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迪;吴传业;湛志飞;李四海;黄涛;王岚;刘建琪
目的了解城区桑拿浴室卫生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城区内所有桑拿浴室作调查对象,对其公共卫生用品及冷热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调查城区内20间桑拿浴室,抽取各类公共用品830份,合格688份,合格率82.9%,其中湿方巾合格率只有42.5%,其他公用品合格率均达90.0%以上;冷热水共抽检96份,各项指标合格率差异较大,其中细菌学指标合格率70.0%~87.5%,理化指标中浑浊度合格率83.3%~91.7%,游离余氯合格率只有20.8%~33.1%.结论桑拿浴室内各类公共用品大部分卫生质量良好,个别品种(湿方巾)卫生质量较差;冷水水质尚好,热水水质稍差,游离余氯普遍较低.桑拿浴室仍存在一定卫生隐患,仍需规范落实消毒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消毒管理.
作者:张瑞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黔东南州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本底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市1377名儿童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我州0~2岁儿童HBsA4g阳性率为4.21%.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疫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是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儿童HBsAg携带率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积极推行安全注射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措施.
作者:卫芳;周峻;潘宏;苏亚玲;周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分析连体机24/30的工作表及洗涤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寻求佳工作模式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方法根据我室的工作量设计出一套大容量工作表;选择临床标本400份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浓度为0.5 ng/ml的临界值血清,通过固定孵育温度、反应时间、显色时间等参数不变,采用不同洗涤模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终确定优化的洗涤模式;采用该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20次,并通过与手工法比较,验证优化后模式的灵敏度与重复性.结果①设计的工作表适合90~360份不同容量的标本检测;②优化后的洗涤模式为:洗液总体积320 μl,洗板次数4次,底部扫洗体积300μl,连续洗涤体积300μl;③优化后的洗涤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S/co均值均显著高于手工法,而CV%均低于手工法.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模式灵敏度与重复性好,能在临床检测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一芬;陈新瑞;曹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互联网资源与教育教学的相互结合.本文从教学准备与实践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预防医学>课程教育的实际,介绍一些具体的观点与做法.
作者:赖延东;吕嘉春;雷毅雄;陈家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某戒毒所吸毒人员HCV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吸毒人员相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HCV.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为Chi-square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1)234名吸毒人群中检出抗-HCV阳性者103名,感染率为44.01%.(2)单因素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毒人群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毒时间、吸毒方式、是否合并多药滥用.(3)在静脉吸毒人群中,随着共用注射器伙伴人数、共用注射器频率的增加,HCV感染率增加(P<0.05).在多药滥用人群中,多种毒品同时使用者的HCV感染率高(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田红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人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和免疫水平状况. 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儿童、成人和育龄妇女血清HHV-6 IgG抗体.结果 6个月~2岁幼儿的HHV-6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2.9%和1:152,高于其它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P<0.05).116份育龄妇女血清HHV-6抗体阳性率为72.4%,GMT为1:61;在孕妇和正常妇女之间,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HHV-6 IgG抗体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P>0.05).结论 HHV-6在不同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感染多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期,以水平传播为主;妇女妊娠期间无HHV-6的活化.
作者:刘军连;徐志凯;王德堂;王红英;许东亮;姚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门诊收治的186例难治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坦索洛辛治疗,C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坦索洛辛+芬必得治疗,疗程4~8周.用NIH-CPSI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作为疗效判断的标准.结果 A组与B、C组之间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及P<0.01),B、C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受体阻滞剂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狂飚;蒋先镇;何乐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区小学生龋病流行特征.方法随机抽样调查7~13岁小学生乳牙、恒牙、混合牙列患龋情况.结果 7~13岁小学生乳牙龋患率为50.04%,恒牙龋患率为9.38%,混合牙列龋患率为58.21%;女生龋患率71.22%高于男生48.29%;下颌牙龋患百分比69.01%高于上颌30.09%;左右侧牙龋患百分比分别为48.24%、51.76%.结论应重视并及早预防小学生龋病.
