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霖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居民二次供水水池卫生学现状,为进一步研究二次供水水池保洁时间提供部分依据.方法对112个居民二次供水水池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水质检测和评价.结果33%水池盖配有锁,池盖口、溢水口、透气口安装防虫防尘网率分别为35.3%、33.9%和32.1%,办理卫生许可证率为0%,水池水质合格率为64.3%.结论居民二次供水水池卫生管理不规范,有必要制订相应的地方性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作者:龚诚华;宋彦;黄爱国;钟逸雯;冯启璋;许斌;刘国聪;姜宜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成功处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重,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已摆在广大疾控工作者面前.笔者在所在单位和地区推广使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查记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查意见书等法律文书,对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中正确地应用相关法律文书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现作一探讨.
作者:吴位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病人服药依从性.方法对接受抗HIV治疗的AIDS病人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随访,并进行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较早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138例患者中,58.7%的患者规范服药,41.3%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服药物现象,漏服或停药原因为忘记或药物副反应.服药后对其中的109例患者进行过两次T淋巴细胞检测,CD4+T淋巴细胞升高65例,其中升高幅度≥50个/mm349例,降低44例,其中降低幅度≥50个/mm328例.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和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知识培训,严格掌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入选标准,加强对病人的管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薛芳辉;张向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临床疗效分组,临床痊愈和显著好转者132例为显效组,临床好转和无效者71例为对照组,采用自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女性、低技术工人、阴性症状突出者、病前无诱因的疗效较差(P<0.05).其疗效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成正相关,与日均费用成负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充分、足程,临床应重视对女性、低技术工人的治疗观察,并加强精神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邱友胜;张春玲;张文顺;秦性好;方亚明;高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方法对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班的所有学生及与该班学生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家庭成员等,采用X线胸部摄片、PPD试验检查,对X线胸部摄片检查异常者给予痰涂片检查,查抗酸杆菌.结果调查班共有学生53人,PPD阳性反应者52人,阳性率为98.1%,其中强阳性反应29人,强阳性反应率为54.7%.2005年3月7日~6月8日共查出肺结核病人9人,患病率高达16 981/10万.结论这是一起1个学生患病后隐瞒病情引起的班内学生传播所致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因此,加强学校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十分重要和必要.
作者:罗宽洋;廖少江;王晓峰;李慧怀;蒋丽娜;桂斌;张海英;李佳;程道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测试,对某金属铍珠生产建设项目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建设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铍及其化合物、氟化氢、氨、噪声、辐射热.其选址和总体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生产工艺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较高,工艺流程合理.生产流程为密闭式,并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铍冶炼过程中通风防尘难题.但部分作业点因受生产工艺限制,空气中氨、铍及其化合物浓度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须进一步加强与改进生产车间的通风排毒措施.
作者:王晓之;王艳;蒋运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郴州市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rubella illness,RFI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测RFIs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一年来发生5起RFIs暴发,共219例,其中麻疹152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岁组,占14.47%,其次为7岁组,占13.82%;风疹67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3岁组,占37.31%.结论郴州市麻疹、风疹病例以暴发为主.
作者:陈伟华;邓宗作;欧社祥;李军;胡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组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和慢性重型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P<0.01,t=4.22,P<0.01),急性乙肝患者组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t=6.13,P<0.01),慢性轻度乙肝血清纤维结合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值近似(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不良组的纤维结合蛋白值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其Fn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作鉴别乙肝患者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方法之一.
