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

庄承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调料品, 过氧化苯甲酰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方法将样品经乙醇溶解提取过氧化苯甲酰,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离测定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结果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0%~95%,相对标准差为4.5~5.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结果未发现因消毒供应室物品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专业人员责任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严格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1例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为预防此病进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例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眼底改变、视野图像、眼底荧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眼底血流检查结果,并使用血栓通及复方樟柳碱等药物综合治疗.结果31例38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其中18眼视力有提高,视野暗区变淡或缩小,有效率47.4%.16眼(42.1%)视力无明显改善,4眼(10.5%)视力下降.结论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使用血栓通及复方樟柳碱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循环,提高视力.高血压患者合并有NAION的患者使用过强的降血压药物和血压偏低的NAION患者使用大量扩血管药物治疗时,要监测血压的变化.治疗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同时应行全身有关危险因素检查和治疗.

    作者:左炜;王京华;叶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的初筛试验方法,了解血清中自身抗体对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快速试纸条对12 880例临床样本进行抗-HIV检测,抗-HIV初筛阳性样本按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同时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第一次初筛抗-HIV阳性15例,第二次双孔复检,同种试剂阳性者15例,另一种试剂阳性9例,WB确认实验9例阳性.15例抗-HIV阳性样本中共检出6例自身抗体阳性:1例RF、ENA阳性,1例抗-dsDNA阳性,2例ANA阳性,1例ENA阳性,1例ANA与SMA阳性.结论抗-HIV初筛试验初、复检双阳性者结果具有较高正确性;血清中自身抗体可引起抗-HIV初筛试验结果假阳性.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湖南省工业企业职工健康检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掌握湖南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2004年由湖南省卫生厅发文在全省统一开展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摸底调查,并将其职业健康检查纳入调查内容. 结果工业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覆盖率、体检率较低,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并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不同行业分布不一.结论职业健康检查力度不大,职业病危害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其工作.

    作者:曾碧霞;刘敏;肖云龙;蒋然子;余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方法将样品经乙醇溶解提取过氧化苯甲酰,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离测定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结果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0%~95%,相对标准差为4.5~5.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庄承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张家界市2000~2004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MMR),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及报告卡,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4年活产数80 658例,孕产妇死亡87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107.86/10万,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05.52/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851.00/10万.死因顺位前2位2000~2003年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004年为羊水栓塞与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子宫破裂.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科技术.

    作者:秦自年;李玉兰;陈劲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网织红细胞作为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早期指标

    目的确定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HFR+MFR)比率的降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的早期指标.方法对32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每天定时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FR+MFR)的百分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BD FACSC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百分数,观察四种参数的变化. 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第3 d(HFR+MFR)%明显下降(P<0.01),较早于CD34+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下降(HFR+MFR比这三者平均要早3 d).结论HFR+MFR能够较早地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情况.

    作者:陈辉;戴春梅;伍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5年安乡县城区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本县城乡、地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从而为改善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法对2001~2005年全县城区所有幼儿园3~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资料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并用1995标准[1]进行评定.结果2005年与2001年相比较,儿童体重、身高超均值,双超人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儿童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儿童单纯性肥胖显著上升.结论对城区幼儿园实施卫生保健管理后,本县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幼儿保健工作的重点是干预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

    作者:侯瑞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脂肪组织病理标本制片方法的改良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病理标本制片的新方法.方法将15例含脂肪组织的标本按固定和浸蜡时间分组,对比各组的切片质量.结果固定10 h,浸蜡12 h的标本切片顺利,镜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结论该方法简便,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陈罡;韦康来;郭芳;陆明深;侯巧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MF强化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MF强化方案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6例原发性乳腺癌术前用CMF强化方案化疗2~3疗程,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及对手术的影响.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62.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9%,部分缓解率为60.4%,病情稳定率为36.8%,疾病进展0.9%.化疗前可扪及腋窝肿大淋巴结72例,化疗后56例见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病理组织学观察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04例按计划手术,1例因化疗后药物性肝炎推迟手术1月.本方案化疗无需G-CSF支持,无心脏毒性,副反应较轻,且价格低廉.结论CMF强化方案术前化疗可观察到肿瘤缩小,淋巴结消失等治疗效果,为术后化疗提供指导;对各期乳腺癌均有疗效.

