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浓度对高原体外肝细胞培养的影响

张明森;李素芝;黄文超;杨光;江玉兰

关键词:高原, 细胞培养, 肝细胞, 血清
摘要: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条件下血清对培养肝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确定进行体外肝细胞培养的适宜血清浓度.方法采用已适应本地环境的成年家兔肝细胞进行体外单层培养,在常规RPMI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新生牛血清(0%、2%、10%及20%),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数量及培养上清中自蛋白和尿素水平变化.结果无血清组始终未见明显细胞贴壁及增殖,其他组细胞均于接种4 h开始贴壁,8 h开始增殖,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细胞均于6 d生长满瓶,并形成均匀的单层,而2%血清组细胞则于8 d生长满瓶;2%血清组的细胞数量峰值明显低于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除无血清组外,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其中10%血清组和20%血清组的白蛋白及尿素峰值水平明显高于2%血清组.结论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功能维持明显依赖于常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的血清浓度;对于普通肝细胞培养实验而言,10%血清浓度较为适宜.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卫生服务基层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探讨

    目的通过三级网络体系建设,达到防制职业病危害的效果.方法建立以区疾控中心为主导、街道防保所为骨干、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前哨的职业病防制三级网络体系.结果职业病防治知识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及相关人员中得到普及,知晓率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下降,近两年无一例职业病死亡.结论三级网络建设行之有效,职业病防治从源头抓起和预防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作者:黎建明;吴礼康;朱志良;彭巨成;肖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情感障碍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精神抑郁和焦虑情况.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表和汉密顿抑郁或焦虑量表随机测定我院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精神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172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占总病例的57.33%;其中中、重度抑郁和焦虑者共105人(35.00%).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精神抑郁和焦虑状况非常普遍,尽早发现导致抑郁和焦虑的具体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药物已逐渐成为糖尿病治疗中重要问题之一.

    作者:姚永中;易冬阳;朱胜平;郑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者:黄艳红;管茶香;罗自强;文志斌;秦晓群;向阳;暨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25例华之睾吸虫病疫情分析及今后控制对策

    目的了解肇庆市华之睾吸虫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阻断和控制华之睾吸虫病在肇庆市的传播和流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检出华之睾吸虫卵的病人个案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肇庆市三年来共发现华之睾吸虫病例12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与珠三角毗邻的平原淡水鱼养殖区及其周围,98%以上病人均有吃鱼生或虾生的过往史.结论目前对华之睾吸虫病缺乏系统的防控措施,流行区疫情居高不下,提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措施;积极开展主动性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及带虫者,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改变吃淡水鱼生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防治华之睾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区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宁乡县1975~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了解宁乡县1975~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加速控制麻疹.方法对宁乡县1975~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有两个明显不同阶段:1975~1986年发病呈高发状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波浪式态势,流行模式以暴发为主.1987~2005年发病呈低发状态,其发病率波动在0.00~9.61/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县的发病水平;2~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分布提示,发病年龄后移.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31.33%未接种麻疹疫苗,21.37%免疫史不详.结论加速控制麻疹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提高麻疹疫苗的初种、复种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在全县范围内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报告;对麻疹疫点应及时处理,防止麻疹暴发.

    作者:郁向平;付家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厦门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厦门市化妆品卫生检测质量问题,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对2005年厦门市化妆品卫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种来源化妆品超指标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χ2=47.697,P<0.001),美容院的美白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汞不合格率高达36.59%,且某些样品汞含量为102mg/kg,超过国家标准数百倍.结论卫生监督管理应向美容院转移,加强日常监督和突击检查,强化从业人员培训.

    作者:刘诗梅;李燕云;林丽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宁波市1996~2004年结核病痰涂片质控分析

    目的探讨宁波市加强痰涂片质量保证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方法宁波市1996~2004年结核病人年报表按涂阳新登记对7个县(市)、区设在综合性医院,有5个县(市)、区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单位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4年痰涂片质控抽查,平均阳性符合率略低于卫生部室间质控≥98%的标准,阴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6%的标准,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9年间发现19 768例结核病人,涂阳病人8 317例.其中综合性医院发现涂阳病人3 974例占47.8%,疾控中心发现涂阳病人4 343例占52.2%.结论加强痰涂片质量控制,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保证.痰检工作需领导重视,加强措施,固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抓痰检质控,保证检出率,达到高发现传染源的目的.

    作者:易波;杨薇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巨细胞病毒主要立即早期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的感染性因素和免疫低下病人的重要病原,其先表达的主要立即早期蛋白(major immediate-early proteins,MIEPs)在HCM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IEPs在病毒增殖,调控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和凋亡以及诱导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建华;陈利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了解郓城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提高消毒质量和加强监督力度提供依据.方法对县乡村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了微生物采样监测.结果2005年共采样监测样品1 721份,合格1 203份,合格率68.2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随县乡村差别逐渐下降.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仍存在严重问题需加强消毒管理工作,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作者:张梅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食品加工业毒鼠诱饵选择试验

    目的筛选在特殊行业的适口性佳鼠类食饵并为制作毒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2 d投放不同种类的食物,计算消耗量并比较.结果南瓜、白菜、凉薯等含水份较多的诱饵适口性明显比大米好,而南瓜的适口性比白菜、凉薯好,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南瓜与敌鼠钠盐配成0.1%的毒饵,用于食品加工业的灭鼠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患儿与健康小儿外周血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肺炎小儿外周血锌、铜、铁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小儿的差别.方法64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和118名门诊体检的健康小儿,采集外周静脉血40 ul,应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锌、铜、铁水平.结果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铜的含量分别为(86.2±31.1)umol/l、(7.2±1.4)mmol/、(20.7±9.2)umol/.健康小儿则为(113.8±35.2)umol/l、(8.1±1.7)mmol/l、(21.8±8.9)umol/l.肺炎患儿外周血中锌、铁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小儿(P=0.00).铜的含量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肺炎发生与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

