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跃斌;李兴;王志慧;刘美琴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为临床快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备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欢迎.但由于操作环节中某些因素可影响血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导致其结果与临床不符.因此,尽可能控制这些因素已成为临床检验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自行改装的血液混匀仪对血标本混匀前后的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寻求保证血细胞计数结果准确的佳混匀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丽亚;邓永超;李先斌;蒋姣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的地区简化监测措施,对疟疾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抓好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结果近10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虽有散在的本地病例和较多的输入病例,但未出现继发病例,巩固了灭疟成果.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病例以输入性为主的地区,主要抓好病原学监测、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其他监测措施可以简化.
作者:李灯华;李军;段良松;周一平;黄健;邹亚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分析工作站与干化学分析在尿常规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和干化学分析法,同时对1 523例尿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全部正常的606例标本中,有25例为工作站镜检异常,假阴性率为4.12%.干化学法检查为异常的917例标本中,有307例为工作站镜检正常,假阳性率为33.48%.结论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常规检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干化学法分析后有必要对标本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沉渣镜检,两种方法互为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
作者:梁湘辉;夏川;刘文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和高血糖治疗反应.方法按自拟危重症标准选择病例,按入院血糖测定结果分3组:血糖<12 mmol/L为1组,血糖12~18 mmol/L为2组,血糖>18 mmol/L为3组.1、2、3组的病例数分别是231、34、29例.分析1、2、3组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死率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1、2、3组入院血糖值分别为:1组9.46±1.37,2组13.34±1.15,3组22.73±4.52.1、2、3的病死率分别为:1组2.6%,2组20.59%,3组81.82%.1、2、3组高血糖治疗反应:1组除糖尿病用降血糖药,其余均不用降糖药,仅进行病因治疗,其6、12 h血糖呈进行性降低到正常.2、3组高血糖即使应用胰岛素降血糖,血糖虽有显著下降,但难以降至正常.结论危重症入院血糖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对降血糖的治疗反应越差.血糖<12 mmol/L的危重症,除糖尿病外,不用降血糖药血糖也可恢复正常,仅需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即可.
作者:蒲泉州;杨璐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常德市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情况以及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常德市5个单位的22~73岁女职工1 389人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389人中患妇科疾病者826人,患病率59.47%.其中宫颈炎患病率(25.05%)占首位,其次为阴道炎(19.29%)、附件炎及盆腔炎(4.82%).结论危害女职工常见的是生殖系统炎症,因此应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工作,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曾孟兰;刘俊;袁淑珍;沈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中IL-4及IL-8水平,同时对COPD患者常规测定动脉血PO2、PCO 2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把它与IL-4及IL-8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4及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中IL-4及IL-8含量与PO2、FEV1%呈负相关,与PCO2呈正相关. 结论 IL-4及IL-8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IL-4及IL-8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向成玉;邓正华;邓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84年实施计免-冷链运转以来,长沙市麻疹发病率同国内文献报道[1,2]一样有了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在城乡仍有局部流行,并有所上升.为掌握全市近5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原因,给制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遂对2000~2004年流行特征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全面了解深圳市地铁站开通前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为地铁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及探讨合理的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进行.结果抽检深圳市18个地铁站9 466份空气样本,检出11份溶血性链球菌,地面、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细菌总数分别为603、520、634、577 cfu/m3;霉菌数分别为798、672和1 047、845 cfu/m3.结论深圳市地铁站开通前空气细菌总数合格,个别地铁站霉菌数较高,地铁站空气中存在溶血性链球菌,建议深圳市地铁站在正式投入运作前进行一次系统的空气消毒,以确保乘客的健康.
