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唐正严;齐琳;丁见

关键词:膀胱癌, 凋亡, 表阿霉素, 灌注法
摘要: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表阿霉素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抑制作用,对48例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一次性膀胱腔内灌注,定期膀胱镜检查和随访.结果表阿霉素浓度为20 mg/L和80 mg/L时,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82%上升到96%,在G1期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见胞浆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凋亡现象,当表阿霉素浓度达到200.0 mg/L,细胞发生坏死.临床48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5例术后5~9个月复发,复发率11%.无发现药物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表阿霉素通过抑制膀胱瘤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用表阿霉素进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NA干扰研究进展

    RNA干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因阻断技术,该技术应用短双链RNA/短干扰RNA特异性介导转录后基因沉默.它是一种跨越多种种属的古老生物途径,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反向遗传学技术,RNA干扰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研究和特异性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河;李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意外伤害是指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健康问题.为探讨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和规律,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笔者对常德市中小学生各类意外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黄锐;聂俊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7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ⅢA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TA组(n=24)(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XL 135 mg/m2静滴,d1,THP 40 mg/m2静推,d2.CAF组(n=24)(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THP 40 mg/m2静推,d1,CTX 600mg/m2,静推,d1.8,5-FU 12 mg/kg,d1-5,静滴.CMF组(n=24)(环磷酰胺联合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CTX 600mg/m2静推d1.8,5-FU 12 mg/kg,静滴,d1-5,MTX 0.4 mg/kg,d1,静推.21 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对乳腺癌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TA组总有效率为83%,CAF组总有效率为63%,CMF组总有效率25%.TA组与CMF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F组与CMF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A组与CAF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05).结论 TA组和CAF组在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曹茵;张爱玲;马利亚;王永霞;陈彩芹;吴清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2~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目的探索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朝阳区2002~2004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结果居民意外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13.97/10万,位于所有疾病死亡的第6位.在意外死因构成中,交通事故占36.73%,列第1位,第2、3位分别是自杀和意外跌落,分别占22.48%和14.09%.男性死亡率为18.03/10万,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9.78/10万(P<0.01).15~59岁人群组死亡比例较高,占63.26%.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王翔军;郭炳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如何加强外科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文总结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外科实践能力,以促进外科教学的发展.

    作者:丁波泥;陈道瑾;赵于军;聂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稻田型松毛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4年7月中、下旬,地处丘陵的新宁县回龙寺镇增富、小水、岩塘三村树林松毛虫为患,连续暴雨,将松林中的松毛虫冲入山下水田,当地村民因水田作业,相继出现141例松毛虫病人.现将连续随访三个月的109例松毛虫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刘孙杰;李睿佼;陈媛;罗燕;邓顺意;肖松泉;李平;夏怀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湖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了解湖州市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O157:H7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4~12月对湖州市农贸市场、食品超市、水产养殖场采集101份样品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月华;吴晓芳;程平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母亲妊娠期碘营养对婴儿智商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江苏省通州市孕期碘营养水平与婴儿智能发育关系.方法检测不同孕期尿碘水平推算其碘供给量,Fagan法测定婴儿智商.结果早、中、晚孕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61.54、221.97和268.03μg/L,215例婴儿智力平均为59.1±4.91,碘供给量<200μg/d组与≥200 μg/d组的婴儿智力发育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全面推行食用加碘盐的情况下,在碘营养状况良好地区没有必要对妊娠妇女补服碘油丸.

    作者:王国清;茅亚达;刘晓钟;钱德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发中化学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地区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80例高血压病例和160例健康对照发中化学元素K、Ca、Mg、Zn、Fe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病例组的Ca、Mg、Zn元素含量及Ca/Mg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例组的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Ca、Mg、Zn、Fe、Ca/Mg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海珍;陈志澄;黄丽玫;陈红红;杨杏芬;王声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5年北京市朝阳区早点油条铝含量调查分析

    根据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2005年食品监测实施安排,对全区范围内各类餐饮服务场所进行油炸食品中含铝量抽样调查,共采集样品61件,经检测铝含量高值为405.6 mg/kg,平均值为225.1 mg/kg,超标率达82%.

    作者:沈成钢;张向明;魏巧爱;王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HACCP系统保障槟榔产品的卫生质量

    为了保证槟榔产品的卫生质量,选择两家槟榔生产厂家,作为HACCP研究对象,在GMP、SSO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原辅材料验收和贮存,辅料称量和配制、包装等为关键控制点,对关键控制点分别制定了适宜监控的关键限值,采取了纠编行动,由于实施HACCP管理系统后,槟榔生产单位的产品卫生质量得到了提高(保障).