    作者:陈志衡;黑明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湖南省结核病控制(卫Ⅴ)项目痰检质量评价与分析

    目的为了准确并及时发现和找出病人,严格控制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在项目进行中的每一年都随机对部分项目县痰涂片进行抽样检查,并与项目县上报的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省卫Ⅴ项目启动时的1992年,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仅为10.23%,痰检阳性率为21.29%;项目结束时的2001年,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和痰检阳性率分别为20.11%和32.53%,均有明显提高(χ2=1 502.7、234.2,P均<0.01);痰涂片制片合格率为93.12%,假阳性率为0.69%,假阴性率为0.93%.结论湖南省卫Ⅴ项目期间,由于注重痰检质量,结核病可疑者检出率痰检阳性率都有明显提高,涂片制片合格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符合率都达到了国家项目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RF)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缺铁性贫血提供一种实验诊断指标.方法30例正常人,2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合并炎症患者,10例肿瘤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非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测定STfR、TRF及SF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IDA)与非缺铁性贫血(ACD)及正常组STfR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AC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IDA中,STf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种特异性,不受干扰因素影响的,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指标.

    作者:王妹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实验优选胜红清热片的提取条件

    目的优选胜红清热片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胜红清热片中连翘苷为定量指标成分,通过对胜红清热片提取方法的比较与筛选,确定浸泡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并以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结果胜红清热片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 h,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为胜红清热片佳提取工艺.结论优选的提取条件效率高,可增加药材的利用率.

    作者:曾嵘;阎敏;刘建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方法对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班的所有学生及与该班学生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家庭成员等,采用X线胸部摄片、PPD试验检查,对X线胸部摄片检查异常者给予痰涂片检查,查抗酸杆菌.结果调查班共有学生53人,PPD阳性反应者52人,阳性率为98.1%,其中强阳性反应29人,强阳性反应率为54.7%.2005年3月7日~6月8日共查出肺结核病人9人,患病率高达16 981/10万.结论这是一起1个学生患病后隐瞒病情引起的班内学生传播所致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因此,加强学校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十分重要和必要.

    作者:罗宽洋;廖少江;王晓峰;李慧怀;蒋丽娜;桂斌;张海英;李佳;程道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母细胞瘤的CT与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患者的超声和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3例病例的B超显示均为单侧病灶,瘤体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病灶呈实性者25例,囊实性者12例,囊性者6例,其中4例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1例边缘呈环形钙化.CT平扫呈混杂密度,强化后瘤体呈不均匀强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均见数量不等的血流信号显示.结论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庆堂;姚干;李宇洲;甘瑞容;贺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症肝炎患者的CG、AFP、SGPT检测结果的临床评价

    本文检测了25例重症肝炎病人的血清甘胆酸(CG)标本及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并对此进行分析,试图了解CG、AFP、SGPT含量对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光清;邱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元线性回归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元线性回归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城市某交通路口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与汽车流量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结论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应用于卫生检验中,有利于分析各个污染因素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以对某些指标的动态进行比较接近实际的分析.

    作者:彭志高;廖可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运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

    目的建立白蛋白结合钴试验方法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方法运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和微孔板,参照Bar-Or钴结合试验测定IMA,在450 nm比色,结果以吸光度单位(ABSU/ml)报告;同时用500、250、125、62.5、31.3、15.6、7.8、3.9、2.0、1.0 mmol/L的氯化亚钴代替钴试剂测定白蛋白与Co2+量的关系.结果本方法批内变异:x=37 1 ABSU/ml,S=2.05,CV=5.52%(n=10);批间变异:-x=34.4 ABSU/ml,S=2.63,CV=7.64%(n=10).55例健康对照组和53例胸痛病人血清IMA分别为(43.9±7.14)ABSU/ml和(57.2±24.8)ABSU/ml(P<0.01);其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灵敏度为81%.白蛋白与Co2+量的关系试验表明系列大量游离浓度Co2+在DTT存在时,钴白蛋白复合物的颜色并不随游离Co2+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建立测定IMA的方法,它方便、简单,可以大批量测定,IMA是评价心肌缺血有用的诊断工具,但白蛋白结合钴试验的显色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唐玲丽;陈新瑞;胡敏;戈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坑道空气二氧化氯消毒及降解实验观察

    目的用活化后二氧化氯(ClO2)作为空气消毒剂,观察其在坑道中的降解情况,为人员进入消毒后现场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用ClO2空气监测仪监测ClO2浓度;用撞击法检测细菌总数及真菌数.结果ClO2从10 mg/m3降至0.8 mg/m3,降解时间为81 min;降至0.3 mg/m3,降解时间为96 min;降至0 mg/m3,降解时间为2 h.10 mg/m3消毒剂量作用30 min,细菌总数及真菌数消亡率分别为94.6%及92.1%.结论ClO2以1 000 mg/L浓度,10 ml/m3对坑道空气喷雾消毒,作用30 min杀菌效果好.消毒后81 min ClO2浓度降至0.8 mg/m3,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每次进入消毒现场不得超过15 min.消毒后96 min降至0.3 mg/m3,为容许接触水平的卫生标准,人员可以进入消毒现场,不影响健康.消毒后2 h降至0 mg/m3,此时进入更安全.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刘东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