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菊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美托洛尔12.5 mg,2次/d,观察治疗后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R、LVEDD、SBP、DBP均比治疗前减少(P<0.05);LVEF和6-MWT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6-MWT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SBP、DBP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益坤;龚立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某技术改造项目(工程)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探讨Mond法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以达到在该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指导企业采取相应安全对策和预防手段降低主毒性事故指标,减少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方法通过类比调查和采用蒙德(Mond)毒性指标评价法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结果该技术改造项目一氧化碳变换系统初期评价显示系统毒性指标U,主毒性事故指标C属于非常高的范畴,表明发生主毒性事故的概率大.在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中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后,系统补偿毒性指标U为1.4,主毒性事故指标C经补偿后为41,属低的范畴.结论该技术改造项目一氧化碳变换系统单元在保证相应防护对策技术、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主毒性事故的概率较小.
作者:陈伯良;张挺;李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12月龄和4岁儿童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对刚出生婴儿于0、3、6月龄时进行母传抗体水平监测;对1~40岁人群,分5个年龄组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初免组(8~12月龄婴儿)和加强组(4岁儿童)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81%和100%;0、3、6月龄婴幼儿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42.31%和3.85%,GMT分别为1:1543、1:907、1:80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分别为86.10%、64.44%和1:975.结论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建议提高麻疹免疫接种覆盖率和接种质量,加快成人免疫步伐,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作者:卢紫燕;刘跃红;单芙香;谭洁;罗青山;曾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大鼠基底前脑的Meynert基底核和斜角带水平肢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卵巢切除大鼠和老年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和突起的变化.结果卵巢切除组动物Meynert基底核和斜角带水平肢的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37±5,126±24),胞体平均面积(107.33±21.45μm2,101.50±25.88 μm2),突起数目(1.7±0.5,1.5±1.0)均低于正常成年组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56±8,164±20),胞体平均面积(167.17±40.12 μm2,193.33±44.59 μm2)和突起数目(3.0±0.6,3.0±0.9),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的ChAT免疫反应神经元细胞数(39±6,126±15),胞体平均面积(108.00±22.10 μm2,95.17±29.64 μm2),突起数目(2.0±0.9,1.8±0.8)与正常组比较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卵巢切除和衰老引起大鼠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变小、数量减少、突起数目明显减少,提示雌激素缺乏能导致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溃变、丢失,可能与AD病人出现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朱武;蔡维君;伍校琼;陈旦;王慧;范春玲;罗学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国内外关于高原低氧环境影响雄性生殖系统机能的有关调查研究作一综述,说明对低氧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保护高原环境男性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伟宏;田怀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条件下血清对培养肝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进行体外肝细胞培养的适宜血清浓度.方法采用已适应本地环境的成年家兔肝细胞进行体外单层培养,在常规RPMI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新生牛血清(0%、2%、10%及20%),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数量及培养上清中自蛋白和尿素水平变化.结果无血清组始终未见明显细胞贴壁及增殖,其他组细胞均于接种4 h开始贴壁,8 h开始增殖,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细胞均于6 d生长满瓶,并形成均匀的单层,而2%血清组细胞则于8 d生长满瓶;2%血清组的细胞数量峰值明显低于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除无血清组外,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其中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的白蛋白及尿素峰值水平明显高于2%血清组.结论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功能维持明显依赖于常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的血清浓度;对于普通肝细胞培养实验而言,10%血清浓度较为适宜.
作者:张明森;李素芝;黄文超;杨光;江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量表(SRHMS 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 940名个体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深圳特区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SRHMS V1.0总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未婚的分值高,丧偶低;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中生理健康分值、社会健康分值以未婚高,心理健康则以已婚高;丧偶人群的三方面的分值均低,其次为离婚人群.结论深圳特区居民的婚姻状况与其自测健康相关,其中未婚人群的健康状况好,丧偶人群差,离婚人群仅次于丧偶人群.
作者:罗乐宣;钟先阳;王跃平;徐娟;陈建;许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RF)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缺铁性贫血提供一种实验诊断指标.方法30例正常人,2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合并炎症患者,10例肿瘤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非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测定STfR、TRF及SF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IDA)与非缺铁性贫血(ACD)及正常组STfR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AC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IDA中,STf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种特异性,不受干扰因素影响的,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指标.
