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谢小惠;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发病趋势, 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7~2004年长沙市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15 187例,2002年发病率高(41.95/10万),2004年发病率低(18.16/10万),年均发病率32.57/10万,8年间发病率波动较小.发病高的区县为宁乡县,发病率68.22/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之间;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以乙肝发病数多占肝炎总病例数的74.82%. 结论病毒性肝炎在长沙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为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切实抓好肝炎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青壮年及农民、学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近三年湖南省级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省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和医院污水进行采样检验.结果三年监测样本1 240份,其合格率为93 87%,消毒液的合格率为100%,污水和空气的合格率相对偏低.结论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消毒合格率.

    作者:吴好全;庄世锋;朱应凯;宋江南;黄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贡市护士健康状况调查

    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常年工作在医疗卫生的第一线,每天直接面对的是疾病、痛苦和死亡,工作节奏快又无规律;而护士大多作为女性,要同时承担起来自家庭和生活的重担,身心时常处于过度透支状态.护士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解自贡市护士健康状况,进而为提高护士健康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分别于1996年5月和2004年2月对全市市级医疗单位护士进行两次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梅;秦天发;王星;杨居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湖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了解湖州市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O157:H7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4~12月对湖州市农贸市场、食品超市、水产养殖场采集101份样品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月华;吴晓芳;程平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安市小学生SARS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SARS对西安市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为传染病暴发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霸桥区、高新区七个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一个学校,每个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未央区所抽取学校仅存有一个班,故除外),共发放问卷2000份进行调查.结果心理症状因子均分为:神经衰弱1.92±0.74、强迫-焦虑1.75±0.64、恐惧2.23±0.70、疑病2.01±0.92、抑郁1.65±0.70、消极1.76±0.94;大多因子无性别(抑郁除外)、年级间(抑郁、消极除外)差异.心理症状因子中度以上的发生率平均为11.12%,其中恐惧的检出率高(16.14%).性格外向者(E>56.7)的神经衰弱、疑病因子中度以上者发生率明显低于E≤56.7分者(P<0.01);情绪不稳定者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发生率明显高(P<0.01). 结论 SARS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与个性特点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要特别注意心理沟通和诱导,将SARS干扰降至低.

    作者:何宏灵;刘灵;杨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与预防

    慢病,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叫做非传染性疾病,我国卫生部称它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NCD),它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一系列不能传染且长期不能自愈疾病[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NCD的发病和死亡呈上升趋势[2],NCD成为全世界致死和致残首位死因.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2001年NCD导致45.9%全球疾病负担.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机构开展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社区人群防治研究,在NCD的预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本文就NCD的发病形势及预防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徐永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2~2004年永州市冷水滩区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器械浸泡液、无菌医疗器械及用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医院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3.16%,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样品以一次性医疗用品合格率高,空气样低.结论农村卫生室消毒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开展消毒技术培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推广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高效消毒剂和先进的消毒方法.

    作者:伍青专;张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常德市女职工妇科病整群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常德市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情况以及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常德市5个单位的22~73岁女职工1 389人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389人中患妇科疾病者826人,患病率59.47%.其中宫颈炎患病率(25.05%)占首位,其次为阴道炎(19.29%)、附件炎及盆腔炎(4.82%).结论危害女职工常见的是生殖系统炎症,因此应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工作,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曾孟兰;刘俊;袁淑珍;沈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果蔬发酵液体内外的抑癌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果蔬发酵液(VFFL)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VFFL16.6、33.3、66 6 ml/(kg.d)三个剂量组,观察小鼠的瘤重、脾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VFFL对SMMC 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吖啶橙染色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结果 VFFL各剂量组对H22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1%、35.0%和25.7%并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VFFL作用3 d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5 d后作用显著,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固缩、凝聚,呈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并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活力(P<0.01).结论 VFFL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卢明;蔡云清;户岛裕司;赵岩;许娟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时代在发展,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医学生是十分宝贵的医学人才,他们的职业道德如何,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人类的健康、人民的安危,党和人民对医学生寄予厚望.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系到医学人才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

