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苹;张琼;徐树森
目的 探讨肝、肾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 收集54例肝、肾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病例.结果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减少了反复直接静脉穿刺造成血管的破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肝、肾移植术中及术后建立输液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肝、肾移植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娟;安如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某汽车制造业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调查和定量分级法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结果 本项目可能存在苯及其化合物、丙酮、甲醛、硫酸、重铬酸盐、铅及其化合物、锰尘、粉尘、噪声、高温、紫外线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类比调查预测分析:除噪声作业零件加工区和打磨区为Ⅰ级(轻度危害)外,其余各类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该项目就职业卫生而言是可行的.
作者:邹观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等,都是引起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病原体[1].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因病毒污染水体而引起介水传染病的大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并且这些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2].因此,在对各种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时,如何灭活水中病毒一直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自20世纪初,氯一直作为各种水的主要消毒剂.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报道表明,饮用水经加氯消毒后虽然符合细菌学安全指标,但仍可检出肠道病毒,加大氯量消毒又可产生以氯仿为主的致癌化合物,并且其生成量与加氯剂量成正相关[3].因此,氯作为消毒剂的安全性开始受到质疑.因此选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消毒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4].文献报道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杀菌灭毒作用,英文名字叫0ZONE,是氧的同素异形体,为暗蓝色气体,在消毒学上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刺激性低、作用快速、杀灭病原种类多、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作者:何建民;李晓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2004~2005年度某地区几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发生的198起医疗纠纷投诉分析,找出医疗纠纷常见的形成原因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医疗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重点防范人群,以供医院管理借鉴,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目的 .
作者:李寿森;王小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双抗口服液延缓衰老功能. 方法 采用实验室果蝇生存试验、抗氧化功能试验(大鼠血清SOD、MDA含量测定试验).结果 雌、雄蝇中、低剂量组高平均寿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雌、雄蝇中剂量组的半数死亡天数均高于对照组4 d以上,呈现阳性结果;抗氧化功能试验均呈现阳性结果.结论 某品牌双抗口服液具有延缓衰老功能,可以开发应用.
作者:席昭雁;祁红旗;周燕平;何海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BM)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例确诊新生儿BM患儿的12份CSF样本VEGF蛋白水平,12例排除新生儿BM患儿CSF作为对照. 结果 新生儿BM患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5.66±28.95 pg/ml VS142.39±24.85 pg/ml,P<0.05).CSF的VEGF蛋白水平与CSF的WBC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性(r=0.528,r=0.43,P<0.05). 结论 新生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增高有助于新生儿BM的诊断,CSF的VEGF蛋白检测有可能成为新生儿BM病情评估和治疗的实验室依据之一.
作者:赵玲玲;邹华芳;高喜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劳改人员中肺结核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方法 对2 630名男性犯人进行询问病史,有疑似肺结核症状者直接摄胸片检查,胸片检查异常者作痰涂片镜检.结果 共查出活动性结核病人78例,患病率2 966/10万,其中涂阳病人43例,涂阳患病率1 635/10万.20~40岁的犯人占发病总数的80.77%.结论 肺结核是危害青壮年犯人身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需重视监狱犯人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作者:蒋世钊;唐冰清;徐善松;毛国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在机关工作的女职工的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对2000年9月~2004年9月隔年同期的该机关4 306例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机关女职工的生殖道患病率为52.23%,患病率高的是慢性宫颈炎,其次是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及各种阴道炎.其患病率分别占患病总数的43.31%,31.44%和18.50%(P<0.01). 结论 慢性宫颈炎多集中在生育阶段,对妇女生殖健康危害较大,尤其是要重视宫颈糜烂的治疗和随访;绝经期妇女保健应以老年性阴道炎为防治重点.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即使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非常必要和不容忽视的.
作者:王志荣;王鹃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完善,使得我国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不论是认证还是认可,其强调的核心是质量管理能力,终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而检测过程中的方法依据、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准物质及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均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极为关键的因素.
作者:赖天兵;丘丰;刘晓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多种病症的总和.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感染、肿瘤等.AIDS临床表现较复杂,可表现为消化、神经、呼吸及血液多个系统的症状,为加深对AIDS的认识,现报告我院1995~2005年,资料较完整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7例AIDS患者.
