是231、34、29例.分析1、2、3组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死率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1、2、3组入院血糖值分别为:1组9.46±1.37,2组13.34±1.15,3组22.73±4.52.1、2、3的病死率分别为:1组2.6%,2组20.59%,3组81.82%.1、2、3组高血糖治疗反应:1组除糖尿病用降血糖药,其余均不用降糖药,仅进行病因治疗,其6、12 h血糖呈进行性降低到正常.2、3组高血糖即使应用胰岛素降血糖,血糖虽有显著下降,但难以降至正常.结论危重症入院血糖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对降血糖的治疗反应越差.血糖<12 mmol/L的危重症,除糖尿病外,不用降血糖药血糖也可恢复正常,仅需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即可.
作者:蒲泉州;杨璐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4年7月中、下旬,地处丘陵的新宁县回龙寺镇增富、小水、岩塘三村树林松毛虫为患,连续暴雨,将松林中的松毛虫冲入山下水田,当地村民因水田作业,相继出现141例松毛虫病人.现将连续随访三个月的109例松毛虫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孙杰;李睿佼;陈媛;罗燕;邓顺意;肖松泉;李平;夏怀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策略、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2004年本辖区从业人员HBsAg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年总体检人数58 509人,HBsAg阳性人数4 966人,阳性率11.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5%),其中,餐饮业体检人数49 877人,HBsAg阳性人数3 411人(6.84%);工厂体检人数8 632人,HB-sAg阳性人数1 555人(18.01%),经统计学分析,后者阳性率高于前者,有显著性差异.应加强工厂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及监督管理.
作者:李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九江市劳动教养人员HIV感染和相关行为、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对551名劳动教养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未检出HIV感染者,其中吸毒者共用针具率47.4%,仅有5.6%性乱者每次性乱时均使用安全套,大多数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杨泽民;肖云;孙亚明;黄家胜;刘军;张红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SARS对西安市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为传染病暴发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霸桥区、高新区七个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一个学校,每个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未央区所抽取学校仅存有一个班,故除外),共发放问卷2000份进行调查.结果心理症状因子均分为:神经衰弱1.92±0.74、强迫-焦虑1.75±0.64、恐惧2.23±0.70、疑病2.01±0.92、抑郁1.65±0.70、消极1.76±0.94;大多因子无性别(抑郁除外)、年级间(抑郁、消极除外)差异.心理症状因子中度以上的发生率平均为11.12%,其中恐惧的检出率高(16.14%).性格外向者(E>56.7)的神经衰弱、疑病因子中度以上者发生率明显低于E≤56.7分者(P<0.01);情绪不稳定者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发生率明显高(P<0.01). 结论 SARS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与个性特点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要特别注意心理沟通和诱导,将SARS干扰降至低.
作者:何宏灵;刘灵;杨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营养、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利用2003年中学生健康体检资料,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判断,结果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共调查的3 436人,营养状况异常者1 384人,达40.28%,以轻度营养不良居多.营养状况异常率男生为34.08%(606/1 778),女生为46.92%(778/1 658),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营养状况异常有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男生之间和不同年级的女生之间都存在差异,且男、女生均以高一、高二学生发生率高.结论岳阳市中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均存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仍然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作者:方奎明;李国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的地区简化监测措施,对疟疾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抓好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结果近10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虽有散在的本地病例和较多的输入病例,但未出现继发病例,巩固了灭疟成果.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病例以输入性为主的地区,主要抓好病原学监测、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其他监测措施可以简化.
作者:李灯华;李军;段良松;周一平;黄健;邹亚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优势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尿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有氧培养,采用Microsca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ESBLs检测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表型确认方法.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泌尿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36%,并且以大肠埃希菌为多(占43.18%),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药物敏感率较好有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肟、阿米卡星、较差有磺胺和喹诺酮类,并且对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ESBLs试验,大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株占38.59%,还有3.79%真菌感染.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与发展.
作者:陈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系列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并与同期正常对照进行比较,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血小板(PLT)用美国AB-BOTT CELL-DYN1600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采取一期凝血法.结果肝硬化组P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PLT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凝血因子Ⅷ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Ⅺ、Ⅻ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肝硬化进行凝血因子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病时造成的凝血障碍,有助于判定病情预后,对肝硬化出血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乐龙;谢日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当前常德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晚血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村摸底排查.对既往在册晚血病人及新的疑似晚血病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确诊.结果全市共确诊晚血1 150例,其中男性860例,占75.65%,女性280例,占24.35%;年龄大者为90岁,小19岁,平均年龄56.83岁;40岁以上晚血占89.65%.晚血分型:腹水型占58.35%,巨脾型占39.74%,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各为0.96%.疫区分布:洲垸型占66.26%,垸内型12.09%,湖汉型9.22%,山丘型12.43%,非疫区4.61%.结论常德市晚血以湖沼地区未控制疫区晚血患病率高,晚血病例中以50岁以上者居多,以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全市晚血患病率有下降趋势.
作者:侯国弘;肖俊文;姚孝明;易筱志;周应彩;刘文军;江凤枝;曾繁权;张献忠;余秋兰;胡冬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汕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暂住人口实施干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到76.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人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但干预后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性观念也无根本上的转变.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今后要根据人群特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钟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外科实践能力,以促进外科教学的发展.
作者:丁波泥;陈道瑾;赵于军;聂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