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军
以往处方点评多采用抽样方式,缺少代表性、公正性且耗费时间久,且存在干预改进措施不彻底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合理性,促进医院药学学科发展.
作者: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入组54例糖尿病社区患者,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利用流行病横断面研究方法及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统计与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按时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保持心态平和、吸烟饮酒行为、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超重及肥胖危害知晓率、高盐饮食及高脂饮食危害知晓率、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明显更优于实施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耱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赵玉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Ⅰ02例.A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美托洛尔和常规对症治疗,B组给予中医结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C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
作者:张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均为40例,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0.9±0.4)g/24h、(171.3±17.2)μmol/L、(8.5±1.4)mmol/L、90.0%,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相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目标及方向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所以,医院要想提高管理及服务水平,就要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并深入到各项工作当中.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意义的简述,分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王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抢救中优化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抢救的窒息新生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统计并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205.3±73.5)s,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26.3±163.5)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1分钟两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5分钟、10分钟实验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窒息新生儿抢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能够显著压缩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赵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预防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0例妇科肿瘤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通过有效预防,共有6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占比为7.5%.通过深静脉超声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可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作出诊断,对于确诊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采用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明确预防以及诊治方法,能够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兰;王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择选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德巴金于对照组治疗中应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必通.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上,两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者,将德巴金与利必通联合,于其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不增加联合用药的风险性,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杨继芹;李忠;刘凤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ICU重症肺炎120例患儿(在2016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O2(96.88±2.41)%、PaO2(90.87±3.62)mmHg、PaCO2(31.28±2.43) mmHg、PH值(7.86±0.76)、呼吸机使用时间(105.85±3.95)h、家属满意度(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患儿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任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的检测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至2017年期间分离出的4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这4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16株(34.78%),大肠埃希菌15株(32.62%),产酸克雷伯菌9株(19.56%),阴沟肠杆菌6株(13.04%).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高,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规范送检,以达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作者:马晨;张祎;袁晶;陈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所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例,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记录并总结所有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经微创手术治疗后,26例患者血肿清除率90%以上,5例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均在30日内清醒,未见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术后6月,患者ADL评分为(70.39±4.51)分、NIHSS评分为(6.32±1.15)分,均明显优于术后3月时,t分别为9.001、8.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有利于及时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预后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雄;达吾提江·依拉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的无偿献血现况和献血动机,以期为当地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稳定献血人群,提高献血率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600名某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医学生献血率为27.24%,今后有献血意愿的为48.95%,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献血比例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医学生献血的主要动机为献爱心(49.66%)、今后用血有优惠政策(15.38%)、为了体检和查血型(10.49%).不献血动机主要是怕感染上疾病(24.34%)、怕血液被不合理利用(25.92%)、恐惧(痛、血、针)(11.59%)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献血率相对较低,相关部门应制定策略,进行无偿献血的重点宣传教育,争取有更多的高校医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作者:马红慧;刘珊珊;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43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经24 h心电图、十二导联心电图等检查共87例病人被确定为心律失常.分析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性别、年龄、病程,是否进行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类型、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存在心脏扩大、是否合并抑郁症、吸烟史,并对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CABG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人数,显著多于年龄≤70岁、PCI治疗、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绞痛、无糖尿病、无吸烟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类型、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冠心病类型、伴有吸烟史是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杜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以及颈部脓肿的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手段,旨在提升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随机选择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及颈部脓肿病患48例,所有研究对象在全麻状况下实施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有27例通过食管镜后取出异物,有7例通过开胸后才取出异物,有11例通过颈侧切开将异物取出;其余3例没有发现异物.结果:这48例病患中,有27例并发脓肿,其中10例食管四周脓肿有炎症,9例颈部脓肿,8例纵隔脓肿;44例病患治愈,有2例救治无效后死亡,1例患者由于血糖偏高转至内分泌科,1例转至胸外科.讨论:治疗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针对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及颈部脓肿的病人实施薄层CT扫描,结果具有非常高的鉴别诊断以及诊断的临床价值.如果确诊颈部脓肿,需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营养支持,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徐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品管圜在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一时期设为常规期,共5294例针剂内部调剂方,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这一时期设为研究期,共5906例针剂内部调剂方,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对两段时期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期各项差错因素出现次数较常规期,均有明显降低,且各项差错因素的出现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期.研究期的总差错率为1.22%,明显低于常规期总差错率2.08%.在两段时期的无形成果方面,研究期的各项能力评分均有大幅度提高.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方的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剂差错率,大幅度提高了医疗安全性,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各项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黄纯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护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及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护理和思维方法,在实践参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护理学基础教学系统的优化能够尽可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本文重点论述的对象是通过教学系统的优化策略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李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补肾调周法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补肾调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的总有效率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患者补肾调周法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同时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得到抑制,大大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满意率情况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满意率88%,甲组的满意率68%,乙组的满意率低于甲组,乙组优势明显.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中随机选择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根据其应用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n=34)和实验组(n=35),所纳入对象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以及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康复教育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耳鸣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4例,病情减轻患者为31例,总好转率为88.57%,参照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11例,病情减轻患者为23例,总好转率为67.65%,2组病情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36,P=0.0417).结论: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耳鸣症状.
作者:杨永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李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