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其视力的影响

姜蓉

关键词:白内障, 工晶状体植入,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视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03日至201 7年4月06日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就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纳入,第一组5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第二组50例在第一组的基础之上加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在术后3天、术后3周、术后2个月、术后半年的眼压比较之中,第二组患者眼压改善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联合展开治疗,对患者视力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中西医营养KAP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3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160,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与观察组(n=160,予以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除“不饮或少量饮酒”、“不吸烟”外,观察组各项营养行为均显著改善,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结论:实施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行为,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沛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连续肾脏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3例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及心肺功能,并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接受治疗24h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肌酐、胆红素以及血清淀粉酶(AMY)分别为(38.24±24.51)U/L、(120.86±42.46) μmol/L、(21.19±7.95)μmol/L、(963.14±126.78)U/L,和治疗前的(51.01±25.14)U/L、(143.96±52.14)μmol/L、(24.02±8.64) μmol/L、(1019.42±785.63)U/L相比均显著降低,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24h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心率次数、平均动脉压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4.23±81.23)mmHg、(114.35±19.91)次/min、(102.34±12.43)mmHg、(12.93±5.23)分,和治疗前的(123.86±52.52)mmHg、(131.42±21.42)次/min、(94.21±15.66)mmHg、(16.46±4.63)分相比均情况显著较好,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RRT治疗,并辅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肝肾和心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朝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病例分析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分析法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基于学生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对学生展开教学,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能够较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的,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伟;龙黔;冷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分析并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90例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列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9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子宫方面,观察组先兆子宫破裂以及不完全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植入以及胎盘粘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较而言,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有着较高的危险性,并且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建议产妇在分娩时,应该慎重的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陈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用于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对本市辖区内的普通人群、娱乐场所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后受教对象安全套正确使用率高于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够提升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助于减少艾滋病发生率,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黄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研究组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的是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2.00%,与同期对照组55.00%相比较,差异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疗效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也缩短了患者的疼痛,并且不良反应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和办法

    艾滋病是一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对着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造成很多人对艾滋病都是很歧视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安全防控,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技术工作特点,浅谈一下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以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识和高度认识,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将艾滋病造成的破坏和伤害降到低.

    作者:刘纪红;潘广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的因素,并且根据因素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药剂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用药处方100张作为实验组;再选取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药剂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处方100张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对实验组的100张处方就会对合理用药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对组的100张处方则不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干预,就两组的用药合理率进行对比.结果:在用药合理率方面,实验组的用药合理率为95%,对照组的用药合理率为65%,实验组的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中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剂师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药剂科配备的设备不一、医院药剂科药师在专业水平方面表现不一等一系列因素,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结论: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干预发展对策,是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有效途径.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保证,显著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质量.

    作者:孙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托品在绝经期取环术中的效果评估

    目的:对阿托品在绝经期取环术当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10月到2017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自愿取环手术的40例妇女,按照奇偶数原则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双氯酚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的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阿托品进行取环术,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阿托品辅助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手术之后,患者在宫口扩张、宫颈软化以及镇痛效果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手术的过程中,通过辅以阿托品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良好的镇痛效果,实现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妇女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给予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结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相对于诞辰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缓解子宫瘢痕,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李志勇;商桂华;叶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对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4例胸外重症患者,从恢复呼吸功能的角度出发为全部患者提供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持续的观察.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并发症患者1例,未出现死亡病例,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水平.结论:为胸外重症术后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于沙沙;王贤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品管圜在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一时期设为常规期,共5294例针剂内部调剂方,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这一时期设为研究期,共5906例针剂内部调剂方,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对两段时期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期各项差错因素出现次数较常规期,均有明显降低,且各项差错因素的出现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期.研究期的总差错率为1.22%,明显低于常规期总差错率2.08%.在两段时期的无形成果方面,研究期的各项能力评分均有大幅度提高.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方的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率,大幅度提高了医疗安全性,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各项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黄纯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对母婴影响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非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对80例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常规治疗前后症状差异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短、胎儿发育健康,为母婴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顺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来探究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在高血压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实验组受试对象给予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受试对象给予单纯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显效例数为30例,有效例数8例,无效例数2例,对照组受试对象中显效例数23例,有效例数6例,无效例数1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于高血压病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彭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盆底康复训炼,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82.0%,与实验组的98.0%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而言,良好的盆底康复训炼能够显著增强肌力,缓解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金秀;高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年1月-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共90例,选取全部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根据疾病进展时间随机进行分为5组,每组18例,对疾病进展时间和一年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yfra211、SCC和NSE在疾病进展时间分组中呈正态分布,经因素方差分析,P>0.05,没有统计学意;其余不呈正态分布,CEA越高表示时间进展越短,Ca125则刚好相反,Ca125在各组含量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判断预后情况时,具有一定的价值,为此需要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检测,以此可以提高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杨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八段锦在心理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上用八段锦在心理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效果观察,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八段锦,对照组按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八段锦配合常规治疗疾病康复中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有差异.八段锦应用于疾病康复能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及家庭推广使用.

    作者:付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影响

    目的: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运用疼痛护理对癌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药品的认知度,有效提高了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晴;吴雪琳;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与保健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与保健.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6例,在2015年01月-2017年12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保健服务.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3.02%,常规组总体疗效高达81.40%,组间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加强保健,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免疾病传染范围扩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龚月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4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住院时间、感染率均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物质生活没有差异(P>0.05),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有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各项手术指标略优于开腹手术治疗,但腹腔镜手费用较高,另外,腹腔镜手术优于创伤较小等,对患者影响较少等原因在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开腹手术治疗,适合应用于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中.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