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娟;李咏梅
目的了解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人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和免疫水平状况. 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方法检测儿童、成人和育龄妇女血清HHV-6 IgG抗体.结果 6个月~2岁幼儿的HHV-6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2.9%和1:152,高于其它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P<0.05).116份育龄妇女血清HHV-6抗体阳性率为72.4%,GMT为1:61;在孕妇和正常妇女之间,以及不同孕期的孕妇之间,HHV-6 IgG抗体的阳性率和GMT均无差异(P>0.05).结论 HHV-6在不同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感染多可能发生在婴幼儿期,以水平传播为主;妇女妊娠期间无HHV-6的活化.
作者:刘军连;徐志凯;王德堂;王红英;许东亮;姚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东山区饮食业生产加工场所烹调油烟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摸清其污染水平及危害,探索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大、中、小规模的饮食店共48间,制定调查表格对其生产加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对生产加工场所及就餐场所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将结果按照国家GB16153-1996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结果东山区饮食店生产加工场所空气质量的好坏与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通风情况显著相关.在卫生状况较差的生产加工场所,CO、甲醛、可吸入颗粒及细菌总数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结论加强饮食生产加工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审核通风排气状况,加强对其日常卫生管理,降低污染物浓度,有效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许斌;付裕;张革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疆是我国碘缺乏的严重病区之一,183团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了解该团居民食用盐情况,控制和预防碘缺乏病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遂对居民食用盐的情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亮华;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急性腰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综合康复治疗组55例.治疗时间为3疗程.1疗程为10 d,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5 5%和75.9%.综合康复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后3 d疼痛有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结论综合治疗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邓丽明;孙绍丹;奉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铅中毒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排泄含量的关系,进而探讨URBP在铅中毒早期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铅中毒的成年和未成年患者共510例进行URBP检测,同时测定尿铅含量.结果成年组、未成年组铅中毒患者URBP的排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URBP与铅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铅中毒早期阶段肾小管功能已受到损害,URBP的检测可作为筛查、诊断铅中毒的敏感指标.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麻疹是贵州省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罹患率和病死率很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仍高居全国首位,局部暴发流行时有发生.2003年3~4月在兴义市威舍镇下德赫村出现暴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刚;周峻;田兴国;王龙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该校新生入学时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对2004年1 450名新生入校时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结果该校新生营养不良学生占29.45%,营养过剩占8.47%.营养不良女生高于男生,营养过剩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低于农村学生,营养过剩城市高于农村学生.结论目前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营养问题较为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根据性别、城乡特点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与吸烟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温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结果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老年男性吸烟率为46.61%,其中15.60%患有COPD,高于非吸烟组(P<0.005);吸烟指数>300的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于吸烟指数≤300组(P<0.05).结论温州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吸烟量增多而增加,老年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作者:翁海霞;林洁;杨鹏麟;张素勤;徐定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微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将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王金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3亿5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有100万~15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而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上的良好的保护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因此一致认为目前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接种乙肝疫苗.但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应用乙肝疫苗以来,不管是血源疫苗还是重组基因疫苗,在按照当今世界通用的0、1、6月程序对健康者进行全程免疫后,仍然有5%~10%[1~3]的接种者抗-HBs始终阴性或达不到保护阈值,重新成为乙肝病毒的易感者,这种现象称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
作者:林君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暴发的特征,了解暴发的病原,探讨暴发的因素.方法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发病人数共103人,学生发病率为18.6%,3月2~4日和3月7~10日有两个波峰,病原为H1N1型流感病毒.结论这是一起H1N1型流感暴发疫情.
作者:阮峰;张志雄;叶中文;林波;杨春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对107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多数IT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前驱感染史,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循环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低下、贫血,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显示成熟障碍.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ITP做出早期诊断是ITP治疗的关键,对避免因大出血造成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姣伏;陈新瑞;莫丽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中专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以供制定预防对策,对海南某中专学校98级和2003级新生分别进行HBsAg检测,通过各项统计结果显示中专新生入校体检有必要增加HBsAg检测,对易感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作者:刘海雁;杨柳庄;陈华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B超监测下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用以检查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根据宫腔内推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时的阻力大小、B超显像宫腔有无分离、液体及微气泡从输卵管伞端的溢出情况、子宫直肠陷窝有无积液来判定输卯管通畅与否,66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者36例,一侧输卵管不通畅者14例,双侧输卵管均不通畅者16例.结论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是临床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一种新的、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奇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分析连体机24/30的工作表及洗涤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寻求佳工作模式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方法根据我室的工作量设计出一套大容量工作表;选择临床标本400份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浓度为0.5 ng/ml的临界值血清,通过固定孵育温度、反应时间、显色时间等参数不变,采用不同洗涤模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终确定优化的洗涤模式;采用该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20次,并通过与手工法比较,验证优化后模式的灵敏度与重复性.结果①设计的工作表适合90~360份不同容量的标本检测;②优化后的洗涤模式为:洗液总体积320 μl,洗板次数4次,底部扫洗体积300μl,连续洗涤体积300μl;③优化后的洗涤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S/co均值均显著高于手工法,而CV%均低于手工法.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模式灵敏度与重复性好,能在临床检测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一芬;陈新瑞;曹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江永县贫困山区瑶族乡0~4岁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县1166例0~4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受调查儿童中营养不良患病率71.87%(838/1166);以1~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论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普及、加大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是提高农村儿童体质的重要有效措施.
作者:胡宗林;曾一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佳剂量.方法我校02、03级新生2 048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5μg×3和10μg×3的剂量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B组抗-HBs阳转率84.42%(889/1053)高于A组阳转率61.61%(613/99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抗-HBs阳转率76.05%(940/1236)高于男生69.21%(562/812),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十分必要,接种剂量以10μg×3为宜.
作者:马晓健;柳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食源性疾病中沙门氏菌的检出及菌株血清型变化等情况.方法采集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按WS/T13-1996和GB/T 4789.4-2003进行检测.结果珠海市2003~2004年食源性疾病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主要在2~3月和6~9月食源性疾病相关样品检出,经血清学分型鉴定有8种血清型.结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珠海市有两个多发季节(梅雨季节和夏季),菌株具有血清型多样化的特点,有一定的年度差异.
作者:张彩虹;林波;李罗少;莫韵韶;陆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导致菌血症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基因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由临床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8株,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出ESBLs阳性菌株,应用PCR法扩增产酶菌株的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对所有产ESBLs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出19株ESBLs阳性株,总检出率为32.8%;其中8株检出bla(TEM)基因、7株检出bla(SHV)基因、14株检出bla(CTX-M)基因;所有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敏感,其MIC≤1μg/ml.结论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较高,bla(CTX-M)是常见基因型.
作者:卢月梅;吴伟元;钱春莲;吴劲松;余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分析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结果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越低,PaCO2越高,死亡率越高;酸中毒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性酸碱失衡易导致死亡.结论 PaCO2对预后有重要影响,两者呈正相关;pH值对患者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作者:胡敏;柳兴其 刊期: 2005年第04期