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曾贱高;张华
目的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MMR),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及报告卡,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4年活产数80 658例,孕产妇死亡87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107.86/10万,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05.52/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851.00/10万.死因顺位前2位2000~2003年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004年为羊水栓塞与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子宫破裂.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科技术.
作者:秦自年;李玉兰;陈劲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求治疗烧伤病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研究湘雅三医院烧伤科7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住院病例,其中A组35例病例采用替考拉宁,B组42例病例采用万古霉素治疗,通过临床效果和细菌学评价作比较.结果临床效果:A组97.0%显效,3.0%进步;B组95.0%显效,5.0%进步,两组都没有一例无效病例.A组细菌清除率97.0%,B组细菌清除率95.0%.结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且两者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谢建军;朱胜平;郑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标准品测定铜绿假单胞菌oprⅠ基因,以此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量.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的oprⅠ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引物,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与pMD 18-T Vector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用氨卞青霉素筛选出白色菌落,提取含目的基因质粒,并用HindⅢ限制酶进行线性化处理,通过直接PCR、OD值测定及DNA片段测序鉴定其特异性.根据OD值确定浓度,制备FQ-PCR梯度浓度参考标准品,做出标准曲线,检测各样品菌菌量.结果铜绿假单胞菌oprⅠ基因的目的片段成功制备,获得稳定的重组质粒,保持了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和序列完整性,并获得很好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4),成功检测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培养株的菌量,而大肠杆菌及阴性对照无扩增.结论成功构建FQ-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oprⅠ基因的定量参考标准,荧光实时定量法可以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作者:钟礼立;张兵;贺蓉;林小娟;张爱民;蔡瑞云;段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三硝基甲苯(TNT)接触职工皮肤污染状况及职业性TNT晶状体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8名TNT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以体检中新诊断为晶状体损害的职工作为病例组,测定病例组和1:1配对对照组职工的皮肤TNT污染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晶状体异常检出率为24.87%,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种有差别;全身皮肤TNT污染量与空气中TNT浓度之间不成正相关(r=-0.36,P>0.05),皮肤TNT污染量面部≥0.15 mg/9 cm2(OR 14.00,95%CI 2.66~37.17)、颈部≥0.15 mg/9 cm2(OR 10.00,95%CI 1.55~15.49)、手部≥1.50 mg/9 cm2(OR 5.00,95%CI 1.05~23.82),是晶状体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目前的TNT作业条件下,眼晶状体改变仍为敏感、特异和常见的危害,TNT污染皮肤并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接触职工晶状体损害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更重视和加强个人防护.
作者:刘奇初;李志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方法将样品经乙醇溶解提取过氧化苯甲酰,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离测定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结果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0%~95%,相对标准差为4.5~5.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庄承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张家界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制定的中、重度营养不良调查表进行询问,身高、体重的评价采用WHO推荐0~6岁儿童正常身高、体重标准值为参考值进行评价,中、重度营养不良率采用x2检验.结果中、重度营养不良与年龄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3~6岁组中度营养不良率高,6个月至1岁中度营养不良低.重度营养不良率小于6个月高,3~6岁组重度营养不良率低.中、重度营养不良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更为密切,出生体重<2.5 kg有42人,中度营养不良16人,率为38.1%,重度营养不良8人,率为19.05%;出生体重>2.5 kg有1 179人,中度营养不良122人,率为10.39%,重度营养不良5人,率为0.43%,经x2检验,中度营养不良x2=31.26,P<0.01,重度营养不良x2=133.45,P<0.01,差异均非常显著.结论中、重度营养不良与城市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与低、出生体重的低与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美菊;陈劲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在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患者呼吸道管理按抗感染、雾化吸入及负压吸痰等基本处理,药物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并在雾化吸入及静脉用药中加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胸部X-ray,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拔管时间等.结果药物组患者氧分压(9.15±0.62 Kpa)在2周后明显高于对照组(8.34±1.06 Kpa,P<0.01),胸片感染征象少于对照组,气切一月内拔管例数差别明显:药物组19例,对照组11例(x2=5.33,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有助于改善气切患者缺氧,促进排痰,控制肺部感染,缩短带管时间.