    作者:王友水;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果蔬发酵液体内外的抑癌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果蔬发酵液(VFFL)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VFFL16.6、33.3、66 6 ml/(kg.d)三个剂量组,观察小鼠的瘤重、脾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VFFL对SMMC 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吖啶橙染色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结果 VFFL各剂量组对H22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1%、35.0%和25.7%并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VFFL作用3 d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5 d后作用显著,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固缩、凝聚,呈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并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活力(P<0.01).结论 VFFL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卢明;蔡云清;户岛裕司;赵岩;许娟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7~2004年长沙市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15 187例,2002年发病率高(41.95/10万),2004年发病率低(18.16/10万),年均发病率32.57/10万,8年间发病率波动较小.发病高的区县为宁乡县,发病率68.22/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之间;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以乙肝发病数多占肝炎总病例数的74.82%. 结论病毒性肝炎在长沙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为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切实抓好肝炎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青壮年及农民、学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谢小惠;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4年厦门市思明区糖尿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市思明区糖尿病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为制定和实施社区糖尿病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厦门市思明区的思明街道、厦港街道的20岁以上居民(居住>1年),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1年以上的367例糖尿病患者,在全面体检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平均门诊费用2 095.5元,平均住院费用16 036.7元;年就诊次数平均为12.9次,两周就诊率为45.8%,一年就诊率为89.6%;首选就诊单位是医院,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站;83.6%的患者能够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用药,但经常复查的仅33.2%,进行血糖监测仅34.6%,70.6%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结论糖尿病病人对卫生服务需求很大,但诊疗费用却远远高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成为抑制患者医疗需求的重要因素;诊疗水平差别导致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医院卫生服务利用过度.

    作者:陈友兰;唐国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重症早期血糖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危重症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和高血糖治疗反应.方法按自拟危重症标准选择病例,按入院血糖测定结果分3组:血糖<12 mmol/L为1组,血糖12~18 mmol/L为2组,血糖>18 mmol/L为3组.1、2、3组的病例数分别是231、34、29例.分析1、2、3组早期血糖变化与病死率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1、2、3组入院血糖值分别为:1组9.46±1.37,2组13.34±1.15,3组22.73±4.52.1、2、3的病死率分别为:1组2.6%,2组20.59%,3组81.82%.1、2、3组高血糖治疗反应:1组除糖尿病用降血糖药,其余均不用降糖药,仅进行病因治疗,其6、12 h血糖呈进行性降低到正常.2、3组高血糖即使应用胰岛素降血糖,血糖虽有显著下降,但难以降至正常.结论危重症入院血糖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对降血糖的治疗反应越差.血糖<12 mmol/L的危重症,除糖尿病外,不用降血糖药血糖也可恢复正常,仅需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即可.

    作者:蒲泉州;杨璐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两种常规分离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对流感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467份咽拭子标本同时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结果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10株,而鸡胚双腔培养法只分离到1株.10株病毒株,其中甲3型8株,乙型2株.10株病毒株全部从第一医院所采标本中分离到,而儿童医院227份标本中全部未检出阳性.结论流感病毒分离中,细胞培养法比鸡胚培养法敏感,同时用两种方法培养,可明显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同时也可看出,标本采集对能否分离到病毒至关重要.

    作者:陈明春;郑有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安市小学生SARS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SARS对西安市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为传染病暴发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霸桥区、高新区七个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一个学校,每个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未央区所抽取学校仅存有一个班,故除外),共发放问卷2000份进行调查.结果心理症状因子均分为:神经衰弱1.92±0.74、强迫-焦虑1.75±0.64、恐惧2.23±0.70、疑病2.01±0.92、抑郁1.65±0.70、消极1.76±0.94;大多因子无性别(抑郁除外)、年级间(抑郁、消极除外)差异.心理症状因子中度以上的发生率平均为11.12%,其中恐惧的检出率高(16.14%).性格外向者(E>56.7)的神经衰弱、疑病因子中度以上者发生率明显低于E≤56.7分者(P<0.01);情绪不稳定者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发生率明显高(P<0.01). 结论 SARS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与个性特点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要特别注意心理沟通和诱导,将SARS干扰降至低.

    作者:何宏灵;刘灵;杨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2~2005年郴州市桶装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郴州市生产的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2002~2005年郴州市市级卫生部门随机抽检的全市各厂家生产的260份桶装纯净水、山泉水的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桶装饮用水合格率偏低,总合格率为61.54%,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污染.桶装纯净水合格率低于山泉水(x2=5.25,P<0.025).各年度桶装饮用水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桶装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李尧岗;谭徽;吴超雄;雷燕翀;贺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深圳市罗湖区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策略、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2004年本辖区从业人员HBsAg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年总体检人数58 509人,HBsAg阳性人数4 966人,阳性率11.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5%),其中,餐饮业体检人数49 877人,HBsAg阳性人数3 411人(6.84%);工厂体检人数8 632人,HB-sAg阳性人数1 555人(18.01%),经统计学分析,后者阳性率高于前者,有显著性差异.应加强工厂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及监督管理.

    作者:李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肌炎合并心脏异常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索我国皮肌炎患者合并心脏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1970~1994年门诊和住院的符合Bohan和Peter1975年诊断标准的216例皮肌炎患者,进行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因素为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共29项.用Foxbase系统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为:发热(≥38℃)、CPK升高、SGOP升高、加用免疫抑制剂(P<0.05).OR值分别为3.939、7.029、2.569、1.318.多因素分析结果:女性、伴吞咽困难、CPK升高、发热(≥38℃)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7.777、3.929、5.685、4.650. 结论皮肌炎合并心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女性、伴吞咽困难、CPK升高、发热(≥38℃).

    作者:甄莉;仇丽霞;俞宝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