作者:陈明玉;曾抗;孙乐栋;周再高;赵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方法 对1999~2005年到张家界市中心血站或其献血车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个人资料及五项血检结果建成SPSS数据库,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采用x2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13 217人份,不合格900人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率依次为HBsAg3.1%、ALT1.7%、梅毒1.3%、抗-HCV0.6%、抗-HIV0.1%;血液合格率以学生、军人、及重复献血者较高,职员次之.结论 建立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应从学生、军人及职员中招募献血者.
作者:汪小华;王小万;朱新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佳铁分局管内10所中学、12所小学学生HBV感染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指导学校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 结果 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5.11%,其中男性(6.65%)高于女性(3.55%)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57.01,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3.84,P>0.05).不同地区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13.28,P<0.01).结论 沿线边远地区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中小学生.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建议继续加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强化HBsAg携带者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乔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高危行为情况.方法 对不同场所124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22.6%~92.7%);大多数人尚未认识到从事性服务工作的危险性,安全套使用率较低;A类人群与B类人群相比收入水平高、安全套的携带和使用情况较好、服务对象有所不同.结论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预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发廊、公园和出租屋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更是宣传干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严牋;贾晓飞;戴传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吸毒人员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 方法 对吸毒人员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IV抗体、HBsAg、HCV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梅毒抗体. 结果 153名吸毒人员HIV、HB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3%,21.57%,59.48%,3.92%.非静脉吸毒者未检出HIV、梅毒感染者,HBV在两种不同吸毒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HCV在两种不同吸毒方式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66.44,P<0.01).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爱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将是势在必行.
作者:王小刚;滕军;刘芳;杨珂;李谋喜;刘援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间4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肝移植患者中有24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7.14%.好发部位为肺部、血液及腹腔、胆道,其中75.44%发生在术后的前两周内.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术后的前两周是感染的高危时段.易感因素患者基础病所致的免疫功能缺损、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大量免疫抑制剂和广谱药物的使用.
作者:瞿伟军;黄桃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全面掌握沂源县被山东省卫生厅列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管理重点县(市、区)后的防治工作情况和效果.方法 对2001~2003年沂源县的HFRS疫情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沂源县自列入山东省HFRS防治管理重点县(市、区)后,领导重视,防治措施有力,发病率由2000年的55.81/10万下降到2003年的13.72/10万,而且连续3年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HFRS预防控制中,对重点县(市、区)进行重点管理是一项有效的举措.
作者:王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某部暴发水痘进行调查,找出暴发流行原因,为预防该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 查看发病现场,对某部187名军人进行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VZVDNA.结果 187名军人中15人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阳性,发病率达8.02%.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水疱疹,其中发热6例(40.0%),感全身不适13例(86.67%),咽痛4例(26.67%),咳嗽、咳痰4例(26.67%),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10例(66.67%).结论 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VZV流行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艳;刘章红;伍秀珍;宋仕玲;甘雪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肌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细胞色素C(Cyt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各组n=25).分别于HI后6 h、12 h、1 d、3 d、7 d制备标本,肌苷组于HI后即刻起给予肌苷100 mg/kg,腹腔注射,每日2次,连续7 d,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CytC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可见少许CytC阳性细胞;HIBD组在HI后6 h CytC阳性细胞增多,于HI后1 d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之后逐渐下降,HI后7 d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肌苷治疗组神经细胞CytCmRNA表达变化规律与HIBD组基本一致,各时间点与HIBD组相应时间点比较,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HI损伤后给予肌苷干预能使脑皮质区及CA1区CytC mRNA表达下调,提示肌苷可能通过抑制CytC mRNA表达从而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邓永红;田朗;旷寿金;黑明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根据近年来农村食物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行政干预手段进行探讨,从而达到控制农村食物中毒发生的目的 .
作者:蔡万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发生经过、治疗措施与调查处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这次中毒定性为一起食物来源未明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结论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时,应全方位地展开调查,并争取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与处理.
作者:朱天武;段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