作者:林爱红;叶宝英;曾惠芳;张然;梁焯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苏州市人群体重指数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经济发达地区人群肥胖度与其他内分泌、心血管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为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农村和城区两个点共1 617名常住5年以上居民,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生化测定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随着人群BMI值的升高,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着上升,高血压、高血糖(除BMI 29~组外)、高总胆固醇(除BMI 27~组外)、高低密度脂蛋白(除BMI 29~组外)患病率也随之上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总胆固醇水平、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BMI值上升而升高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应针对引起肥胖症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预防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
作者:周靖;胡一河;陆艳;张钧;周智凯;周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地图实行传染病预警预测的方法.方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原理,建立<南宁市常规疫情辅助分析系统>,<南宁市疾病防控预警系统>.结果可根据用户选择的条件,进行各种比较查询,查询的结果用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显示,以及将疾病的(发病或死亡数/率)和预期数据相比,如超过预期数据,则该区域立即显示红色,实现预警.结论该系统利于及时对疫情进行汇总、分析与评估,预测疫情的走向趋势,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葛利辉;徐斌;梁红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校学生大额病例的病种和医疗费用,探讨降低医疗费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1~2004年学生大额病例的病种、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大额病例的病种以肿瘤、多发性骨折和乙肝为主,住院费为1.97万元/人次,其中医疗保险平均支付0.94万元/人次,占住院费的46.63%.结论做好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强化学生保险意识和因病施治,控制大额病例发生和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孟雪萍;覃艳华;黄惠敏;李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稽留流产作为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因为孕10~12周稽留流产者可致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胎膜组织机化,与子宫腔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损伤较大.而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己烯雌酚后行钳刮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宫颈扩张效果不好,钳刮困难需反复清官,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0月选择6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别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己烯雌酚+刮宫术两种方法治疗稽留流产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春;刘春芳;邓新粮;肖松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本身严重危害健康,有很高的病死率,而且与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主效应方程分析讨论DPN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P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包括:文化程度高、治疗方法力度大、现患冠心病、饮茶;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HbAlc%)不良、使用胰岛素、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诉眩晕症状、皮肤干燥、现患高血压、既往酮症、患糖尿病前肉类食物的摄入较多、既往吸烟(调查时已戒烟)、创伤经历、腰臀比WHR超标、血胆固醇(Chol)水平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DPN发生的危险因素有6个:糖尿病病程、使用胰岛素、主诉眩晕症状、糖尿病前肉类食物摄入较多、饮酒以及既往创伤经历(手术、冻伤等).结论 DPN与多种因素相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病程长、使用胰岛素、主诉眩晕症状、糖尿病前肉类食物摄入较多、饮酒、既往创伤史会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危险,我们应在DPN的防治过程中特别予以注意.
作者:职心乐;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从20世纪末期开始,植物性食物中除营养素以外的生物活性物质即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已成为国内外营养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主要综述目前所研究的植物化学物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作者:任国峰;黄忆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器械浸泡液、无菌医疗器械及用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医院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3.16%,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样品以一次性医疗用品合格率高,空气样低.结论农村卫生室消毒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开展消毒技术培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推广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高效消毒剂和先进的消毒方法.
作者:伍青专;张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提高彩超对不同疾病所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彩超观察共62例12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分良、恶性两组)的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特征.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或强弱不等或非均匀性增厚,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偏移、不规则或消失.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门部规则血流,呈低速低阻型,部分未见血流.恶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不规则血流及周边包绕血流,血流速度Vmax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及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病史等,超声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孙可英;李卫湘;李俊;何永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儿童肥胖研究的幼年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 方法 45只刚离乳SD雌性大鼠按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肥胖A组与B组,A组在给予普通饲料的基础上添加由黄豆芽、奶粉、猪油、鸡蛋、鱼肝油组成的高能量饲料,B组自由进食合成高脂饲料,喂养45 d后观察三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内脂肪重量及其重量系数、肝脏体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等肥胖相关指标. 结果肥胖A组摄入的总能量及蛋白、脂肪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A组体重4周末就明显高于对照组,6周末显著高于B组;A组的Lee's指数、腹腔内脂肪重量及其重量系数、肝脏体比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A组的肥胖率高于B组;但血脂、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三组间无显著差异,血瘦素水平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B组,且与体重呈正相关. 结论自由进食普通饲料的基础上,每天15√只的高能量饲料的喂饲方式可诱导幼年雌性SD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
作者:向建军;王文祥;许榕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对长沙市1995~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十年中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71起,中毒2 738人,死亡24人,病死率0.88%,平均年发病率4.70/10万.食物中毒的特点为:高发季节为第3季度,占46.48%;食物中毒的人数以食堂就餐为主,占48.61%,其次为餐饮服务单位,占29.47%;食物中毒起数和死亡人数以家庭就餐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6.62%和95.83%;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微生物污染食品为主,占中毒总人数的48.39%.毒蕈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占83.33%.建议加大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加强对食堂、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管,严格农药等化学性物品的管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颜丹红;周丽君;张锡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发中化学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地区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80例高血压病例和160例健康对照发中化学元素K、Ca、Mg、Zn、Fe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病例组的Ca、Mg、Zn元素含量及Ca/Mg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例组的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Ca、Mg、Zn、Fe、Ca/Mg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海珍;陈志澄;黄丽玫;陈红红;杨杏芬;王声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得宝松局部注射加米诺地尔外搽联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1次,3 d后外搽米诺地尔,每日2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仅用得宝松局部注射1次,2个月后观察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毛发生长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9%,与对照组有效率61.8%,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得宝松注射液联合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瞿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