作者:杨金福;龙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本县城乡、地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从而为改善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法对2001~2005年全县城区所有幼儿园3~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资料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并用1995标准[1]进行评定.结果2005年与2001年相比较,儿童体重、身高超均值,双超人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儿童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儿童单纯性肥胖显著上升.结论对城区幼儿园实施卫生保健管理后,本县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幼儿保健工作的重点是干预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
作者:侯瑞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病理标本制片的新方法.方法将15例含脂肪组织的标本按固定和浸蜡时间分组,对比各组的切片质量.结果固定10 h,浸蜡12 h的标本切片顺利,镜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结论该方法简便,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陈罡;韦康来;郭芳;陆明深;侯巧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报告,全球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500万以上,全球每年每3~4人中就有1人发生伤害.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伤害的死亡率为65.42/10万,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在死因中排列第四位,为1~1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伤害已经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妇科病普查是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为了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我所开展以普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防治子宫颈癌及乳腺癌为中心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以掌握妇女患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女性生殖健康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我所在2003~2004年期间普查的妇女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
作者:陈红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的初筛试验方法,了解血清中自身抗体对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快速试纸条对12 880例临床样本进行抗-HIV检测,抗-HIV初筛阳性样本按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同时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第一次初筛抗-HIV阳性15例,第二次双孔复检,同种试剂阳性者15例,另一种试剂阳性9例,WB确认实验9例阳性.15例抗-HIV阳性样本中共检出6例自身抗体阳性:1例RF、ENA阳性,1例抗-dsDNA阳性,2例ANA阳性,1例ENA阳性,1例ANA与SMA阳性.结论抗-HIV初筛试验初、复检双阳性者结果具有较高正确性;血清中自身抗体可引起抗-HIV初筛试验结果假阳性.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重烧伤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同时激活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其中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是重要的抗损伤机制.本研究中发现严重烧伤大鼠单核细胞中HSP70得到明显诱导表达:伤后12 h的Western-blot灰度扫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 h)比较:(5.23±0.31)vs(1.70±0.43)(P<0.01),而HSF1基因表达上调.同时,采用博星基因芯片公司的含有8 000个基因的鼠cDNA芯片,观察了严重烧伤鼠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发现190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5、GM-CSF、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Kruppe1样因子4(KLF4)等促炎因子11个,有175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包括IL-10、IL-4等抗炎因子2个.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改变基因启动子区分析得出11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包含至少一个完整热休克元件(HSE)序列(nGAAnnTTCn).这些结果提示,严重烧伤激活了机体的热休克保护机制,HSF1参与了多数炎症因子的表达调控.
作者:周建大;罗成群;贺全勇;朱颉;陈铁夫;彭浩;李萍;徐阳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同时测定液态食品和可溶性固态食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丙)酯、阿斯巴甜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104.3%,RSD<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方便,令人满意.
作者:孙边成;张艳;吴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深圳某社区性病的流行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年深圳观澜社区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深圳观澜社区2003年性病报告病例总数232例,其中男性发病数162例、女性发病数70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2.56倍;5种性病构成比中,淋病高,占44.83%,不同性别构成比不同,男性淋病高,占64.20%,女性梅毒高,占48.57%;5种性病的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69.83%,不同性病传染来源性别方面也存在不同.结论性病发病数占当年社区传染病总数的77.08%(232/301)、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先天性梅毒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洁身自爱,尽可能多的使用安全套,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传播疾病体检工作.
作者:王金明;周海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结果未发现因消毒供应室物品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专业人员责任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严格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后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感染,术前存在基础疾病,产程异常,手术的操作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可以利用B超声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邓娅莉;丁依玲;范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更好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食物中毒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食物中毒发病的规律性.结果2000~2005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25起、中毒8 998人、死亡85人.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多,占总中毒起数的45%,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多,中毒原因中以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高,占总发生起数的45%,全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高发地点在乡村,占总起数的90%.结论应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增强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谭勇;康诚;汪文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高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调查,使用Beek抑郁自评问卷(BDI)、Zung氏抑郁问卷(SDS)、Zung氏焦虑问卷(SAS)对8所高中高一至高三1 2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中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5.8%,其中轻度为12.44%,中度为8.37%,重度为5.02%.高中生抑郁症状男生发生率是15%,高中女生抑郁症状发生率37%,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具有抑郁症状的高中生更多的伴发焦虑等负性情绪.结论高中生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加强高中生心理保健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李丽华;何贵兰;王海成;胡丙国;何万里;李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MF强化方案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6例原发性乳腺癌术前用CMF强化方案化疗2~3疗程,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及对手术的影响.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62.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9%,部分缓解率为60.4%,病情稳定率为36.8%,疾病进展0.9%.化疗前可扪及腋窝肿大淋巴结72例,化疗后56例见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病理组织学观察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04例按计划手术,1例因化疗后药物性肝炎推迟手术1月.本方案化疗无需G-CSF支持,无心脏毒性,副反应较轻,且价格低廉.结论CMF强化方案术前化疗可观察到肿瘤缩小,淋巴结消失等治疗效果,为术后化疗提供指导;对各期乳腺癌均有疗效.
作者:朱宏辉;费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