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张祎;袁晶;陈葳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实施过程中实施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选取5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甲状腺切除联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在Ⅱ、Ⅲ、Ⅳ组中平均清除的淋巴结有17.32枚,Ⅵ组中的阳性率与Ⅱ、Ⅲ、Ⅳ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Ⅴ组患者中的阳性率与其他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早中期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中实施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因消极情感导致心理障碍的早期预防及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包括消除不良情绪、纠正错误认识、帮助树立信心、鼓励户外活动、饮食控制、加强自我管理等,认为早期对糖尿病足患者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截肢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手术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分析两组肿瘤手术病患临床应激反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出现不良反映、焦虑情绪较低,且心率与血压值的正常值都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肿瘤手术的病患,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患的应激反应,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霞;周爱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 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天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有2例患者分别发生声嘶与呛咳,对照组有3例患者分别发生声嘶与呛咳,组间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刀能够有效的控制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术后引流量,从而提升整体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韩必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和治疗满意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较治疗前,治疗后Ⅰ级、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Ⅳ级~Ⅵ级例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经治疗,3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率达87.5%0.(2)40例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术后少泪,4例患者术后多泪,2例患者面部有不明显联动,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面神经减压术用于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达吾提江·依拉木;郭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在ICU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共80例,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0%)、舒适度(90.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80.0%)、(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采取V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将其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8).实验组应用VSD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伤修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创伤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4.21%,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方式,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缩短患者的创伤修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36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术后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及7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行循证护理,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杨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的无偿献血现况和献血动机,以期为当地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稳定献血人群,提高献血率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600名某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医学生献血率为27.24%,今后有献血意愿的为48.95%,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献血比例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医学生献血的主要动机为献爱心(49.66%)、今后用血有优惠政策(15.38%)、为了体检和查血型(10.49%).不献血动机主要是怕感染上疾病(24.34%)、怕血液被不合理利用(25.92%)、恐惧(痛、血、针)(11.59%)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献血率相对较低,相关部门应制定策略,进行无偿献血的重点宣传教育,争取有更多的高校医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作者:马红慧;刘珊珊;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炎并胃溃疡患者为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1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炎并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绪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的检测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至2017年期间分离出的4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这4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16株(34.78%),大肠埃希菌15株(32.62%),产酸克雷伯菌9株(19.56%),阴沟肠杆菌6株(13.04%).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高,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规范送检,以达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作者:马晨;张祎;袁晶;陈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儿科门诊中进行输液治疗患儿静脉穿刺的失败因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01月~2014年12月以及2015年0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儿科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各3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就两组患儿中穿刺失败的因素以及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失败率(4.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4.33%),患儿家属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1.33%),各项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主要是护士心理素质差(22.99%)、穿刺部位选择不当(20.69%)以及护士经验不足(17.24%).其他依次为:室内光线不足(13.79%),护患配合不默契(9.20%),室内温度过低(8.05),患儿躁动明显(5.75%),家属不良刺激(3.45%)以及患儿静脉不明显(2.30%).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中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护士心理素质差以及技术水平低.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静脉穿刺的失败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杨翠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射频消融治疗后随访过程中的超声造影和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表现,旨在探讨两种新的成像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3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中,同时进行了超声造影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记录了结节及消融灶的内部回声、形态、边界、血流信号、硬度及体积.结果:常规超声表现:消融灶的周围正常甲状腺体组织的血流信号没有异常改变.治疗后不同时期消融灶的体积呈逐渐减小趋势,射频消融术后第1个月3个月、第6个月和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1.51%、51.16%、84.29%、92.27%,1年后有12例患者的消融区完全消失.造影检查:在随访过程中消融区表现为无增强,有1例患者消融灶局部发现微灌注,1例患者发现颈部异常淋巴结.SWE检查:1)术后结节不同时期(1、3、6、12个月)杨氏模量值的大值分别为:(71.34±23.90)kpa、(40.89±20.61)kpa、(29.26±10.15)kpa、(23.23±5.13)kpa,平均值分别:(55.59±16.38)kpa、(28.02±14.04)kpa、(20.66±6.52)kpa、(16.14±5.13)kpa.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随访的甲状腺结节杨氏模量值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消融灶的内部的杨氏模量值也存在先增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术后1个月消融灶的杨氏模量值与术前结节的杨氏模量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后消融灶硬度逐渐减低,术后1年有1例结节局部硬度增大,该结节的术前杨氏模量值高于结节;术后穿刺活检:1例患者原发灶的组织内及1例患者同侧淋巴结发现有核沟及核内包涵体,考虑乳头状癌复发.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分析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建如;王志涛;刘宁;刘媛;宫石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接诊的55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55眼)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8例,28眼)、实验组(27例,27眼),均接受维生素B、神经营养类药物等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接受地塞米松、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分析两组视力恢复程度、复发率等.结果:实验组视力恢复状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有助于改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视力,降低复发,效果理想.
作者:张繁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76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初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88例二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医护人员应在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预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殷开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中随机选择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根据其应用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n=34)和实验组(n=35),所纳入对象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以及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康复教育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耳鸣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4例,病情减轻患者为31例,总好转率为88.57%,参照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11例,病情减轻患者为23例,总好转率为67.65%,2组病情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36,P=0.0417).结论: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耳鸣症状.
作者:杨永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Ⅰ02例.A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美托洛尔和常规对症治疗,B组给予中医结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C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
作者:张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权威护理文献报道内容,对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护理配合的主要作用,并对胎盘早剥预防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方法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权威文献报道内容的分析,指出护理工作要点,从而对护理干预方法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重度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服务技巧,大程度提高患者诊疗效果,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梁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50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综合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手术效果显示,其中9例(18%)患者恢复良好,32例(64%)患者轻度残疾,5例(10%)患者重度残疾,2例(4%)患者植物生存状态,2例(4%)死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56.41±2.42) min和(7.41±2.12)d;手术后患者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综合生活质量量表(CQOLI-74)评分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秦维;阿吉木·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开拓出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治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制剂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