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安市人疱疹病毒6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刘军连;徐志凯;王德堂;王红英;许东亮;姚堃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6型, 血清流行病学, 西安市,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人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和免疫水平状况. 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儿童、成人和育龄妇女血清HHV-6 IgG抗体.结果 6个月~2岁幼儿的HHV-6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2.9%和1:152,高于其它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P<0.05).116份育龄妇女血清HHV-6抗体阳性率为72.4%,GMT为1:61;在孕妇和正常妇女之间,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HHV-6 IgG抗体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P>0.05).结论 HHV-6在不同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感染多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期,以水平传播为主;妇女妊娠期间无HHV-6的活化.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2474名小学生龋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长沙市区小学生龋病流行特征.方法随机抽样调查7~13岁小学生乳牙、恒牙、混合牙列患龋情况.结果 7~13岁小学生乳牙龋患率为50.04%,恒牙龋患率为9.38%,混合牙列龋患率为58.21%;女生龋患率71.22%高于男生48.29%;下颌牙龋患百分比69.01%高于上颌30.09%;左右侧牙龋患百分比分别为48.24%、51.76%.结论应重视并及早预防小学生龋病.

    作者:邓维长;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被检者丙肝感染的分析研究

    目的对丙肝病毒(HCV)的感染率,性别和年龄特征以及与乙肝重叠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抗HCV IgM和乙肝两对半指标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统计医院全年丙肝感染(按性别、年龄、合并乙肝抗体和抗原的数据),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丙肝的发病有高龄化特征、性别呈男性占多的特征,与乙肝有重叠感染,丙肝患者检出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比率少于普通人群.结论分析医院门诊和住院部丙肝的发病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与乙肝重叠感染对防治乙肝和丙肝有参考价值.

    作者:邓光权;林晟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108例秋季腹泻疗效分析

    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多流行于每年秋冬季,是婴幼儿每年秋季腹泻流行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末梢循环衰竭,临床上却无特殊治疗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8例秋季腹泻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效果分析评价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状况,分析评价网络直报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的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湖南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用于网络直报的计算机型以PⅢ为主,2004年系统运转基本正常,通过持续改进,县以上机构直报率达100%,疫情报告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结论湖南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基本完成了从旧的逐级报告系统到网络直报系统的过渡.解决了各级报告数据不一致、常规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与各专病报告信息无关联的问题.但仍存在乡镇卫生院未实行网络直报、系统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培训不到位,传染病报告诊断到报告时间偏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碧云;段红英;饶俊;张程;丁胜非;刘咸桢;罗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载脂蛋白B基因G11039A多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apolipoprotein B,apoB)G11039A多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分析130例脑梗死患者、130例脑出血患者、100例对照组人群apoB基因G11039A多态;并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P(a)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apoB100及apoAI浓度.结果脑梗死组apoB基因G11039A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0.065)高于对照组(0.015)(P<0.05);脑出血组apoB基因G11039A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0.023)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中,G/G或G/A基因型亚组的各项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apoB基因G11039A多态可能与脑梗死有关,而与脑出血无关.

    作者:张乐;曾艺;杨期东;杜小平;周艳宏;夏健;刘运海;许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南瓜提取物对小鼠S-180移植性肿瘤的影响

    目的观察南瓜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S180肉瘤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给予南瓜提取物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对小鼠免疫系统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南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增强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能够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提高CD4+和CD8+T细胞的百分率及其比值,增强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南瓜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抗氧化作用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来实现的.

    作者:潘洪志;邱向红;李辉;金建文;于春林;赵景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差异及与VEGF的关系

    目的比较CD105与CD34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进行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及VEGF的检测.结果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105抗体标记的MVD分别为98.12±19.58,148.82±35.54;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86.49±16.75,106.98±18.64,VEGF阳性率分别为60%和80%.乳腺良性增生组织CD105,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48.31±15.67,54.60±18.18,VEGF阳性率为20%.乳腺癌与良性增生组织之间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05和CD34标记的MVD与VEGF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CD105标记的MVD显著高于CD34标记的MVD,用CD105评估肿瘤新血管生成可能更有价值;CD105和CD34标记的MVD与VEGF密切相关,均可作为检测乳腺癌发生转移的指标.

    作者:唐明朝;李代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农十师一八三团居民食用盐调查分析

    新疆是我国碘缺乏的严重病区之一,183团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了解该团居民食用盐情况,控制和预防碘缺乏病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遂对居民食用盐的情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亮华;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孕试纸定量监测血HCG诊疗效果分析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可靠的方法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早孕试纸检测,测算出血HCG值.我们用此法辅助诊治葡萄胎10例,早早孕20例,异位妊娠10例,先兆流产12例.结果数据直观,增减趋势明显且与临床转归相符,其中10例葡萄胎血样用全自动化分析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早孕试纸定量监测血HCG是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可靠的监测手段,适用于基层妇产科应用.

