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筛查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意义研究

魏盈新

关键词:超声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在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门诊随机选取100例先心病胎儿或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前和产后一月内对胎儿及新生儿逐一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临床检验结果或解剖学结果为对照,对比分析产前超声筛查的准确率和可靠性.结果:100例先心病胎儿或新生儿的超声检查结果中可见单心室、动脉瓣狭窄、肺静脉异位引流、三尖瓣下移畸形、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10例为产前超声检查中漏诊的患儿,无误诊,提示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为90%,特异性100%.结论:产前胎儿先心病超声筛查的敏感度较高(90%),准确性和可靠性均可以保证,因此超声筛查可作为产前胎儿先心病快速检查和诊断的技术使用,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进方法、细致分析,可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和社会稳定和谐均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满意率情况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满意率88%,甲组的满意率68%,乙组的满意率低于甲组,乙组优势明显.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中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对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术后当天肺部感染、高血压病等并发症2例(10.0%),较严重,经监护治疗3天后转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6个月,无术区感染及假体松动.关节功能评定20例,优11例(55.0%),良7例(35.0%),一般2例(10.0%).结论:应用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建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GOS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GOS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显著改善GOS预后,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分析并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90例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列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9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子宫方面,观察组先兆子宫破裂以及不完全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植入以及胎盘粘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较而言,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有着较高的危险性,并且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建议产妇在分娩时,应该慎重的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陈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缺血性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不寐的十三鬼穴应用研究

    本研究选取我院针灸康复科病房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分别列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以针刺十三鬼穴为治疗组,常规选穴针刺治疗为对照组,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析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价、焦虑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十三鬼穴及针刺常规穴位都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不寐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十三鬼穴组的疗效要优于针刺常规穴位组.

    作者:宋秀娟;王银宁;李国徽;赵芳;陈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对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合庆社区选取300例60岁以上确诊为前列腺增生非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给予社区干预,仅采取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社区干预.结果: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测评分数都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剑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年1月-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共90例,选取全部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根据疾病进展时间随机进行分为5组,每组18例,对疾病进展时间和一年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yfra211、SCC和NSE在疾病进展时间分组中呈正态分布,经因素方差分析,P>0.05,没有统计学意;其余不呈正态分布,CEA越高表示时间进展越短,Ca125则刚好相反,Ca125在各组含量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判断预后情况时,具有一定的价值,为此需要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检测,以此可以提高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杨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在我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固定组与置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置换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比较意义.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来说,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庶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效果,为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西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92±10.38)min、(50.24±11.12)ml、(23.59±3.14)h、(38.05±3.42)h、(4.21±2.12)d相比于对照组的(66.99±12.67)min、(63.77±12.14)ml、(54.36±7.25)h、(74.88±6.43)h、(7.24±2.25)d,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比于对照组的14.17%,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治愈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玉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效果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被急诊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举措,对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多了急诊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病人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与并发症出现率显而易见的比有急诊护理对策的实验组出现率高.结论:对病人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策,可提高抢救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拥有推广作用.

    作者:谢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 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诊疗护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专业熟练程度、责任心、应急能力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专业的认知程度上即SAQ的评分方面远远高于对照组,而患者在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责任制护理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专业知识、护理质量以及减小患者在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效率高、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02例患者实施LC术,观察这102例患者的手术时机不同所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这10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5.45±11.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7.83±42.34)ml,平均住院时间为(6.37±1.24)d;102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8%.结论: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早期(72小时内)行LC术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的因素,并且根据因素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药剂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用药处方100张作为实验组;再选取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药剂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处方100张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对实验组的100张处方就会对合理用药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对组的100张处方则不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干预,就两组的用药合理率进行对比.结果:在用药合理率方面,实验组的用药合理率为95%,对照组的用药合理率为65%,实验组的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中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剂师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药剂科配备的设备不一、医院药剂科药师在专业水平方面表现不一等一系列因素,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剂科合理用药水平.结论: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干预发展对策,是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有效途径.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保证,显著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质量.

    作者:孙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统称,现代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妇科疾病也是威胁现代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较多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需要借助于外科手段,而现代女性对于诊疗手段的要求不断提升,因而需进一步减少妇科疾病诊疗的创伤性.近年来,腹腔镜等内镜技术迅速发展,其在妇科各领域呈现出突破性进展,大量应用于妇科疾病诊疗中,极大的促进了妇科临床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为进一步提高腹腔镜对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本文对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以期为妇科疾病微创治疗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苏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

    目的:总结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预防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0例妇科肿瘤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通过有效预防,共有6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占比为7.5%.通过深静脉超声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可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作出诊断,对于确诊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采用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明确预防以及诊治方法,能够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兰;王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脓毒血症的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治法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开拓出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治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制剂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实施于老年住院压疮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住院压疮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住院压疮患者当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严重程度、护理满意度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老年住院压疮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压疮发生严重程度.

    作者:杨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6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佳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等问题.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根据其病情进行饮食调整、防止感染、发热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患儿呕吐、腹泻、恶心、发热等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指标和血尿常规检查正常,所有患儿均顺利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可以促使腹泻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邓腊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瘢痕子宫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93例产妇中有62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试产率为67%,再次剖宫产率为60%,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88%0.而剖宫产组的产妇的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体重较差于顺产组产妇,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孕周、年龄、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对比分析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方法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作者:沈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