    作者:朱宏辉;费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4年HIV/AIDS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HIV/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来探讨宝安区1997~2004年HIV/AIDS流行特征. 结果1997~2004年宝安区共报告HIV感染者328例,其中AIDS患者25例(死亡9例);328例HIV感染者中男性272例、女性56例,男女比例为4.9:l;20~40岁占85.07%,待业者占52.44%,其次为其他(24.08%)、工人(10.37%)和农民(7.32%);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内(41.77%),其次为广西(17.99%)、四川(10.67%)和河南(8.54%);流动、暂住和常住人口分别占76.52%、19.21%和4.27%;经吸毒、性、血、母婴和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62.50%、17.07%、8.54%、0.92%和10.97%;HIV监测阳性率为0.1072%.结论宝安区HIV/AIDS流行情况愈趋严重和复杂,须加大防制力度.

    作者:孙玉卫;吴泰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广西柳州市5~15岁中小学生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中小学生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方法随机整群抽样和分层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柳州市21 802例中小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血铅平均值(12.273±4.332)μg/dl,铅中毒率62.00%,轻、中、重度铅中毒比例为57.497%、4.499%、0.005%;男性血铅水平较女性明显增高(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铅水平增高(P<0.01);工业区学生血铅水平较市中心区及普通市区血铅水平高(P<0.01).结论柳州市儿童血铅水平(62.0%)远远高于我国城市铅中毒的流行率(51.6%),且以轻度铅中毒为主(占57.497%).

    作者:冯献湘;黎明强;蒙进怀;余冬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和人群抗体水平,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流脑流行期对云南省5个县(市、区)9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分别采集咽拭子和血清样本.咽拭采样直接接种于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用常规培养法分离流脑双球菌;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A群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结果5个调查点咽拭和血清样本各采集979份,分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Nm)14株,阳性率为1.43%;菌株鉴定结果以B群为主(8株),占57.14%,A群3株占21.43%,C群2株占14.29%,1889群检出1株,占7.14%;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测定,A群抗体阳性数289份,阳性率为29.52%;C群抗体阳性数318份,阳性率为32.48%.结论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整体带菌水平相对较低,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发现有A群和C群流脑带菌者;人群抗体水平不高,对流脑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加强监测和按计划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仍是今后流脑防控工作的关键.

    作者:伏晓庆;尹建雯;高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638例妇科病人泌尿系统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期女性尿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的情况,以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板条培养药敏试剂法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检测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分离出389株Uu和70株Mh,其中均为阳性62例,Mh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为62.2%.结论Uu和Mh均为阳性时的药敏结果,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湖南某大学学生心理状况与躯体疾病关系的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患病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未患病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女生恐怖因子与男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理科的强迫因子与文科比较、乡村学生的恐怖因子与城镇学生比较、非独生子女的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与独生子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容易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

    作者:袁克俭;韩昔阳;李双;王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处理、提高疗效.方法对2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8例,保守治疗7例,治愈11例,轻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与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手术前后颅内压改变有关.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陈春林;何汉杰;黄志勇;陈力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995~2004年桂西山区99 624名壮族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995~2004年百色市99 624名壮族献血者进行抗-HIV筛选,总阳性率为2.11/万.表明该市献血者人群中存在散发的HIV感染者,提示必须通过加强管理严加防范,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抗-HIV阳性血液流入临床.

    作者:苏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无偿献血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或多次无偿献血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保留高质量的献血者,确保血液质量.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献血者血液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多次参加无偿献血171人高敏C反应蛋白与第一次献血者30人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每组男女献血者之间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后,hs-CRP不升高,无偿献血后不会被感染疾病,经过一次献血全面体检后,第二次以上献血血液交付合格率大大提高,血液质量安全可靠,为献血者保留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同时,在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命华;毛福青;龙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1972~2004年)的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的33年间乙脑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2464.92,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4.27/10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弱,疫区范围逐渐缩小.80.88%的病例为学龄前儿童;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月,占全年病例数的78.41%.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李尧岗;谭徽;段良松;贺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近5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00年6月~2005年5月间临床各科患者的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标本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25.41%和23.78%.耐药谱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超过24%,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57%以上.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但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类感染所占比例有呈上升趋势.并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尹明;曾贱高;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