作者:邓维长;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业毒物,其生产和使用十分广泛.2002年7月,我中心收治一起181例亚急性砷中毒病人,现将其原因、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先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V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诊断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76例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preS1-Ag,HBV-M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同时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前S1抗原与AST、ALT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大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 DNA符合率分别为70.8%,77.1%,P>0.05,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eAg和HBV 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V小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29.5%和26.2%,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276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组与preS1-Ag阴性组比较,ALT、AST升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作者:秦立新;陈新瑞;陈远林;张仁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百部、枫树果对微小牛蜱的防制作用.方法湘南林区9个采样点对带有微小牛蜱的耕牛12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百部、枫树果乙醇提取液;1%的敌百虫溶液观察比较其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以及对微小牛蜱的中枢神经团、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较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中枢神经团、雄蜱生殖孔有明显的损害作用(P<0.01),中草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均有明显的击倒作用,但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中草药且有对人畜几乎无毒等优点.
作者:黄煌;欧录明;郭皖北;刘庆武;刘汉胜;周少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及HIV检测情况.方法选择内地及边境不同地理分布,吸毒人员较多、中度、较少的四个县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收集关于吸毒方式、性行为、HIV检测等方面资料.结果 516人中,485人(94%)首次吸毒使用海洛因,被调查前一月78.6%吸毒者采用注射方式吸毒,一周内人均注射毒品(406人)15.1次,其中人均使用新针具注射(390人)8.3次.仍有(82人)3.3次使用熟人的针具进行注射.部分也使用陌生人的针具进行注射.328名(63.6%)吸毒人员被调查前一月有性行为,与暗娼及临时性伴的性行为者占165人(50.3%).与临时性伴及暗娼发生性关系时,71人(42.8%)从未使用安全套.被调查者中34.7%(179人)进行过HIV检测,24.6%(102人)到过诊所治疗性病.结论注射为主要的吸毒方式,共用针具情况常见,吸毒者不多的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相当普遍.已有部分吸毒人员可能感染性病,对吸毒者知识宣传后的高危行为改变任重而道远.
作者:朵林;李蕾;张旭东;阮静萍;余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作为21世纪第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未知流行病,正迅速在全国和全球蔓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改革开放25年日益强大日益生机勃勃的中国正面临一场突发性危机,SARS危机作为一场突如其来重大天灾从天而降,对我们的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也迅速传播于全球五大洲,进而成为全球的重大危害,诚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布伦特兰所言:这是我在担任(WHO)总干事的整个任务内首次不知道病因情况.
作者:曹群良;裴汉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低温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溶液肺动脉灌注对CPB中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肺灌注组15例,对照组15例.肺灌注组病人CPB术中一次性肺动脉灌注低温改良LPD液,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肺动脉灌注.于CPB结束30 min,取右上肺小块肺组织作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肺灌注组ICAM-1、iNOS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肺灌注组eNOS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中低温改良LPD液肺动脉灌注对CPB中肺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立明;胡建国;周新民;李建明;宋国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补体C3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82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C3值.结果前白蛋白、C3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组前白蛋白、C3含量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间差异显著(P<0.01);肝脏损害严重者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组,前白蛋白、C3含量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前白蛋白、C3是反应早期肝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前白蛋白、C3检测对肝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慧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改良凝聚胺促进剂一步法(血清灭活30 min待用)(简称凝聚胺30)和改良凝聚胺促进剂一步法(血清灭活120 min待用)(简称凝聚胺120)在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以巯基乙醇法作为金标法,分别与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比较.结果金标法分别与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比较,效价均无差异(P>0.05).结论凝聚胺30和凝聚胺120可作为ABO血型血清IgG抗体效价的筛查实验.
作者:胡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市郊社区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方法对苏州市郊吴中区、相城区的四个乡镇2697名3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患病率为2.56%,本次调查新发现的糖尿病病例占患病数的89.9%,男女间无明显差异.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高血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敏芳;殷纪牧;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江永县贫困山区瑶族乡0~4岁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县1166例0~4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受调查儿童中营养不良患病率71.87%(838/1166);以1~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论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普及、加大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是提高农村儿童体质的重要有效措施.
作者:胡宗林;曾一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对1997~2001年连续5年榆林市监测点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1年榆林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随年级增高而呈上升趋势,乡村学生视力低下率低于城市学生,高中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生,初中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小学生.结论在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中小学生的防近工作仍然很重要.
作者:李树仲;刘新亚;延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焊工作业人群的泌尿系结石患病情况及职业环境对该病的影响.方法对接触组与对照组两组人群进行泌尿系B超检查.结果泌尿系结石患病率接触组为15.84%,对照组为3.91%.结论焊工作业环境与泌尿系结石发病有密切关系,建议将泌尿系B超检查纳入高温作业人群常规体检项目.
作者:曾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