作者:王妹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螺旋CT征象,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和血管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均做了CT平扫与增强,13例做了血管重建.结果 1)21例肺隔离症中有16例为肺叶内型,5例为肺叶外型.14例位于左肺下叶,7例位于右肺下叶.2)CT示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12例,囊肿样病变9例,病灶周围肺气肿.3)增强CT显示了15例供血动脉,显示率71.4%(15/21);而血管重建的显示率为92.3%(12/13).隔离肺无强化(15例)或边缘轻微强化(6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和血管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和异常供血动脉,有利于确诊此病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童成命;彭光春;王桂华;李文政;雷光武;刘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肺炎小儿外周血锌、铜、铁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小儿的差别.方法64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和118名门诊体检的健康小儿,采集外周静脉血40 ul,应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锌、铜、铁水平.结果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铜的含量分别为(86.2±31.1)umol/l、(7.2±1.4)mmol/、(20.7±9.2)umol/.健康小儿则为(113.8±35.2)umol/l、(8.1±1.7)mmol/l、(21.8±8.9)umol/l.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小儿(P=0.00).铜的含量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肺炎发生与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
作者:陈志衡;黑明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Pre-S2)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3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用酶联法(ELISA)检测Pre-S2、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结果HBeAg阳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95.3%、97.6%;抗-HBe阳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58.1%、31.2%;e系统阴性组Pre-S2、HBVDNA阳性率各为74.7%、45.3%.结论乙型肝炎患者Pre-S2与HBeAg、HBVDNA呈伴随关系,是HBV复制活跃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抗-HBe阳性及e系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2检出率偏高有待探讨.
作者:蔡常辉;陈桂山;梁锦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孝感城区的蝇类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进行调查.方法笼捕法.结果孝感城区高密度的蝇类有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分别占38.58%、32.30%、11.40%.蝇密度高峰期在6~8月份,以垃圾堆捕获数量多,顺次为肉类联合加工厂、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厂、居民区.结论蝇类种群密度与生境、季节、气候条件等有关.
作者:池新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理,为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临床指数、生化指标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1)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入院时两组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差别,入院后3,7,14 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6-keto-PGF1α各时间点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3)APACHE 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甘遂组入院后3,7,14 d 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后14 d Baltharzar CT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甘遂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遂可能通过纠正TXA2/PGI2之间的平衡而改善胰腺微循环,这可能是其治疗SAP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翼;吕新生;李小荣;陈道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故意伤害发生的状况及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提醒社会重视故意伤害的预防,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近二年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受故意伤害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受故意伤害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生高峰在4月和7月,青壮年为多发年龄段,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发生居多,受故意伤害医疗费用支出人均3 230.21元.结论文化程度低、男性青壮年是受故意伤害的高危人群,应针对这一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故意伤害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
作者:姜荣良;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焊工尘肺预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调查住院电焊工尘肺患者的经济损失和伤残状况,使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全面衡量患者的疾病负担,分析影响伤残调整生命年的有关因素,定量说明预防电焊工尘肺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寿命损失.结果DALY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电焊工尘肺分期、伤残等级、电焊工尘肺并发结核4项因素.68人DALY损失平均为9.37个健康年,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为16 695元,年平均总经济损失为57 054元.结论预防电焊工尘肺发病是减少其疾病负担的关键.
作者:朱月潜;朱宝立;张恒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04年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对确诊及疑似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采样,应用流行病方法对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4年4月起出现疫情,至8月显著上升,发病高峰期为11~12月;发病人群以>8月龄至7岁儿童为主,病例大部分集中在城区.流行原因主要是适龄人群免疫接种率偏低,疫情监测体系不健全,疫情发现晚,针对性措施采取不及时.结论认真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防止麻疹疫情的关键;早期发现,及时采取应急接种麻疹疫苗的针对性措施,是控制疫情的有效保证.
作者:廖少江;李红;梁勤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居民二次供水水池卫生学现状,为进一步研究二次供水水池保洁时间提供部分依据.方法对112个居民二次供水水池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水质检测和评价.结果33%水池盖配有锁,池盖口、溢水口、透气口安装防虫防尘网率分别为35.3%、33.9%和32.1%,办理卫生许可证率为0%,水池水质合格率为64.3%.结论居民二次供水水池卫生管理不规范,有必要制订相应的地方性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作者:龚诚华;宋彦;黄爱国;钟逸雯;冯启璋;许斌;刘国聪;姜宜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大蒜汁及大蒜制品对六种常见致病菌的杀灭效果.方法大蒜汁、大蒜油、大蒜粉、大蒜片稀释成8个不同的浓度,然后分别加入制备好的0.1 ml菌悬液,置37℃培养箱培养24 h,然后划营养琼脂平板作培养观察,计算平均杀菌率.结果通过对平均杀菌率统计显示,大蒜汁及大蒜制品对实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或抑菌作用.结论大蒜汁及大蒜制品对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大肠杆菌的效果次之,对枯草杆菌和腊样芽胞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的大蒜汁可有效的杀灭腊样芽胞杆菌.
作者:薛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危险度评价在职业卫生工作中应用的优点、应用概况与应用展望做了简要、系统的介绍.以杀虫脒和汞中毒为例,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相关工作.危险度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将其应用于职业卫生工作中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作者:肖经纬;李斌;王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乘牌络合碘消毒剂是由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的消毒液,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现场消毒试验和化学方法对其杀菌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含有效碘263 mg/L的络合碘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作用3.0 min下降5个对数值;含有效碘526 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5 min下降4个对数值.以大乘牌络合碘消毒剂原液对30名志愿者手及臂部皮肤进行擦拭消毒,对自然菌消除率达99 50%以上.能量试验的低合格浓度为有效碘263 mg/L.结论,大乘牌络合碘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菌效果较好,性能稳定.
作者:傅永安;庄世锋;朱应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