    作者:侯美菊;张群力;阳月娥;刘爱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0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首次接受滤过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79例(91只眼)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9例(48只眼)进行标准小梁切除术,40例(43只眼)进行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并在术后根据眼压水平、前房情况、滤过泡形态适时拆除巩膜缝线,于术后第2 d、1周、1月、3月、1年检查并比较两组的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视力.结果两种术式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进行巩膜调节缝线组患者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的发生均低于标准术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眼压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早期可调节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超滤过引起的浅前房和低眼压等并发症,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于惠敏;唐仁泓;陈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 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 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谢玉桃;鲁猛厚;谢建萍;刘国珍;汪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孕晚期孕妇微量元素含量对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含量对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影响.方法用日本产原子吸收光度仪(J800)测定816名孕晚期孕妇头发中Zn、Cu、Fe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所有新生儿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及Apgar评分.结果孕晚期孕妇微量元素缺乏者占59.80%,三种元素均缺乏者占12.75%.母三种微量元素均正常者其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高于母三种微量元素均缺乏者或低锌低铁者其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与后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u=2.62,P<0.01,u=2.17,0.01<P<0.05).一种或一种以上微量元素缺乏者其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中,<8分的人数构成高于三种微量元素均正常者的新生儿人数,两者间差异有意义(χ2=4.50,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微量元素含量对新生儿出生状况有一定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加强营养,增加体内各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活性,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曾孟兰;吴学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80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80例3~13岁内斜视儿童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给予全矫配镜,3~6个月确定内斜视分型.结果内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多为中高度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远视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早期准确屈光检查,及时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内斜视防治的关键.

    作者:熊师;陶利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控制措施评价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4年中小学校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评价疾控机构控制措施,为今后流感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暴发点的调查处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疫情处理参照<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4-1995).结果 2004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流感暴发均由甲3型流感病毒引起,发病均在上半年,小学生发病高于中学生和成人,疾控机构采取控制措施的时间越早疫情控制的效果越好.结论流感暴发的控制关键在于及早对疫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段红英;陈碧云;刘富强;饶俊;张程;刘运芝;陈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科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该文结合双语教学的普遍问题,着重从本院外科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等环节阐述现状和问题,提出改革的手段,以保证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作者:朱颉;罗成群;管志祎;聂华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血样合格率与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为搞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长沙市1998~2002年的献血情况和血液检测情况做统计分析. 结果 1998~2002年无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极显著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P<0.001),检测的ALT、HBsAg、HCV-Ab、梅毒4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偿献血(P<0.001).结论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明显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

    作者:史娟;李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珠海市某小学甲1型流感局部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暴发的特征,了解暴发的病原,探讨暴发的因素.方法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发病人数共103人,学生发病率为18.6%,3月2~4日和3月7~10日有两个波峰,病原为H1N1型流感病毒.结论这是一起H1N1型流感暴发疫情.

    作者:阮峰;张志雄;叶中文;林波;杨春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02年1月~2004年12月ICU标本1305份,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鉴定,用相应的ATB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1147株细菌中,G杆菌为868株,占76%,G+球菌172株,占19%,酵母样真菌107株,占9.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率分别为2002年为72.7%和88%,2003年为92.8%和95.8%,2004年为92%和90.3%.非发酵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MRSA分别为2002年75.5%,2003年83.3%,2004年89.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论 ICU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性,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原菌送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蒋桂娟;沈翠芬;冯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HITACHI7170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浊定sRBP,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9组肾脏疾病患者sRBP的结果为:肾病综合征(161 57±83.68)mg/L,尿毒症(358.52±127.96)mg/L,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164.49±106.98)mg/L,慢性肾功能衰竭(348.42±141.12)mg/L,糖尿病肾病(261.78±144.73)mg/L,慢性肾小球肾炎(274 69±129.97)mg/L,慢性肾功能不全(253.17±148.12)mg/L,急性肾盂肾炎(66.80±36.31)mg/L,高血压肾病(222.73±166.02)mg/L;对照组为(71.79±24.50)mg/L,除急性肾盂肾炎组外,各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常规血清肾功能检测项目,sRBP与sβ2-MG显著相关(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与各项肾功能指标相关性好.结论 sRBP可以作为反映肾脏滤过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

    作者:卿之驹;蒋洪敏;王景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勤交通警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调查长沙市外勤交通警察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交通性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长沙市429名外勤交警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 (1)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有痰、咳嗽并有痰、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45.22%、55.71%、36.82%、48.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危险因素主要有外勤工作年限(X1)、吸烟(X2)、年龄(X3).结论外勤交警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随着外勤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作者:陈发明;夏放群;曾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