作者:晏晓敏;邹东文;刘海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理,为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临床指数、生化指标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1)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入院时两组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差别,入院后3,7,14 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6-keto-PGF1α各时间点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3)APACHE 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甘遂组入院后3,7,14 d 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后14 d Baltharzar CT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甘遂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遂可能通过纠正TXA2/PGI2之间的平衡而改善胰腺微循环,这可能是其治疗SAP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翼;吕新生;李小荣;陈道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方法,并对建立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设立食品监测哨点,定期抽检粮食、蔬菜、食用油、禽畜肉及内脏、豆制品、调味品、海鲜等样品,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当地食品污染状况.结论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对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继宝;郑泽璇;吕诗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12月龄和4岁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对刚出生婴儿于0、3、6月龄时进行母传抗体水平监测;对1~40岁人群,分5个年龄组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初免组(8~12月龄婴儿)和加强组(4岁儿童)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81%和100%;0、3、6月龄婴幼儿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42.31%和3.85%,GMT分别为1:1543、1:907、1:80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分别为86.10%、64.44%和1:975.结论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建议提高麻疹免疫接种覆盖率和接种质量,加快成人免疫步伐,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作者:卢紫燕;刘跃红;单芙香;谭洁;罗青山;曾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及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8例肾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Cystatin C、尿素(Urea)、肌酐(Crea)的水平.结果Cystatin C浓度与Urea、Crea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并有显著差异(P<0.01);与Cystatin C比较,Urea、Crea的相对敏感性分别为45%和33%.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一种比血Urea、Crea能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黎明;陈雪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准确并及时发现和找出病人,严格控制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在项目进行中的每一年都随机对部分项目县痰涂片进行抽样检查,并与项目县上报的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省卫Ⅴ项目启动时的1992年,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仅为10.23%,痰检阳性率为21.29%;项目结束时的2001年,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和痰检阳性率分别为20.11%和32.53%,均有明显提高(χ2=1 502.7、234.2,P均<0.01);痰涂片制片合格率为93.12%,假阳性率为0.69%,假阴性率为0.93%.结论湖南省卫Ⅴ项目期间,由于注重痰检质量,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痰检阳性率都有明显提高,涂片制片合格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符合率都达到了国家项目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n=47)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n=43)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以实施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为干预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3年后,健康教育达标率、高血压控制率和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作者:李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郓城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提高消毒质量和加强监督力度提供依据.方法对县乡村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了微生物采样监测.结果2005年共采样监测样品1 721份,合格1 203份,合格率68.2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随县乡村差别逐渐下降.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仍存在严重问题需加强消毒管理工作,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作者:张梅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铅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状况.方法使用WTO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对接触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调查,同时测定铅作业工人尿铅浓度.结果接触组的各情感状态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行为功能指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高工龄组低于低工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铅对作业工人情感和神经行为功能存在有害影响,神经行为功能测定可作为铅作业工人接触反应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李德意;凌坤;李立成;何义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宁波市加强痰涂片质量保证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方法宁波市1996~2004年结核病人年报表按涂阳新登记对7个县(市)、区设在综合性医院,有5个县(市)、区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单位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4年痰涂片质控抽查,平均阳性符合率略低于卫生部室间质控≥98%的标准,阴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6%的标准,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9年间发现19 768例结核病人,涂阳病人8 317例.其中综合性医院发现涂阳病人3 974例占47.8%,疾控中心发现涂阳病人4 343例占52.2%.结论加强痰涂片质量控制,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保证.痰检工作需领导重视,加强措施,固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抓痰检质控,保证检出率,达到高发现传染源的目的.
作者:易波;杨薇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比较在临床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好方法.在肾脏疾病的临床带教过程中,我们认为比较带教能够加强进修医师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的认识,提高进修医师肾脏专业知识水平,达到圆满完成进修学习任务.
作者:任昊;刘宏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肺炎小儿外周血锌、铜、铁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小儿的差别.方法64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和118名门诊体检的健康小儿,采集外周静脉血40 ul,应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锌、铜、铁水平.结果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铜的含量分别为(86.2±31.1)umol/l、(7.2±1.4)mmol/、(20.7±9.2)umol/.健康小儿则为(113.8±35.2)umol/l、(8.1±1.7)mmol/l、(21.8±8.9)umol/l.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小儿(P=0.00).铜的含量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肺炎发生与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
作者:陈志衡;黑明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区食品污染现状[1].方法选择市内有代表性的5个区,共监测25个单位.随机采集了16类180种食品进行了有机磷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食源性致病菌等30个项目的检测[2].结果合格食品159个,合格率88.3%,其中1个饮料、3个凉果甜蜜素超标1.2~2.4倍,1个碳酸饮料安赛蜜超标1.5倍,1个面粉铅超标3.4倍,1个水产品镉超标1.4倍,1个肉制品检出人工合成色素,生肉检出7株沙门氏菌检出,1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水产品检出5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为17.1%.结论生肉、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普遍;粮食、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添加剂超量和超范围使用,色素和甜味剂尤为突出,今后应重点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何洁仪;蒋卓勤;李迎月;毛新武;黄聪;邓志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