    作者:甘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分析

    目的系列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并与同期正常对照进行比较,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血小板(PLT)用美国AB-BOTT CELL-DYN1600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采取一期凝血法.结果肝硬化组P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PLT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凝血因子Ⅷ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Ⅺ、Ⅻ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肝硬化进行凝血因子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病时造成的凝血障碍,有助于判定病情预后,对肝硬化出血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乐龙;谢日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全面持续质量改进活动.结果增强了全员医疗废物管理法制意识,强化医疗废物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各项管理措施得以落实.结论在医疗废物管理质量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内涵建设,强化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对现行的质量管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使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作者:刘苏燕;姜亚绒;杨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29株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从我院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12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率高为31.8%,其次为移植科(23.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占50.4%和40.3%;该菌对左氟沙星耐药率低(8.53%),其次为磷霉素、美罗培南和头胞哌酮/舒巴坦,分别为10.1%、17.1%;耐药率高的为呋喃妥因(92.2%),其次依次为头胞唑林(83.7%)、环丙沙星(75.2%)、氨卞西林(72.1%)和头胞呋肟(71.3%),其他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抗生素耐药率呈逐步升高趋势,且耐药机制复杂,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戴春梅;郑兰香;陈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7~2004年长沙市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15 187例,2002年发病率高(41.95/10万),2004年发病率低(18.16/10万),年均发病率32.57/10万,8年间发病率波动较小.发病高的区县为宁乡县,发病率68.22/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之间;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以乙肝发病数多占肝炎总病例数的74.82%. 结论病毒性肝炎在长沙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为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切实抓好肝炎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青壮年及农民、学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谢小惠;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农村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大农村地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保存销毁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调查昌宁县14个乡(镇)卫生院. 结果 138个单位中能按集中焚烧后深埋的占10.14%(14/138);集中焚烧24.64%(34/138);随意丢弃65.22%(90/138).医疗废物的保存方式和处理方法均存在严重不足. 结论农村地区医疗废物的处置现状差,后果十分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段志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湖南省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湖南省共有工业企业15 200家左右,涵盖了冶金、纺织、建材、轻工、建设、化工、机械、煤炭、石油等多个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各个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目前我省工业企业卫生管理现状,推动<职业病防治法>在我省的深入贯彻,保护广大劳动人群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我们对全省存在职业病危害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

    作者:陈伯良;李祈;刘敏;肖云龙;蒋然子;余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检验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

    作为在医院重要辅助诊断科室之一检验科工作的检验人员,不仅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如指血采集),而且每天频繁接触大量传染源标本,稍不慎就有可能被感染.针对目前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对检验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风险、暴露的防护、暴露后处理、预防进行了分析综述,提出安全防护对策,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检验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止暴露后感染HIV.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植物化学物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从20世纪末期开始,植物性食物中除营养素以外的生物活性物质即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已成为国内外营养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主要综述目前所研究的植物化学物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作者:任国峰;黄忆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表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表阿霉素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抑制作用,对48例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一次性膀胱腔内灌注,定期膀胱镜检查和随访.结果表阿霉素浓度为20 mg/L和80 mg/L时,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82%上升到96%,在G1期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见胞浆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凋亡现象,当表阿霉素浓度达到200.0 mg/L,细胞发生坏死.临床48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5例术后5~9个月复发,复发率11%.无发现药物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表阿霉素通过抑制膀胱瘤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用表阿霉素进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唐正严;齐琳;丁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人群体重指数及血糖血脂关系的调查

    目的通过分析苏州市人群体重指数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经济发达地区人群肥胖度与其他内分泌、心血管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为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农村和城区两个点共1 617名常住5年以上居民,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生化测定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随着人群BMI值的升高,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着上升,高血压、高血糖(除BMI 29~组外)、高总胆固醇(除BMI 27~组外)、高低密度脂蛋白(除BMI 29~组外)患病率也随之上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总胆固醇水平、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BMI值上升而升高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应针对引起肥胖症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预防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

    作者:周靖;胡一河;陆艳;张钧;周智凯;周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食物铅摄入与血铅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南京市小学生食物铅摄入与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南京市两所小学9~12岁学生404名为研究对象,采指端末梢血,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各种食物中的含铅量、连续3 d询问法进行膳食调查,了解铅摄取量.结果南京市小学生血铅平均水平为81.2 μg/L,血铅达到和超过100μg/L人数占22.8%.以血铅水平100μg/L为判定标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血铅组(≥100μg/L)和低血铅组(<100μg/L),高血铅组儿童铅摄入量显著高于低血铅组,高血铅组儿童摄入铅污染较高的水产类、糕点类明显高于低血铅组.结论铅摄入量高可导致血铅升高,血铅水平高的儿童摄入铅污染较高的水产类、糕点类明显较多.

    作者:陈凤娟;周自新;莫宝庆;尹学震;赵人(王争);倪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